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山中①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山中①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①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所写的。

(1)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主要可以从        这两个意象中读出来。

(2)综观全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1)深秋 高风 黄叶 (2)羁旅思乡之愁和被废斥后的失意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景物形象。题目要求根据诗歌意象判定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的季节,诗歌三四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高风”,即高风送秋;“黄叶飞”,即枯黄的树叶飘零。三四句为诗人在山中、江边望见的秋风劲吹、山山黄叶纷飞之景,由此可以判定本诗所描写的景色为“深秋”之景。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首句“长江悲已滞”,是即景起兴。在字面上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诗人在蜀中山上望见长江逶迤东去,触动了长期滞留异乡的悲思。与下面“万里念将归”句合在一起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况属高风晚,山山红叶飞”两句。从字面上看,这两句单纯是写景,但其实是通过写景,表达自己内心因思乡而产生的凄楚心情。诗人在山中望见了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之景,这些既是实际的景物描写,同时表现诗人内心的萧瑟、凄凉。同时,根据诗歌的注解“原题《思归》。是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所写的”看,还有诗人被废斥后的失意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 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 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

A. 不知东方之        霜露

B. 今者            西山

C. 蒙茸            到则草而坐

D. 正襟            攀栖鹘之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顺流.东也        予亦悄然

B. 安所得酒乎        道士笑,予亦惊寤

C. 浩浩如冯虚御风    返而登舟,放中流

D. 惟江上清风        我知

3.下列句子与“而今安在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客有吹洞箫者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渺渺兮予怀

D. 游于赤壁之下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父亲的毕业典礼

虽然看得出儿子的百般不愿意,他还是去了儿子的毕业典礼。

儿子成绩很好,即使在最好的大学里也算得上名列前茅。他想着一会儿儿子走出大礼堂,穿着学士服,捧着优秀毕业生的证书,他就大老远地喊他一声“儿子”,让周围人都看看他有个这么优秀帅气的好儿子。

然后或许他们还可以拍一张照,他带了相机,是单反,刚买的,很贵。待会儿一定要和儿子拍一张,他美滋滋地想着。离婚后他整个人的生活重心就是儿子了。他自己在机关当了半辈子职员,最后也只混到个小科长,领着还算够用的薪水,他知道他这辈子算是到头了,接下来就是领退休金养老的生活。他也想过再找个老婆,也想过拿出积蓄完成挣脱中年危机的最后一跃,前段时间股市潮也想着要去炒个股赚点钱。但一想到儿子结婚买房需要他的钱就打消了这些念头。这些年他把钱都藏着,存着,除了每个月给儿子生活费以外没多花一分钱。他知道儿子需要他的这些钱。他的儿子就要从最好的大学毕业了,儿子一直是他生活的希望,是他的骄傲。

他一定要去儿子的毕业典礼。

脚上穿着一双刚擦了鞋油的皮鞋,他站在礼堂门口向里张望着。陆续有孩子从里面走出来,他热情地帮那些家长和孩子拍照,热情地教他们应该怎么摆姿势。

旁边的爸爸和他一样在张望着,他递过去一根烟,让他待会儿帮忙给他们父子俩拍一张。

手机响了,是儿子的声音。

“爸,我在校门口等你,我从后门出来了。”

“学士服我还掉了,不还不发毕业证书。”儿子这么对他说道,“我们先去吃饭吧,我有点饿。”

他看着短袖短裤的儿子,觉得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心里空落落的。一股犟脾气上来,不肯去吃饭,板起脸,执意要先拍照然后再去吃饭。

“爸大老远跑来都不累,都不叫饿,你理解一下你爸行吗,你们学校哪里最漂亮?”儿子点了点头,带着他往学校深处走,一路上都在和学校里的同学打招呼,有些羡慕地看着他们结伴出去吃饭唱歌。然后指着一处排着长队的地方说这就是最受欢迎的拍照处了。

有一对情侣,在他的镜头里又亲又抱,他觉得自己的儿子这么帅,成绩又好,在大学肯定谈过恋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带给他看。他想着儿子以后结婚一定用得到那些钱,那些钱被他藏在一张银行卡里面,那张卡现在就埋在裤子口袋最深处。

“爸,快来。”

他赶忙上前,把相机给了一个路过的小姑娘。

咔,他笑了,满脸褶。

吃了饭,他自告奋勇地决定帮儿子把东西搬去新家。他试探着问儿子宿舍的东西他们两个人能不能搬得动,结果儿子告诉他所有东西都已经交给物流公司搬好了,现在宿舍已经空了。他愣住了,本来想说他这把老骨头还是挺管用的,生生被噎了回去。

过了一会儿,他又起了兴趣,挺了挺腰,决定去儿子的新公寓看一看。

他觉得他应该去儿子的公寓看看,帮儿子一个忙。这是他的义务。他理所当然的义务。

果然是这样,看着有些杂乱的公寓,他叹了口气,却又长出了一口气。

“被子怎么又不叠?”他板起脸,掩饰住心里的笑意,“还有这里的纸箱子,怎么不扔掉。”“我不觉得乱,反正我自己这样过得挺好的。”儿子显得有点不耐烦。

“你看你,那个盒子,非要放到床头柜上,你就不能放到抽屉里吗?”

“那个盒子我天天都要用。”

他猛地一拍桌子,咆哮道:“这么多柜子抽屉不是地方啊,还在这和我犟,我这不是为你好啊?”

“您倒是说说看放哪儿?这个抽屉里放的都是证件。”

儿子打开一个抽屉,然后又打开一个。

“这个里面都是文具。”

“然后那个柜子分三层,这层是冬天的衣服,这层是春秋天的衣服,这层是夏天的。”

儿子打开一个个柜子,柜子里是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摆放整齐的物件。他每打开一个柜子声音就提高一点,说到最后几个字时几乎咆哮起来。

“您所谓的整洁不过是把所有东西都放到柜子里,也不管哪是哪罢了。我有我自己整理 物品的方式,您不要管好吗?每次都是,我放好点什么就来干涉我。现在这是我家,这是我家!”

惊慌之下他摸到了口袋里那张承载着他的一切的银行卡。感觉到说话有了底气,于是重新心平气和地说道:“可你这样不会有小姑娘看上你的。”

儿子笑了起来,撇了撇嘴。

“我不让她到我家来不就行了。您看我衣服那么干净,就别操心这个啦。”

“还犟嘴,还犟嘴,再犟嘴我不给你小子钱结婚。”

啪!

儿子摸出一份像是合同一样的东西,拍在桌上。

“爸,我做的那个软件被收购了,卖了100万,我不缺钱,您也不容易,您好好养老就行了。”

他一怔,不知道说些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浑浑噩噩地就离开了儿子的公寓。他一直死死捏着那张卡。

回到家,家里空空落落的,一直也只有他一个人。他打开一瓶白酒,剥一小碗花生独酌独饮,怔怔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喝到第三杯的时候,他觉得不对。他告诉自己,儿子一定需要他的那张卡,那张卡里有一百万。他要回去,他要把那张卡给他儿子。他儿子需要这张卡。抖抖索索地走过安检口,老老实实地让相机也过了安检,他弓着背,上了地铁。

手机一震,是同事的祝福,朋友圈多了10个赞。

那是他和儿子的合照,配的文字是:

“大学毕业,儿子真的长大了,我也终于解放咯。”后面配的是一个咧开嘴的笑脸。③他把手机搂在怀里,眼泪顺着他的皱纹流下来,滴在地上。

1.请联系上下文,分别分析文中三处划横线句所展现的人物心理状态。

2.赏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3.请分析“父亲的毕业典礼”这个标题的好处。

4.请结合文中父子形象,联系社会生活,探究本文的主旨。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拍正在改变什么

高利民

自拍,早已改变了线上的版图:朋友圈的主要内容是自拍,微博的主力也是自拍。中国 互联网如此,美国互联网也是如此。有统计说,自拍占了Facebook内容总量的 60%。

尚被忽视的是,自拍的力量也正在迅速改变线下的世界。

传统的街边店是烟纸店、五金店、建材店、修车店,这些店铺正迅速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咖啡店、甜品店、美妆店、鲜花店。这些新兴的店铺尽管细分品类不同,功能服务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适合“自拍”。咖啡馆的铺面可以不大,但颜值不可以不高。许多时候消费者并非为了咖啡的味道,而是为了自拍的打卡而购买一杯咖啡。从这个意义上说,咖啡已经成为了自拍的门票。咖啡馆迅速搞清了这个诀窍,更小的店面加更高的颜值成 为了必杀组合,更小的店面削减了店租,从而最大限度地削减了咖啡店运营成本的大头;更高的颜值则吸引了更多的自拍,更多的自拍招来新一轮的自拍,即所谓网红的引爆。

此外,自拍的力量甚至涉及到了其他的领域。以化妆品行业为例,针对年轻女性的油性化妆品的市场在迅速萎缩,代之以水性化妆品的份额在迅速扩张。因为晨妆时段是年轻女性自拍的高峰时段,而油性化妆品成为了自拍的妨碍因素。步步高的拍照手机OPPO狂飙突进(步步高的OPPO+VIVO两大手机 2016 年为中国手机市场的销售冠军),更是自拍力量的聚合。今天,自拍手机已经成为了手机巨头们的必争之地,小米广告从互联网手机全力转向自拍手机是最新的例证。不出意外的是,专业服务于自拍的美图秀秀则是今年香港最成功的IPO之一,市值一度突破千亿。

比人们的意识走得更远的是,自拍还在改变文化。最为显著的是,自拍极大地重建了青 少年的亚文化。

数据统计表明,青春期的小女生是自拍的重度人群。这个群体,在晨妆时段,仅仅通Facebook发布的自拍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 17 张之多。她们正通过大量的自拍交流来应对自己成长的烦恼。与上个世代的同龄人通过音乐处理成长的烦恼相比,新的世代,自拍取代了音乐成为烦恼的头号梳理者。

被传统观念所忽视、所不屑的自拍缘何如此强大?观察家告诉我们,比较图像交流和文字交流,前者是先天的、本能的;后者是后天的、习得的。比较两种手段的难易程度,显而易见,图像交流是顺流而下,文字交流是逆水行舟。在传统的世界中,高昂的图像生产成本和更为高昂的图像传播成本如同如来佛的五指山,牢牢地封印住了图像交流这只孙猴子。一旦技术进步同时降低了生成图像和传播图像的成本,这就好比封印被打开、禁咒被解除,图像交流这只孙猴子立刻就要大闹文字符号的天宫。生活的样貌、生产的秩序乃至文明的规则都因之而改变,无论情愿与否。

无法否认,自拍正改变着这个世界。自拍的力量是古老力量的现代新生,还有惊人的变 化在前方等待。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自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拍改变了线下的世界。烟纸店、五金店、建材店、修车店已迅速消亡,代之而起的是 咖啡店、甜品店、美妆店、鲜花店。

B. 对咖啡馆颜值的要求已远远高于对铺面大小的要求,消费者购买咖啡不是为了喝咖啡, 而是为了自拍的打卡。咖啡已经成为了自拍的门票。

C. 自拍的力量已经强大到能影响更多领域。以化妆品行业为例,油性化妆品和水性化妆品 的市场的份额发生了改变,油性化妆品成为了自拍的最佳配置。

D. 青春期的小女生是自拍的重度人群,她们通过自拍交流来应对自己成长的烦恼。新的世 代,自拍取代了音乐成为烦恼的头号梳理者。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所谓网红的引爆指的是新兴店铺的高颜值吸引更多的自拍,更多的自拍招来新一轮的自 拍。这也导向新兴店铺经营更注重颜值的趋势。

B. 从不同类型的化妆品市场份额的改变到自拍手机成为了手机巨头们的必争之地,以及美 图秀秀的成功,这一切都显示了自拍力量的聚合。

C. 比较图像交流和文字交流,前者是先天的、本能的;后者是后天的、习得的。比较两种 手段的难易程度,显而易见,文字交流比图像交流更为简便。

D. 技术进步及生成图像、传播图像成本的降低使图像交流这只孙猴子有了大闹天宫的机会。

3.自拍对线下世界的改变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作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答题。

新华网登载了《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是伪历史,清朝才入小说》一文,其重要观点为: 据有关历史研究专家考证,岳飞孙岳坷所著《鄂王行实编年》中,和《宋史》卷 365《岳飞 传》中,并没有岳母给岳飞刺字“精忠报国”的历史记录,即使到了元明时代,大致还没有 “岳母刺字”的故事流传,只是到了清初钱彩的《说岳全传》之后,“岳母刺字”的故事遂 成定型,而岳飞背刺四字也讹为“精忠报国”,并且长久以来,以讹传讹,近乎弄假成真, 把传说讹为历史……

这条文化新闻,引起读者广泛关注,某网站新闻频道还专门设立了“你认为查出‘岳母 刺字’是伪历史重要吗?”的文化PK台,现在请你参与讨论,写一段评论文字,发表自己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其闻道固先乎吾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B.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不拘

C. 苍苍                相与枕藉舟中

D. 皆出于此乎            可怪也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