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甲、乙两图,请写一段话简要说明消费者在不同消费链路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要...

阅读下面甲、乙两图,请写一段话简要说明消费者在不同消费链路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

 

在传统消费链路中,从产品研发到销售,消费者都缺少参与,影响力有限;而在消费者导向消费链路中,消费者参与产品从研发到销售的所有环节,起主导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甲图是传统消费链路,图中,“研发”“制造”“加工”“仓储”“销售”“消费者”依次用箭头连接,“消费者”是最后一环,表明在新产品研发到销售的过程中,消费者都没有参与,影响力有限。乙图是消费者导向消费链路,图中,“消费者”居中,“研发”“制造”“加工”“仓储”“销售”呈圆形依次围绕在“消费者”周围,分别用箭头与“消费者”连接在一起,表明消费者参与到了所有环节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北京大学招生办:

我是华清学校高三(六)班学生王梓。鄙人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现惠赠文章一篇,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怜。

华清中学 王梓

2019年1月20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凭阑观潮起,逐浪扬风帆。

黄海之滨,浮山湾畔。(             );海纳百川,见证着开放包容的广阔襟怀。

应约而至,         。一架架飞机降落在青岛机场,上合组织领导人齐聚岛城,共商合作发展大计。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和而不同、世界大同,是“和合”思想的时代思辨,是中国理念同“上海精神”的        ;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会场内的亭台楼阁元素、地方特色的节目表演……一个个细节更凸显出中华文化底蕴。而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9日晚,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在灯光的映照下       ,犹如海浪中的风帆,蓄势待发;背景墙上的巨幅工笔画《花开盛世》       ,恰若辉煌锦绣,尽显雍容华贵;宴会厅内,灯火通明,各方嘉宾静静聆听习近平主席的讲话。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东方大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B.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仪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C.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了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心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仪态。

D.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心态、从容自信的仪态。

2.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乐奏万方,响彻在寥廓丰饶的齐鲁大地

B. 心存一处,演绎着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

C. 风送千帆,奔涌着合作共赢的澎湃力量

D. 文承一脉,彰显着融通相生的文明之邦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风云变幻   肝胆相照   巧夺天工   赏心悦目

B. 风云际会   相得益彰   美轮美奂   赏心悦目

C. 风云变幻   相得益彰   美轮美奂   叹为观止

D. 风云际会   肝胆相照   巧夺天工   叹为观止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解释自己判断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②襄水,古属楚国。③《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运用起“兴”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

B. 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带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点明;第三联,作者想象家人遥望天际的归舟,盼望自己的回家,点明了浓浓的乡思。

C. “迷津欲有问”,化用典故,借孔子与隐士间关于从政与隐居的冲突,表达了自己隐居与从政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

D. “平海夕漫漫”写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2.请结合诗句分析首联中“寒”字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卢贲,字子徵,涿郡范阳人也。贲略涉书记,颇解钟律。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高祖将之东第,百官皆不知所去。高祖潜令贲部伍仗卫,因召公卿而谓曰:“欲求富贵者,当相随来。”往往偶语,欲有去就。贲严兵而至,众莫敢动。高祖至东宫,门者拒不内。贲谕之,不去,瞋目叱之,门者遂却。后承问进说曰:“周历已尽,天人之望,实归明公,愿早应天顺民也。天与不取,反受其咎。”高祖甚然之。及受禅,命贲清宫,因典宿卫。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之,谋黜颎、威。谋泄,上穷治其事。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除名为民。岁余,贲复爵位,检校太常卿。贲上表曰:“臣闻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此盖随时改制,而不失雅正者也。”上竟从之,即改七悬八,以黄钟为宫。诏贲与仪同杨庆和删定周、齐音律。

后迁怀州刺史,决沁水东注,名曰利民渠。又派入温县,名曰温润渠,以溉舄卤,民赖其利。后数年,转齐州刺史。民饥,谷米踊贵,闭人粜而自粜之。坐是除名为民。后从幸洛阳,上从容谓贲曰:“我始为大司马时,卿以布腹心于我。卿若无过者,位与高颎齐。坐与凶人交构,由是废黜。何乃不思报效,以至于此!吾不忍杀卿,是屈法申私耳。”贲俯伏陈谢,诏复本官。后数日,对诏失旨,又自叙功绩,有怨言。上大怒。苏威进曰:“汉光武欲全功臣,皆以列侯奉朝请。至尊仁育,复用此道以安之。”上曰:“然。”遂废于家。是岁卒,年五十四。

(节选自《隋书·卢贲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

B. 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

C. 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

D. 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钟”是古代打击乐器,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多为庙堂所用。后以“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B. “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文中指王朝换代,新皇帝接受旧皇帝禅让的帝位。

C. “字子徵”中的“字”即“表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平辈之间不能称字,否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

D. “俯伏”即俯首伏地,就是跪下后头趴在地上,身体向下接近地面,手前伸或者环于头前,多表示恐惧屈服或极端崇敬,是古代礼仪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卢贲博览群书,精通音律。他在担任相关职务时,上表皇帝,修订音律,将黄钟定为宫音,后来又受皇帝诏命与人删定周齐的音律。

B. 卢贲慧眼识人,助力高祖称帝。他在了解到高祖的不同寻常后,就与其深交,在高祖登基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深受信任。

C. 卢贲兴修水利,造福一方百姓。他被提拔任怀州刺史时,兴修了利民渠和温润渠,引沁河水东流,灌溉盐碱土地,百姓因此而受益。

D. 卢贲追求名利,终遭皇帝废弃。因为追求权力利益,他多次犯错,虽然皇帝对他给以宽宥,但他自恃有功而心怀怨愤,被皇帝弃之不用。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此盖随时改制,而不失雅正者也。

(2)卿若无过者,位与高颎齐。坐与凶人交构,由是废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