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从下面《论语》选文中选择一句,以之为主题,为名著中的某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写一...

请从下面《论语》选文中选择一句,以之为主题,为名著中的某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写一段评语。要求:结合名著中的相关内容,符合人物特征,120字左右;

①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

 

答案示例 ①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示例一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迎接林黛玉进贾府时,讨老太太欢心,说话八面玲珑。毒设相思局,计赚尤二姐,机心甚重。正直善良的人,应表里如一。表面亲热,内心狠毒,使人失去防范,是加倍的远离仁爱。仁爱,是真诚的表现,是让他人愉悦,让自己心安,以此达到内外和谐,人我一体。王熙凤这样的人,倚仗自己过人的能力,机关算尽,私欲膨胀,聪明太过,终无好结局。 示例二 葛朗台可谓巧言令色之徒。花言巧语,为守住财产处心积虑;伪善吝啬,为骗取女儿的继承权不择手段。因对金钱的执着一念,面对镀金的梳妆匣,本能的要抢来占为己有;面对病重的妻子,关心的是要不要花很多钱。仁者爱人,但葛朗台一生只爱金钱,置亲情于不顾。仁者自爱,而葛朗台早已失去自我,甘心被金钱役使。无论怎样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虚伪的本心也不会被掩盖,仁心自然无从谈起。 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示例一 《红岩》中的许云峰,为党做地下工作,与敌人斗智斗勇。遭叛徒出卖后,挺身而出,主动吸引敌人,掩护在茶馆接头的同志转移。君子心中有理想,有坚定的信念,不为外界纷扰打乱内心。因为忠诚,所以笃定。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勇敢;表现在态度上,就是镇定平静。一事一地的胜负得失,不是许云峰关注的重点。人类解放,天地大道,才是君子的热望所在。 示例二 《呐喊》中的车夫就是这样一位君子。他本可以一走了之,不承担妇女摔倒的责任;本可以如心存疑虑的“我”,计较处理此事的得失。但是同样为生计奔波于大风中的他,却毫不迟疑的搀扶起倒地的同胞,步履坚定的走向警署。胸襟坦荡如此,方会依道义而行;做事光明磊落,自不会患得患失。虽身为普通劳动者,亦不愧君子之称!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 示例一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曾因出身烂包家庭,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曾被同学冤枉,也曾遭遇家人的不理解。挚爱的田晓霞因公牺牲,爱情成了绝响。命运好像总与他开玩笑,但孙少平用自己朴实的内心赢得了众人的喜爱,用拼搏奋斗获得了应有的待遇。君子胸怀宽广,是因为没有狭小阴暗;坚忍,是因为知道一定要经过考验,才能得到命运的垂青。 示例二 拨开历史的烟云,那些为理想奋斗终生,为大道砥砺前行的身影中,最为高大的正是您——大成至圣。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不屈不挠,您的目光早已投向更远的未来;著书立说,宣扬文教,因材施教,将儒家思想的种子根植于华夏大地。若无内心执着的坚守,如何被称丧家犬,仍欣然而笑;若无延续文化道统的担当,怎有对自己一生志业的坚持。万世师表,垂范后世,您恰如北极星辰,永远照耀着中国历史的天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名句的解读和运用的综合能力。这类试题一定要弄清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从对名著名句的理解进行入手,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扣住要求,调动平时所读名著。本题首先要理解题干所给的名句:①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要注意从名著中选取“能言善辩”的人物作为写作的对象。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要注意从“坦荡”和“戚戚”的人物性格中去选取名著人物。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要从“志向”“担当”的角度选取人物。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要符合字数的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四、阅读《米洛斯的维纳斯》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因此,对我来说,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两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膊的方案,我只能认为全是些倒人胃口的方案,全是些奇谈怪论。当然,那些方案对丧失了的原形是做过客观推定的,所以,为复原所做的一切尝试,都是顺理成章的。我只不过是自找烦恼而已。然而,人们对丧失了的东西已经有过一次发自内心的感动之后,恐怕再也不会被从前的、尚未丧失的往昔所打动了吧。因为在这里成为问题的,已不是艺术效果上的数量的变化,而是质量的变化了。当艺术效果的高度本身已经迥然不同之时,那种可以称为对欣赏品的爱的感动,怎能再回溯而上,转移到另一个不同对象上去呢?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哪怕它是何等的精美绝伦。

比如,也许她的左手掌上托着一只苹果,也许是被人像柱支托着,或者是擎着盾牌,抑或是玉笏?不,兴许根本不是那样,而是一座显露着入浴前或出浴后羞羞答答的娇姿的雕像。而且可以进一步驰骋想象——会不会其实她不是一座单身像,而是群像中的一个人物,她的左手搭放在恋人的肩头。人们从考证的角度,从想象的角度,提出形形色色的复原试案。我阅读着这方面的书籍,翻阅着书中的说明图,一种恐惧、空虚的感觉袭上心来。选择出来的任何一种形象,都如我方才所述,我对此无法再抱一丝怀疑而只能相信时,那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而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

1.下列对选文中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倒人胃口:这些修复方案缺乏想象力,技法低劣,全是些奇谈怪论,令人反感。

B. 顺理成章:为复原所做的尝试以相对可靠的客观推定为基础,有一定的合理性。

C. 空虚的感觉:作者驰骋想象对原形的种种猜想,说明图中都有,因而觉得失落。

D. 一腔怒火:这些书籍竟然假借艺术的名义否定那个真正的原形,这让作者愤怒。

2.大水法的残垣是圆明园中一个著名景观,如今是否要修复还有争议。有人反对修复,理由是大水法的残垣和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样具有残缺美。你认可该反对者的理由吗?请根据选文中对维纳斯残缺美的相关阐释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写出作品的原句。

①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_________。(屈原《国殇》)

②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③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______________!(关汉卿《窦娥冤》)

_____________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⑥李白在被排挤出长安、其“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破灭后,在诗歌中写下了表现自己蔑视权贵、张扬个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中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没有人比你落后了吧?

B. 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

孝文帝时杀死了人

C. 此盗跖居民间者耳,曷足道哉!

这些是处于民间的坏人罢了

D. 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都想收获名声,确定价格给君侯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与所给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

A.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B. 夫匈奴,聚而鸟散

C. 阶下有巨池,野藕已

D. 宁大之,因起问之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果行,国人皆。父勉其子,兄勉其弟     劝:劝说

B. 既已振人之命,不其功                 矜:夸耀

C. 为礼,且告以意                     趋:小步快走

D. 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                 易: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