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各高校2017年新生录取结果已相继出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各高校2017年新生录取结果已相继出炉。据中国青年报社调查,绝大多数的高分段考生选择填报就业形势好、薪酬待遇高的财经、金融类专业。

材料二 :

两弹功勋、科学大师杜祥琬院士,曾有数易专业的经历,从天文转到数学力学、从数学力学转到核物理、再到后来转向激光。他始终坚持个人的兴趣服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需要。他说:“个人成长只有融入国家命运方有大成。人活在世上当然要有物质基础,但一定要有精神支柱,家国情怀。”

究竟如何选择专业,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人要有家国情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在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忧虑着处在山东、河南这两个沦陷区的几个弟弟,他们是生还是死呀!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之情。山河破碎,没有“国”哪有“家”啊! 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国”。他漂泊四川成都,尽管自己处境艰难,茅屋为秋风所破,他仍向苍天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懂得推己及人,希望温暖能普照天下。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能将温暖与幸福惠及芸芸众生,这是一种大胸怀,这是一种大境界。 小家温暖幸福只能是小家,全民温暖幸福才是大家。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生活在“家”与“国”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之情。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汉,心中有国。卫律的威逼利诱,没能让他叛“汉”;李陵的软话攻心,没能让他仇“汉”;单于的漫长折磨,没有让他忘“汉”。朔风凛冽,无法冻硬他的爱国热肠;胡茄幽怨,无法软化他的爱国衷心。饮雪吞毡,就等归汉之日。就要回汉了,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的心中没有妻儿吗?不是,只不过,在他心中,“国”远比“家”重要。 “家国情怀”又表现为爱民之情。邓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赤子情怀溢于言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乡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虽素昧平生,却满含热泪地呼之为“娘”,视百姓为父母。 “家国情怀”还表现为恪尽兴国之责。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范仲淹也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社会中的每一员,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献计出力,将个人之梦融入到中国的复兴之梦。 “家国情怀”不是要我们抛却小家,忘却亲人,而是要我们推己及人,由“家”到“国”,都捧出一颗爱心来。 “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首先应当把握材料,材料一揭示当前绝大多数的高分段考生选择填报就业形势好、薪酬待遇高的财经、金融类专业这一现象。材料二介绍两弹功勋、科学大师杜祥琬院士,曾有数易专业的经历,他认为“个人成长只有融入国家命运方有大成。人活在世上当然要有物质基础,但一定要有精神支柱,家国情怀。”作文要求根据这两则材料就如何选择专业,谈谈自己的看法。考生在立意时,观点要偏向于择业与社会发展、爱国情怀等相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张华写给王老师的一份留言条,其中有五处用语不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尊敬的王老师:

您好!

时光如梭,转眼高中毕业已一年有余。今天,我登门造访。一则受家父嘱托,前来聊表感恩之情;二则您敬赠给我的佳作,已经拜读完毕,前来切磋。不想老师您不在家中,特留下此便条,望知悉。

学生:张华

9月19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事实上,人类所从事的探海活动少之又少。虽已在海底发现了不少富钴结壳、多金属结核、稀土等珍贵的自然资源,但这些发现与深海大洋矿藏之丰富相比,可以说是           。(    )。在人类极有限的认知中,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延续了现今最古老的海底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是有着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深海海山剧烈变化影响了海洋环流,也使我们了解到一系列显著的海洋动力环境特征,如泰勒柱、海山反气旋驻波等。这些复杂的动力环境导致海山区的水体、海底与大洋其他区域形成了          的生态系统。

海山环境在深海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的角色,海山区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还不乏一些“稀有物种”,不同海山生物群落之间也存在着           的联系,而人类活动可能是导致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在深海生态系统研究和开发前的准备工作中,环境评价是其中的重要议题。2017年8月,在国际海底管理局23届大会期间,中国大洋协会举办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主题论坛,赢得了各方一致好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杯水车薪  截然不同  利害攸关  千丝万缕

B. 微乎其微  截然不同  举足轻重  千丝万缕

C. 微乎其微  截然相反  利害攸关  错综复杂

D. 杯水车薪  截然相反  举足轻重  错综复杂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类对海底进行的调查非常有限,到目前仅占整个深海的5%;

B. 目前人类已对占整个海底5%的深海进行了调查,但范围还是十分有限;

C. 就深海生态这一点来说,目前人类仅针对5%的海底进行过调查;

D. 目前人类已经调查了整个海底的5%,在深海生态这一点上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延续了现今最古老的海底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是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B. 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保存了现今海底最古老的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有着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C. 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储存了现今最古老的海底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是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D. 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保留了现今海底最古老的大洋地壳和海山群,也是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

(2) 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创设出无比美妙的意境,表达作者内心的怅惘之情。

(3)《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

(4)《赤壁赋》借客人之口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5)《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白居易《琵琶行》中描述琵琶女的弹奏到达高潮,忽而当心收拨,于是屏息凝声,四下皆静。此处以静来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蜀道难》及杜甫写的一段诗,完成各题。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对于《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与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 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现了蜀道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2.比较下面李白和杜甫写的两段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二)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

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

不畏道途永,乃将汩没同。

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

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

李白和杜甫写的两段诗都运用了夸张描写的手法,但具体写法又有哪些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B. 彭殇:指生命的长短。彭,彭祖,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

C. 修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于三月第一个巳日(上巳日)欢聚水滨,歌舞娱神,祈祷幸福,消除“妖邪”。到了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许多文人名士借此机会,歌舞欢宴,游春享乐。禊,祭祀的礼节。

D. 王羲之是东晋大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他曾做过右丞相,人称“王右丞”,《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

2.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少长咸集”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 (    )

A. 映带左右

B. 足以极视听之娱

C.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 群贤毕至

3.下面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 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 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 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