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祝福》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

一、阅读《祝福》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一直)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放/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ǎi)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计划/决计)要走了。

1.根据括号里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在横线上给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烟(ǎi)     瓦      朱

2.在文中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一律  陈列  决计    B. 一直  陈列  决计

C. 一直  陈放  计划    D. 一律  陈放  计划

3.将下列三个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的甲、乙、丙处,前后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家家如此   ②年年如此    ③今年自然也如此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4.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亦庄亦趣,增辉堂室。下列选自《红楼梦》的对联,适合放在书房中的一项是

A.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B.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C.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D.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1. 霭 léng tà 2. A 3. B 4. C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音、字形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总之,字音是考试中常考的题型,考生要在平时多识记正确的字音,要养成正音正读的好习惯,要根据字形去准确辨识字音。只有平时的多积累,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很好的作答字音题。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烟霭;瓦楞léng;朱拓tà。 2.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近义成语辨析的题目,首先明确近义成语的区别,然后分析句意找到所给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看哪个成语和它吻合,一律:一个样子,没有例外。一直:有顺着一个方向,不拐弯的的意思。根据文意应该家中没有变化,应该用“一律”;陈放:陈列放置。陈列:是指把商品有规律地集中展示给顾客。语境是福礼的物品摆放,所以用“陈列”;决计:表示主意已定,表示肯定的判断。计划:计划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其二是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根据语境是决定要走了,所以用“决计”故答案选A。 3.本题考查的是语句的连贯和衔接的能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本题要注意关注所给语句,根据观察语句②年年如此①家家如此,两个句子的逻辑顺序是由大道小。所以可以确定顺序②①。故答案选B。 4.本题考查的是对对联的理解能力。一般要结合对题干的把握,仔细辨识对联适用的对象。选项A,“嫩寒锁梦因春冷,花气袭人是酒香”这一诗句的意思是——冬春交际之时天气比较寒冷树的嫩芽也被笼罩在这种天气之下,春天到了百花盛开花香袭人但是闻到的却是阵阵酒香。突出酒的香味。选项B,“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死后的财产还有剩余的人还在贪得无厌,走投无路才想起来回头是岸。选项C,“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此对联适合书房。选项D,“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意思是座上人的言谈字字珠玑,文雅高尚,进入堂前的人都身着华服,气度不凡,如焕发出仙气云霞般。故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2018年9月企鹅智库发布的《00后&05后研究报告》数据显示,00后的“自我认知”与“最希望自己具备的品质”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反差。在“最希望自己具备的品质”中,希望自己“有明确的理想” “首先会自已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分别达到64%和62.1%…然而,“00后”也是“亚历山大”的一代。调查中,44.2%的男生和52.8%的女生都认为自己是“迷茫的年轻人”; 30.8%的男生和39.6%的女生认为自己是“长不大的小孩”,这与独立、自信的个人品质期望形成强烈反差。

人的一生,是天马行空式的随意挥酒,还是在与新时代的同频兵共振中书写属子自己的精彩故事?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答题;对国家民族而言,则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题。

处于大发展时代的你,对此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适当调整下列短语的顺序,选用部分短语并将其组合为一副对联。

足可吟之 歌舞高台  携酒忆前 无牗无门 无束缚于斯 无楼无阁

有水有风 有花有竹  有襟怀在 彼雨洗风 流凭栏空冷 心尤是也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师生短信往来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够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生:我才疏学浅,在学习中多有不足,拜望您在百忙之中对我多加雅正。

师:有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是我颇为器重的高足,就不必拘礼了吧。

生:兹定于本周五在博雅楼举办本年度汉服大典,诚邀您那时到场。

师:知道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情侣路上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       ,蜿蜒腾越于一碧万顷的海面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综合建设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在       的外海搭建使用寿命120年的钢铁巨桥,在海底40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穿越30万吨级航道和白海豚保护区……可以说,每一项挑战都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        的科技大桥,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      ),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贝壳岛不简单。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传统沉管隧道都是‘浅埋’,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顶部荷载超过传统沉管5倍,如果按照国外经验,采用节段式管节(柔性),有可能存在接头抗力不足、接头漏水等风险。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这一方案与国外专家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省了工期。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B.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C.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揭示了“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

D. 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

B. 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

C. 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

D. 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宛若蛟龙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副其实

B. 翩若惊鸿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不虚传

C. 宛若蛟龙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副其实

D. 翩若惊鸿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不虚传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赞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老师不一定要贤于学生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