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

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这世界需要你 在世界上,英雄有许多种。有的英雄在困难中努力奋斗;有的英雄默默为人们奉献着;还有的英雄就像《水浒传》的绿林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人们啊,在听说“英雄”二字的时候,千万不要震惊和自卑,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英雄有时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人。我心中的首位英雄就是:为环保事业而默默无闻的卫士——清洁工。为什么清洁工也可以成为英雄呢?请想一想,如果没有清洁工,世界会变得怎样? 满地的垃圾散发着恶臭,在路上一大堆一大堆的摆放着,堵住过往行人的路。漫天的苍蝇“嗡嗡”地叫着。城市将被垃圾吞没,一阵一阵黄沙伴随着风吹到人们脸上。人们叫苦不迭、唉声叹气。 可是有了清洁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就不会变成那般模样。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的忙碌着,在广场、在公园、在街道,哪里没有他们穿着橙黄色制服的身影?他们决心要保持好城市的卫生,不放过一张纸片。在严寒酷暑下,谁能体会到他们的辛酸? 清洁工,这世界需要你! 我心中的第二位平民英雄是:那些平凡、不出名的医生们。他们是普通的白衣天使,工作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 如果没有医生,人们受了伤、生了病去找谁医治? 最让我难忘的是在贵州大山深处最后的赤脚医生——李春燕。她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十里八乡的健康,为村民的健康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即使没有诸葛亮那样过人的才智,没有爱迪生那样伟大的发明,她依然用自己高明的医术保证了每一个村民的健康。 白衣天使,这世界需要你! 我心中第三位英雄:在马路中间认真执勤的交警。再来想象,没有交警的世界:马路上汽车挤来挤去,车头顶着车头,车尾顶着车尾。人们在车里烦躁的挠着头皮,还有人干脆下车,步行前进。结果,步行的人都到达了目的地了,车群还没有往前走一步。但是有了交警,汽车就可以通畅的行驶。交警们整体站在路中间,守着尾气的炙烤,但依然认真指挥,让每个车快速通过。 交警,这世界也需要你! 我心里还有一位英雄,它不是人,但它又有比人还坚韧的意志。它就是:竹子。 它虽然没有湖边翠绿的杨柳婀娜,但它可以在山间坚韧地生长,成为苍山顶上的一抹绿。这让我想到了一首郑板桥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是啊,它就是在石头中扎根生长,不断吸取营养,才长成今天的参天大竹。在古代,它能作为兵器;在现代,它能提供美食。 一首竹诗,表达我的万千思绪。 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并作到极致,那么,这世界不得不需要你!在平凡的日子里,发挥精彩,活出精彩,你就是英雄! 【解析】 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命题作文,写作文前,先研读话题,抓住关键词,整体理解把握题目的内涵,明白题目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这个题目有三个词语组成“这世界”“需要”“你”。首先“这世界”是怎样的世界,这是要剖析的。“这世界”是社会这个世界,还是家庭这个世界,是当前这个世界,还是自我情感的世界,是整体的大世界,还是局部的个体的小世界等等。其次是“需要”,就是社会的缺失方面,因为缺失才需要,因为社会空档才弥补。“你”本身是第二人称代词,涉及两个方面。一、“你”可实指,指具体的人如父母,姐妹,兄长,师友等等。二、“你”可虚指, 主要指境界与思想等等,如这世界需要你的责任,你的担当,你的操守,你的支撑,你的付出,你的敬畏,你的诚信,你的信仰,你的道德,你的良知,你的自信,你的独立思考等等。主语是“这世界”,宾语是“你”,而题眼应在“需要”上。考生将“这世界”与“你”的关系确定后,重点阐述“需要”。社会浮躁需要淡泊宁静,社会道德滑坡需要诚信,社会追名逐利需要无欲则刚,社会快节奏需要慢慢品味,社会浅阅读需要深阅读等等。只要立意在题目蕴含的范围之内,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节期间,在新海市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在新海市读大学的儿子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兴,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但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对我的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非常感谢您。至于为您的令郎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您肯定会感到惊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个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_______”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心智的渺小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________,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________,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__________,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承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B. 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感官的有限与我们渺小的心智无福感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C. 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D. 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我们有限的感官无福接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应接不暇  无所适从  惊魂甫定  高山仰止

B. 摩肩接踵  无所适从  惊魂不定  仰之弥高

C. 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甫定  仰之弥高

D. 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不定  高山仰止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 中,词人面对大千世界,在感叹宇宙的广阔之后,慷慨激昂,又发出了这样的追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沁园春·长沙》)

(2)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离骚》中作者用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

(4)《荆轲刺秦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借自然环境表现诀别时慷慨悲壮之情,渲染了一种极其悲壮的气氛。

(5)《诗经•氓》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步出城东门

(汉)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注],高飞还故乡。

(注)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具有一种近于民歌的素朴风格,很耐人寻味。话不在多,意不在巧;平平淡淡地说来,却如一曲纯净的旋律,一往情深。

B. 开头两句写主体人物的活动,交代了抒情主人公的立足点和遥望的方向,为下文抒发思想情感作铺垫。

C.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自己的朋友分明前日沿此路而去,今日却说河水无梁可渡,暗含对世事不如人意的感慨。

D. 在风雪中送别友人归去,诗中此处通过实写友人离去的场景,渲染凄伤的氛围,衬托出抒情主人公不能和友人一样回返故乡的自伤自怜之意。

2.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请联系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