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宋)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宋)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①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出发,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 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C. 尾联巧妙地借用船工捕鲤一事,在鲤前冠以“南来”二字,主观地认为它是从南方的家乡游来的,巧妙引出了下文烹鱼取书的情节,表达了诗人思乡念家之情的热切深沉。

D. 全诗以行舟为线索,从挂帆离家开始,到吴地烹鱼结束,写景叙事,自然流畅。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传达的含蓄隽永。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其中“冻”字的使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 D 2. 颔联描写到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是一派凄寒苍茫的深秋江景。天空有日,却说云“冻”,既写出了云的阴沉、滞重,也写出了诗人离家远行时心情的抑郁黯淡,以景写情,造语新奇。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到吴地烹鱼结束”错,作者还在行舟途中,没到吴地。故选D。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第一问要注意规范作答,首先,概括景物所呈现的整体特征。然后,从意象入手,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有概括、有描摹,总分结合。第二问属于鉴赏诗歌语言的炼字题,颔联描写的是阴冷的天气和汹涌的水势,画面是凄寒苍茫的。句中的“冻”字是客观景物特征和诗人主观感受交互作用的体现,“冻”有“凝滞”之义。天空“有日”,云不应冻,但“云犹冻”,可见“天寒”,可见日色晦暝,云也仿佛凝滞,增加了惨淡的气氛,表现了诗人离乡远行时那黯淡、凄凉的心境。学生作答只要能体现景物和心情两个方面,进行恰当合理的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曹利用,字用之。利用少喜谈辩,慷慨有志操。父谏卒,补殿前承旨,右班殿直。景德元年,契丹寇河北。帝语利用曰:“契丹南来,不求地则邀赂尔。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利用曰:“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帝壮其言。利用驰至契丹,契丹母曰:“晋德我,畀我关南地,周世宗取之,今宜还我。”利用曰:“晋人以地畀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若岁求金帛以佐军,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请,利用不敢以闻。”契丹度不可屈,和议遂定,利用奉约书以归。擢忠州刺史,赐第京师。

知宜州刘永规驭下残酷,军校乘众怨,杀永规叛,陷柳城县,围象州,分兵掠广州。帝谓辅臣曰:“向者司天占候当用兵,朕固忧远方守将非其人,以起边衅,今果然。曹利用晓方略,尽心于事,其以为广南安抚使。”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岭南平,迁引进使。

利用在位既久,颇恃功。天禧二年,辅臣丁谓、李迪争论帝前,迪斥谓奸邪,因言利用与之为朋党利用曰:“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迪坐是免,而利用进尚书右仆射。章献太后临朝,而利用以勋旧自居,太后亦严惮利用。利用奏事帘前,或以指爪击带鞓,左右指以示太后曰:“利用在先帝时,何敢尔邪?”内侍罗崇勋得罪,利用去崇勋冠帻,崇勋恨之。会从子汭为赵州兵马监押,而州民赵德崇诣阙告汭不法事。奏上,崇勋请往按治,遂穷探其狱。汭坐被酒衣黄衣,令人呼万岁,杖死。及汭诛,谪左迁知随州。又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命内侍杨怀敏护送,行至襄阳驿,怀敏不肯前,以语逼之,利用投缳而绝。以暴卒闻。

利用性悍梗少通,然在朝廷忠荩有守,始终不为屈,死非其罪,天下冤之。

(《宋史·曹利用传》,有删节)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B.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C.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D.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时或指京师,或指华夏族、汉族地区,而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华”含义相同。

B. 改,古代官职调动,文中的“补”“迁”“擢”“进”“谪”“贬”等都有职位调动之意。

C. 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结成小集团,后指在政治斗争中结合成的相互倾轧的派别、团体。

D. 临朝,指皇室女性如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行使皇权,处理政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利用年少时好辩论,胸有大志。面对契丹的无理要求,誓死报国;出使契丹,能慷慨陈词,想出用财物补助契丹的方法,与契丹定下和约。

B. 曹利用通晓作战方略,处事机变灵活。出使契丹,能冷静睿智地解决问题;岭南骚乱,他能针对敌军情况智击贼人,最终平定叛乱。

C. 曹利用功绩显赫,深得皇帝器重。他办事尽心,屡立大功,多次被提拔嘉奖;宰相李迪说他与丁谓结党为奸,但皇帝并不相信。

D. 曹利用强悍耿直,但却恃功而骄。他一直以功勋老臣自居,在向太后奏事时动作轻浮,遭来非议。后因得罪罗崇勋,受侄子牵连被贬,途中被逼迫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利用曰:“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帝壮其言。

(2)利用曰:“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迪坐是免。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子犯请击

A. 使工以药淬    B. 学而时习

C. 太子预求天下利匕首    D. 愿大王少假借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 《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

C. 大夫,古代官名。古代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为上、中、下三等。

D. 中国古代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凄凉悲壮。

 

查看答案

下列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A.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 何厌之有

C.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D. 是寡人之过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