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然,“仁”绝不只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它也...

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然,“仁”绝不只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它也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

②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③因此,孔子进一步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

④具体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⑤但他认为“仁”需要个体自觉的道德修养

A. ①④⑤③②    B. ①③②④⑤

C. ②⑤①③④    D. ②①⑤④③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本题要求选出“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仔细阅读题干给的五句话,可知语段从“仁”说到“仁者爱人”,构成了递进式论述结构;语段中的“当然、因此、具体来说、进一步、但”等关联词语或副词也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揭示了语句的逻辑关系;此外,从语句中的“它、此、他”等代词着手,也可发现语句的内在联系。通读五句话,②句最适合在段首,也就是第一句。⑤句中的“他”指的是孔子,且这句还有一个“但”字转折,正好与②句说“什么是仁?孔子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连接最紧密。①句中“‘仁’绝不只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与⑤句中“‘仁’需要个体自觉的道德修养”连接最紧密,所以②⑤①排在一起。因为“仁”也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所以孔子进一步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所以①后紧跟③,然后进步解释了什么是“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以④跟着③后。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知名节目录制现场:小沈阳和妻子一起现场演完一小段二人转后,观众掌声未息,主持人前来搭话,结果小沈阳来了一句他常在舞台上说的玩笑话,“臭不要脸的”。

B. 某省政法委官方微博发布的一则评论:“基层警察确实很辛苦,体验了就知道,那些站着讲话不腰疼的乱喷分子,有本事别报警。”

C. 某名校一副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

D. 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校文化衫设计大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高二的师生为主,其他年级的师生数量不多。

B. 微博一经推出,就以强大的即时通讯功能,受到广大网民热捧,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C.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 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特朗普如果认为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大棒就可以把贸易伙伴的顺差“砸”下去,那无异于缘木求鱼,只会干扰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

②文化的具体形式在不断变化,但文化的根本特质和精神是不变的,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正本清源,把一切工作自觉扎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中。

③数字阅读的弊端在于读者很容易被屏幕上其他诱惑干扰而导致分心,经常囫囵吞枣而难以专心致志。

④尽管讲慢生活的书争先恐后地巡回宣传签售,尽管人们点击浏览着说慢的文字,但社会还是一个紧张拥挤恨不得什么都要赶上趟的节奏。

⑤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相对滞后,但相关立法工作应未雨绸缪,组建专家团队对机器人专门法律开展研究。

⑥今天,当我们向这些无私奉献的科学家致敬时,我们更希望包括汽车在内的所有中国制造业都能具体而微,学习大师身上的大国匠心。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的秋景描写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生气勃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诗经.氓》中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离骚》中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歌子·荻花①秋

[五代]李珣②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③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注)①荻花:似芦苇,秋天常开紫花。②李珣:五代词人。前蜀灭亡后,词人不仕后蜀而“志在烟霞慕隐沦”,从蜀中乘船沿长江东下,经巫峡,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带生活了一段时期,这首《渔歌子》便是作于此时期。③垂纶:垂钓。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渔歌子”为本词词牌名,“荻花秋”为词题。词牌名提示,本词描绘的是江边渔人的生活;从词   题则可知,本词内容是描写秋日风光。

B. 同样是描写湘江秋景图,本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在描写的景物内容上不同,本词写秋日湘江夜晚之景,毛词写秋日湘江白天之景。

C. 江边荻花、江上碧烟,天空明月、水面小艇,本词选取的景物精致秀雅,词作意境清朗明丽,与《沁园春·长沙》绚烂大气、辽阔苍茫的意境不同。

D. 词作上片写景。“橘洲佳景如屏画”总写橘洲秋夜之美。“碧烟中”三句,将镜头渐次拉近,云烟飘渺,月光皎洁,镜头最后定格在船上的垂钓者身上。

E. 词作下片重在议论抒情,“鱼羹稻饭常餐也”一句,表达了对长期以水为乡,以船为家的渔人清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试作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