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丘吉尔有句名言:“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丘吉尔有句名言:“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近代著名翻译家、教育家严复在《读经当积极提倡》一文里说:“无人格谓之非人,无国性谓之非中国人也,故曰经书不可不读也。”民国八年,曹云祥任清华校长,他在《清华学校之过去、现在及将来》一文里说:“夫国家精神,寄于一国之哲学、文词、艺术。”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以文化人 “碧艾香满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长眠于大地的诗人啊,你是否也预料到现今端午的荒凉呢?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卧独醒。”的屈原,已不再是那样光耀后世,他的清高不愿与世皆浊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湮没了,不少人开始不断追求物质的享受,生活的刺激,在灯红酒绿中浪费青春,在纸醉金迷中虚度年华,又有多少人解《离骚》之苦,又有多少人会屈原之意?端午节的背后成了是人们玩乐的假期,其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早已消弥殆尽,有的只不过是闲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在漫漫华夏几千年文化中,中国文化的传承竟也会断流,是文化的缺失吗?没错,先是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主权受辱;接着清明时节议纷纷,国人庸俗,难道还要让中国的文化从此消失吗?虽说早将传统节日定为国假,但对其重视程度却仅仅停留在物质之上,文化的缺失尤为重要。清明节iphone的接踵不正是人们庸俗的体现吗?亲人在世时无暇多尽孝心,天人相隔后,花费无谓的钱财,对逝者价值何在?掩藏背后的不正是拜金主义、攀比之风吗?更让人心痛的是,造别墅,造名车后有掀起了纸糊苹果成祭品的潮流,这些都折射出了社会的病态,难道不正与屈原正直的精神背道而驰,难道还想再上演一次悲剧吗? 文化的传承早已刻不容缓,对文化的关心与重视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创新,去培育。当然,创新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像纸糊苹果成祭品,这种行为万万不可取,这种所谓的创新更要严厉地打击。其实韩国能够成功申报江陵端午节成联合国无形文化遗产,其背后也对它进行了很多地创造性发挥,将它所包含的精神不断地拓展,为国人所吸收接纳,相比之下的我们难道不该惭愧吗?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爱护自己的文化,当他人成功申遗时再去争执,一切又有何意义,难道不觉得羞愧吗?难道我们不该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吗?难道还要让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都被他国抢去吗?不!对自己的文化我们要去继承,但同样我们也要创新,将与现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化中的意义传承下去,这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文化。 我相信,不,我坚信,中国的文化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中,定会在历史的苍穹中绽放光辉,睡在水中的屈原也会会心一笑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这道题目非常有指导意义。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材料通过两个人论及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突出文脉的价值。丘吉尔这一句话实际上强调的是莎士比亚对于英国文化的重要价值,莎士比亚是一位著作家,印度则是非常广沃的土地,印度只是英国的殖民地,失去了印度,英国还可以从别的地方掠夺资源,而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使英国能够保持大国实力,这是根本。丘吉尔的一句名言说明的是,文化是命脉,是民族根系。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和著名翻译家严复,他们的观点十分明确,经典的东西是民族的,是整个人民应该去吸收其价值内涵的东西,特别是哲学、文词、艺术对于传播文化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考生可基于此,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立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参考立意:1、文化的价值和意义;2、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系;3、文脉不可断,精神要长存。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在交通、教育、经济、科技、法治等方面选择两个,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基本相同。

示例: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女排精神,亚运雄风,全民健 身,北京奥运高快强。

 

查看答案

在不同语体和语言环境中,同一内容表达方式往往不同。请将“欢迎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按下面的限制条件表述,每句不超过10个字。

(1)在商业广告中:____

(2)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中:___

(3)在给下级的通知中:____

(4)在给专家的邀请函中:____

(5)办家宴长辈给晚辈口头通知: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阿尔法狗战胜世界顶级围棋高手,写稿机器人正式上岗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频频亮相,成为_____的全球科技新宠。经过60多年的发展积累,人工智能已走出实验室,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其他变革性技术如蒸汽机____.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系主任黄铁军教授说:“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通用技术,在人类社会各领域都能应用。预计未来智能程度还将不断提高,对各行业的带动和影响更为深刻,这是其他技术_____ 的。”发展人工智能,世界各国纷纷布局,我国同样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作为制造业大国,近年来中国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制造业转型升级_______.当前人工智能领域,世界先进国家能与中国大体上发展同步,有能力完全跻身前列。中国应抓住机遇,加快人工智能布局、收获人工智能红利,并力争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引领者。以往的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会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大发展,(  )如今,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这个重大历史机遇,我们不能错过。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当前在人工智能领域,世界先进国家能与中国大体上发展同步,完全有能力跻身前列。

B.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大体上能与世界先进国家发展同步,完全有能力跻身前列。

C. 当前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大体上能与世界先进国家发展同步,有能力完全跻身前列。

D. 当前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大体上能与世界先进国家发展同步,完全有能力跻身前列。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前几次工业革命都发源于西方国家,并由他们所创新所主导。

B. 然而前几次工业革命都发源于西方国家,并由他们所创新所主导。

C. 然而前几次工业革命都发源于西方国家,因为由他们所创新所主导。

D. 因为由西方国家所创新与主导,所以前几次工业革命都发源于西方国家。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炙手可热  平分秋色   肩背相望   迫在眉睫

B. 盛极一时  平分秋色   肩背难望   迫不及待

C. 盛极一时  不相上下   肩背难望   迫在眉睫

D. 炙手可热  不相上下   肩背相望   迫不及待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述而》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

(2)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___________”,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述了四时不同的风景,作者陶醉其中,其中“__________”两句描述的是春夏两季的景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送裴侍御归上都

张谓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注:此诗作于潭州(今长沙),诗人时任潭州刺史。上都,指都城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服兵役劳役或因公外出都叫“行役”,“鼓鼙”泛指战争,首联是指战乱平定后,裴侍御来潭州公干,现在要回去了。

B. 颔联写裴侍御一路所经之地,沿途风景优美,洞庭与武陵水陆并举,“移”与“出”两个动词写出了裴侍御行程的轻快。

C. “离魂”指分离的愁绪,“别梦”指离别后的思念之梦,“关西”借指长安,尾联将送行化实为虚,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D. 这是一首送别诗,描写了裴侍御离开后的行踪和所见景色,用语平淡,但诗味浓郁,着重渲染了离别的凄然和伤感。

2.颈联“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是后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赏析其艺术特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