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它结合当前被全世界广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它结合当前被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追溯其根源,不能不提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单纯的发明创造不是创新,只有当它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由此将生态创新定义为:“指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即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各个环节生态化过程。”

生态创新这一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当下的社会时代特点紧密相关。当前,由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日趋严重,如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力承担。生态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在于取得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包括一个国家范围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公平和国家之间的公平,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单位资源消费量为人口创造的福利最大化;同时,它又排斥平均主义,过度的平均不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代际公平涉及的是稀缺资源在不同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的问题,具体体现为在数量上要至少保持稳定,在质量上要求不至于发生代际退化。

单就环境与资源而言,不公平问题还可上升到更深的层次。首先,在不同阶层之间,一方面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会更多地关心生存问题,对保护环境资源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广泛的掠夺性开发和普遍的短期行为。其次,发达国家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本质上是对其他国家环境权益的剥夺,而发展中国家则陷入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两难之中。很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生态创新是重要的途径。当然,生态创新也并非万用万灵,需要决策者们依据现实情况灵活应对处理。

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统治了地球长达200多年。它是众多造成当代环境问题根源中的深层根源。所以,要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伦理关系,改变传统的主奴关系,确立尊重与爱护自然的观念。其次,环境质量具有消费性,因此在评价生活质量的时候,必须要将环境质量考虑进去。对公众而言,除了学法、懂法、守法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社区公益性的环保组织或协会,维护自身环境利益。最后,在生态创新前提下,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财富观也应更新为生态财富观。这是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财富观的本质区别。

(摘编自高文杰等《生态创新的几个基本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创新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结合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 手段创建的新的社会理论。

B. 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依靠增加投入来解决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C. 在稀缺资源配给的数量和质量上,后代人的标准与前代基本持平,就是代际公平的底线。

D. 要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伦理关系,因为不和谐 的伦理关系是众多造成当代环境问题根源中的深层根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认为生态创新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代内代际公平。

B. 文章通过列举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定义生态创新的例子来说明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

C. 文章从阶层、国家两个维度挖掘出了环境资源不公平问题的深层表现及相关后果。

D. 重新认识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进一步谈论生态创新具体做法的一个重要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理论”得以形成并最终提出的重要社会时代特点是:生态环境愈发恶化。

B. 决策者们如果不能依据现实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生态创新理论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力。

C.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包含了和谐伦理关系的构建、生活质量的评价等内容的系统。

D. 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财富观是否更新为生态财富观成为了当下与工业文明时代在价值财富观中的本质区别。

 

1. C 2. B 3. D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于文无据,生态创新并不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所创造。B项,过于绝对,原文提及的是“如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力承担”,并不能得出“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依靠增加投入来解决……问题”的结论。D项,“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伦理关系,因为不和谐的伦理关系是众多造成当代环境问题根源中的深层根源”偷换概念,环境问题根源中的深层根源是统治了地球长达200多年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你从《包身工》里的“芦柴棒”、《记念刘和珍君》里的刘和珍、《沁园春·长沙》里描述的某位革命进步学生这三个人物之中,选择一个人物,想象他通过时空隧道穿越到今天的中国,在对当前社会生活尤其是青年人的学习生活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参加你所在学校2019年举办的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请你为他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演讲内容切合原文人物形象特征,符合当前社会实际和特定情境需要。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微博”发出的一份倡议。请根据其内容,以学校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份告示,张贴在收发室的门口。

亲,你的快递又寄到学校来了?君不见,学校收发室现在成了仓库,大包小包堆如山,阿Sir、Miss的信件、文件统统被“埋”没了。听说校长发脾气了——晕!收发室的陈叔怒发冲冠——酷毙!亲,是不是很过分!从3月1日开始,把网购的私货寄回家吧,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免费中转站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      ,活泼轻松有时又令人沉重,兴趣盎然又启人深思,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富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     

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      ,反对滥杀无辜。《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

此外,金庸小说里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      的。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    ),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远见卓识    相辅相成     小肚鸡肠    自成一家

B. 远见卓识    相得益彰     睚眦必报    自成一家

C. 真知灼见    相辅相成     小肚鸡肠    与众不同

D. 真知灼见    相得益彰     睚眦必报    与众不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B. 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C. 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有没有具备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D. 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体现着他们的人生理想

B. 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他们的人生理想

C. 人生理想也不是体现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

D. 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的人生理想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以及李白的“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化用了《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李白《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很难度过虚写蜀道,从侧面烘托蜀道的雄奇险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