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本科生刘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本科生刘晓帆,毕业后赴云南省彝良乡荞山镇官房村蒿枝小学支教。一年后被选为当地村官。刘晓帆说:“哪怕是帮到一个孩子、一个家庭,我都觉得很有意义,被需要的感觉很幸福.”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巨彪,研究方向是金属材料加工.毕业后赴西部某军工企业,到基层车间工作.他说:“热加工车间十几台大炉子,很难苦。但青年应该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中山大学研究生韦慧晓毕业后申请入伍,在蓝海碧波中留下强军报国的青春纪念.她说:“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感到懊悔.”

不少父母对孩子远离家乡从事艰苦工作,难以理解和接受,但青年一代的追求和选择、使命和责任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息息相关.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给这些学生的父母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放飞青春,勇于担当 青年是国家的灵魂,是民族的希望。青年不仅要有理想,更应有担当。如习总对青年一代的寄语中所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在不同的时代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但永远不变的是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早在清末中华民族危亡之时,梁启超就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无数热血青年的爱国情怀。 “五四”运动之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建设和的各个历史阶段,在党的领导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实现民族、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创造了不可磨灭盼辉煌业绩。而今,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代青年又将肩负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他们的生活条件和成长是过去无可比拟的,但也承受着更多新形式的磨练。 放飞青春,勇于担当,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当今社会横流,竞争空前激烈,青年成长于这样的时代,难免会造成上的迷茫、责任感的缺失甚至理想的空洞。古语有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人生方向,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就会导致上“缺钙”。因此,青年要勇于担当必要坚想,培养自己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意识,把勇于担当作为一种常态,肩挑感,心装责任感,将前辈的期望、组织的重托为动力,融人工作和生活的点滴之中,渗透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征程里。同时也要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增强关心社会、服从需要、团结互助、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做时代进步的带头人,成为社会整体发展前进的主力。 放飞青春,勇于担当,还要脚踏实地、知行合一。无论理想多么伟大,没有实际行动来支撑都只能是黄粱一梦。只有树立责任,勇于担当,并付诸行动,才能让青春的梦想飞得更高。要时刻不忘完善,把勤奋学习作为立身之基,敏于求知、严谨笃学,提升素养,强化本领。在社会生活中要恪守责任,不断向社会注入正能量,以身作则发扬民族和社会。同时要把工作岗位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平台,用奔放的热情、洋溢的、满腔的去对待工作。 李大钊同志曾说过:“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新时代的青年,更应不辱,放飞青春的梦想,勤奋学习,坚定,勇于担当,为祖国的发展、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谱写出最动人的青春之歌。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的能力。此题是一篇结合现实的材料作文,考生首先要结合对所给材料的理解,寻找和确定写作立意的角度。根据作文中给出的材料看,在陈述一个共同的话题“青年的择业观”,材料中的三名大学生都选择到艰苦的环境中历练自己。所以考生根据对材料的把握,提示语的理【解析】 青年一代的追求和选择、使命和责任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息息相关。可以有如下立意:环境磨炼意志、基层体会的珍贵、铁的纪律造就人才、民族振兴我的责任、个人利益永远低于国家立意等。以上都可以是考生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进行写作立意的角度,考生要注意围绕材料选取立意后,要注意扣住材料的中心内容去写作,要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现实去写作。只有做到扣住材料和结合现实,才能符合考场作文的接地气的要求,这样作文就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学校图书馆的借书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在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光明中学第二届艺术节的邀请函,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邀请函

贵校第二届艺术节将于9月20-22日举行,我们向教育系统的各位领导、教师及各位家长、校友发出鼎力邀请。到时候,您将会欣赏到美妙的舞蹈,您将会听到奔放的歌曲,这里洋溢着火热的激情,这里放飞着青春的梦想。同行在相邀,学生在期许,母校在召唤,恭候您的惠顾。

××中学

2018年9月6日

____改为____;②_____改为_____;③____改为____;④_____改为_____;⑤_____改为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982年,一位美国教授在校园BBS上建议用宇符“:-)”来表示笑脸,这个由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元素组成的笑脸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此后各种各样的表情符号被   地创造出来,因此它被称为“改变历史的一张笑脸”。颇文字是它的升级版,其显著特点是用键盘符、标点或者两者的结合体模拟出人的面部和某种身体姿态,用来方便快捷地表达和传递情绪。以QQ表情中的基础默认表情“小黄脸”为代表的表情符号,被称作绘文字,“呲牙”、“偷笑”、“笑哭”等    的符号简洁而又形象,极大丰富了聊天时的选择和乐趣。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    ,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

在网络社交中,网络表情符号比文字有着先天的优势。从接受者方面说,解读文宇容易对信息发送者的语气、态度产生理解偏差,(    ),使传播效果    。表情符还使人们在交流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建立欢快轻松的“在场”语境,可以加强交流的互动性。其实人的社会互动也是一场关于“自我呈现”的表演。长期处于表情符号丰富的交流语境中,通过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展现个性,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

(节选自胡远珍《网络社交中表情符号的表达与象征意义分析》,有删改)

1.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运用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

B. 进行独特表情符号的自我表达,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

C. 运用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会不知不觉地使“我”完成社交所需要的塑造。

D. 进行独特表情符号的自我表达,会不知不觉地使“我”完成社交所需要的塑造。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会更加凸显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

B. 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会让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更加凸显

C. 而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会让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更加凸显

D. 而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会更加凸显准确度和可接受度的信息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源源不断  绘声绘色  如火如荼  事半功倍

B. 络绎不绝  绘声绘色  方兴未艾  一蹴而就

C. 络绎不绝  惟妙惟肖  方兴未艾  一蹴而就

D. 源源不断  惟妙惟肖  如火如荼  事半功倍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____________ ” ,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苏轼在《赤壁赋》中阐述“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 ”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羌村三首(其一)

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千里跋涉.终于在夕阳西下时回到羌村,开篇四句措词平实,但蕴意深厚

B. .在战乱的年代,诗人居然能平安回到家中.白首聚亲,喜悦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C. 最后两句将诗人与家人相对而坐,却不敢相信的梦幻般感受描摹出来,简单传神

D. 诗歌融事、景、情于一体,从宏观着眼,从细处落笔,反映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

2.这首诗描写诗人回家时的情景,反映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诵简要分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