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祖先的格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立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祖先的格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深刻阐释我们国家的外交思想,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我们洞察国际风云,把握时代脉搏,站立世界潮头,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 强大的理论和思想武器,为当今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这 些格言从现实意义上以博大的胸怀和进取的姿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理念与方略,处处 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魅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在强调,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 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提倡的伙伴关系,具有寻求和平合作、坚持平等相待、倡导开 放包容、强调共赢共享的鲜明特征。目前,中国已经与 100 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 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实现了对大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的全覆盖。坚持以深化外 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内涵之一。中国寻求建立的伙伴关 系,是做大中国的“朋友圈”,既把自己发展好,还要与其他国家一起发展好。“国不以利 为利,以义为利也。”谋和平、谋发展,不仅符合中国利益,更符合世界各国利益。相互尊 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013 年秋,我们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自此,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被誉为 21 世纪伟大新故 事的“一带一路”就迎风生长,绘就了一幅“大写意”。通过谋划、部署和推动,经过夯基 垒台、立柱架梁,“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 成果属于世界。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国本着对自己负责、为世界担当的博大情怀,提出齐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

我们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在联合国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响应。“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 合作共赢的事业。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已成为全人 类的共识。中国正以实际行动,承担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使命,为人类社会作出实 实在在的中国贡献。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让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推动新时代对外工作不断开拓新天地、展现新作为,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梦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对本文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我们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并以此为理论和思想武器。

B. 我们提倡的伙伴关系,坚持以义至上,具有合作、平等、开放、共赢等鲜明特征。

C. 做大中国的“朋友圈”,要坚持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彰显了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使命。

D. 打造全球伙伴关系,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文化自信,要求我们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

2.下列对本文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章所选的三句格言可以体现当今中国的外交理念与方略,通过这些也能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魅力与生机。

B.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其生根发展的“大写意”从理论上支撑起“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一中国当今外交智慧和外交思想。

C. 本文在论证当今中国外交理念、方略时,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给人以周密严谨的逻辑力量的同时,又让人对此外交理念产生自信。

D. 为了分析论证观点,本文综合运用论据方式多种多样,既有中国传统经典格言,也有重要的理论引用,更有胜于雄辩的现实依据。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的全球伙伴关系,谋求既发展自己,也发展好已和我国建交的国家。

B. 我们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构想顺应了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是目前最好的发展方略。

C.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国已在联合国发出倡议并付诸实际行动,承担起了大国使命。

D. 被誉为21世纪伟大故事的“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根植于历史厚土,世界将打上深深的中国文化印记。

 

1. D 2. B 3. 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本文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我们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并以此为理论和思想武器”说法错误,原文第二段是说“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思想武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思想武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形成后,对我国的外交产生作用。B项,原文第三段是说“以义为利”,并不是说要“以义至上”。C项,从第三段可知,选项“朋友圈”说的是“一带一路”,并非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里张冠李戴。故选D。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解答此类题,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本文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B项,“……从理论上支撑起‘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一中国当今外交智慧和外交思想”中的“理论上”表述错误,应该是事实论据。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也发展好已和我国建交的国家”说法错误,原文第三段只是说“中国寻求建立的伙伴关系,是做大中国的‘朋友圈’,既把自己发展好,还要与其他国家一起发展好”,“建交”并不与“建立伙伴关系”对等。B项,“是目前最好的发展方略”说法于文无据,原文没有相关信息。D项,“世界将打上深深的中国文化印记”推断没有依据。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看到太阳,我属于苍茫的蓝天,遥远的群山,烂漫的峡谷;也有人说,在这广阔的世界,我有割不断的牵挂,我属于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故园;还有人说,在这平凡的世界,有我最不一般的追求,我属于远大的理想,辉煌的未来。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地方,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一样让他心有所属,情有所依,亲爱的同学,你又属于哪儿呢?

请以“我属于那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解释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画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答:创造性思维是______________(不超过50个字)

 

查看答案

依照例句,用“事物+否定+想像”的格式,任选一个事物仿写句子。

例句:老师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 它是老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使其与上文文意贯通。请写出它们的正确顺序(只写序号即可)。

人类一直面临着三种基本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人自身的矛盾。________

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宫——我国的故宫,其核心建筑三大殿的名称反映了这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②这三个殿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和谐。

③化矛盾为和谐,始终是中国人的梦想与追求。

④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

⑤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

⑥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B. 称为“超级癌症”的爱滋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致人过早殒命夭折,而且高额的医疗费用,还造成了社会巨大的经济损失。

C. “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D. 在现代市场中,知识产权保护、品牌策划、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化“长链”,任何一环失误,都可能导致企业在市场上的失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