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本科生刘晓帆,毕业后赴云南省彝良乡荞山镇官房村蒿枝小学支教。一年后被选为当地村官。刘晓帆说:“哪怕是帮到一个孩子、一个家庭,我都觉得很有意义,被需要的感觉很幸福.”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巨彪,研究方向是金属材料加工.毕业后赴西部某军工企业,到基层车间工作.他说:“热加工车间十几台大炉子,很难苦。但青年应该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中山大学研究生韦慧晓毕业后申请入伍,在蓝海碧波中留下强军报国的青春纪念.她说:“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感到懊悔.”
不少父母对孩子远离家乡从事艰苦工作,难以理解和接受,但青年一代的追求和选择、使命和责任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息息相关.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给这些学生的父母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某学校图书馆的借书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在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下面是光明中学第二届艺术节的邀请函,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邀请函
贵校第二届艺术节将于9月20-22日举行,我们向教育系统的各位领导、教师及各位家长、校友发出鼎力邀请。到时候,您将会欣赏到美妙的舞蹈,您将会听到奔放的歌曲,这里洋溢着火热的激情,这里放飞着青春的梦想。同行在相邀,学生在期许,母校在召唤,恭候您的惠顾。
××中学
2018年9月6日
①____改为____;②_____改为_____;③____改为____;④_____改为_____;⑤_____改为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982年,一位美国教授在校园BBS上建议用宇符“:-)”来表示笑脸,这个由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元素组成的笑脸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此后各种各样的表情符号被 地创造出来,因此它被称为“改变历史的一张笑脸”。颇文字是它的升级版,其显著特点是用键盘符、标点或者两者的结合体模拟出人的面部和某种身体姿态,用来方便快捷地表达和传递情绪。以QQ表情中的基础默认表情“小黄脸”为代表的表情符号,被称作绘文字,“呲牙”、“偷笑”、“笑哭”等 的符号简洁而又形象,极大丰富了聊天时的选择和乐趣。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 ,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
在网络社交中,网络表情符号比文字有着先天的优势。从接受者方面说,解读文宇容易对信息发送者的语气、态度产生理解偏差,( ),使传播效果 。表情符还使人们在交流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建立欢快轻松的“在场”语境,可以加强交流的互动性。其实人的社会互动也是一场关于“自我呈现”的表演。长期处于表情符号丰富的交流语境中,通过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展现个性,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
(节选自胡远珍《网络社交中表情符号的表达与象征意义分析》,有删改)
1.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运用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
B. 进行独特表情符号的自我表达,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
C. 运用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会不知不觉地使“我”完成社交所需要的塑造。
D. 进行独特表情符号的自我表达,会不知不觉地使“我”完成社交所需要的塑造。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会更加凸显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
B. 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会让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更加凸显
C. 而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会让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更加凸显
D. 而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会更加凸显准确度和可接受度的信息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源源不断 绘声绘色 如火如荼 事半功倍
B. 络绎不绝 绘声绘色 方兴未艾 一蹴而就
C. 络绎不绝 惟妙惟肖 方兴未艾 一蹴而就
D. 源源不断 惟妙惟肖 如火如荼 事半功倍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_______,_____ ” ,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苏轼在《赤壁赋》中阐述“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 ”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羌村三首(其一)
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千里跋涉.终于在夕阳西下时回到羌村,开篇四句措词平实,但蕴意深厚
B. .在战乱的年代,诗人居然能平安回到家中.白首聚亲,喜悦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C. 最后两句将诗人与家人相对而坐,却不敢相信的梦幻般感受描摹出来,简单传神
D. 诗歌融事、景、情于一体,从宏观着眼,从细处落笔,反映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
2.这首诗描写诗人回家时的情景,反映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诵简要分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