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个字,语意连贯,符...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个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解析】 试题分析:对联的考查不是新题,基本属于常识推理题。挂桃符是春节习俗,根据对仗结构“桃符”对“柳线”,进一步思考“绿”应该写“柳线”,由此推断“红”写“桃符”,确定“门上桃符耀眼红”“江边柳线迎春绿”;根据对联平仄特点,最后一个字“绿”为仄声,在上联,“红”平声,在下联,这样写出春节的对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_______”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心智的渺小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________,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________,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__________,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承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B. 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感官的有限与我们渺小的心智无福感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C. 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D. 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我们有限的感官无福接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应接不暇  无所适从  惊魂甫定  高山仰止

B. 摩肩接踵  无所适从  惊魂不定  仰之弥高

C. 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甫定  仰之弥高

D. 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不定  高山仰止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 中,词人面对大千世界,在感叹宇宙的广阔之后,慷慨激昂,又发出了这样的追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沁园春·长沙》)

(2)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离骚》中作者用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

(4)《荆轲刺秦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借自然环境表现诀别时慷慨悲壮之情,渲染了一种极其悲壮的气氛。

(5)《诗经•氓》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步出城东门

(汉)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注],高飞还故乡。

(注)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具有一种近于民歌的素朴风格,很耐人寻味。话不在多,意不在巧;平平淡淡地说来,却如一曲纯净的旋律,一往情深。

B. 开头两句写主体人物的活动,交代了抒情主人公的立足点和遥望的方向,为下文抒发思想情感作铺垫。

C.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自己的朋友分明前日沿此路而去,今日却说河水无梁可渡,暗含对世事不如人意的感慨。

D. 在风雪中送别友人归去,诗中此处通过实写友人离去的场景,渲染凄伤的氛围,衬托出抒情主人公不能和友人一样回返故乡的自伤自怜之意。

2.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请联系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小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也。矩襁褓而,及长好学,颇爱文藻,有智数。高祖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以母忧去职。及受禅,给事郎,奏舍人事。炀帝即位,营建东都,矩职修府省,九旬而就。时西域诸蕃,多至张掖,与中国交市。帝令矩掌其事。矩知帝方勤远略,诸商胡至者,矩诱令言其国俗山川险易。撰《西域图记》三卷,入朝奏之。帝大悦,赐物五百段,每日引矩至御坐,亲问西方之事。矩盛言胡中多诸宝物,吐谷浑易可并吞。帝由是甘心,将通西域,四夷经略,咸以委之。民部侍郎,未视事,迁黄门侍郎。帝复令矩往张掖,引致西蕃,至者十余国。大业三年,帝有事于恒岳,咸来助祭。帝将巡河右,复令矩往敦煌。矩遣使说高昌王麹伯雅等,啖以厚利,导使入朝。及帝西巡,次燕支山,高昌王等及西蕃胡二十七国,谒于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舞喧噪。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帝见而大悦。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帝谓矩有绥怀之略,位银青光禄大夫。矩素勤谨,未尝忤物,又见天下方乱,恐为身祸,其待遇人,多过其所望,故虽至厮役,皆得其欢心。宇文化及僭帝位,以矩为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封蔡国公,为河北道安抚大使。及宇文氏败,为窦建德所获,以矩隋代旧臣,遇之甚厚。建德败于武牢。群帅未知所属,曹旦长史李公淹、大唐使人魏徵等说旦及齐善行令归顺。旦等从之,乃令矩与徵、公淹领旦及八玺,举山东之地归于大唐。

(选自《隋书·裴矩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

B. 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

C. 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

D. 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孤”,既有幼年丧父的意思,又有父母双亡的意思,文中指父母双亡。

B. “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位宫廷的近侍,官职与“郎中”一致。

C. “河右”,古代泛指黄河以西的地区,相当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一带。

D. “迁”指官职调动,“右迁”表升职,“左迁”表降职,文中“迁”与下文的“转”“进”意思一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裴矩精通西域事务。高祖时,西域各少数民族,多与中原互通商贸,皇帝命令裴矩经营管理四方少数民族的一切事物,裴矩都能出色完成。

B. 裴矩富有智谋。裴矩知道皇帝在谋划西域事务,就诱使来张掖的胡人讲述他们国家的风俗民情、山河地理,并撰写《西域图记》进献给朝廷。

C. 裴矩勤勉谨慎。当时天下正大乱,裴矩怕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便极力善待他人,即使是干杂事的下人,他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

D. 裴矩历仕多朝。隋高祖时他任给事郎,隋炀帝时任黄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宇文化及时被封为蔡国公,后又归顺大唐。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矩遣使说高昌王麹伯雅等,啖以厚利,导使入朝。

(2)及宇文氏败,为窦建德所获,以矩隋代旧臣,遇之甚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小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八创。

轲自知事不,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持千金之资物       币:钱币

B. 使使以大王         闻:让……知道

C. 轲自知事不就         就:成功

D. 秦王复击轲,八创   被:遭受

2.下列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王环柱走。               ②图穷匕首见。

③而乃手共搏之               ④侍医夏无且其所奉药囊提轲。

A.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 嘉为先言于秦王

B. 以其无礼于晋

C.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 使毕使于前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 《战国策》又称《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

C. “则虽欲长侍足下”,足下,对对方的敬称,译为“您”。属于历史词,现已较少使用。这样的词还有“公”“子”“君”等。

D.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临行时祭祖先和路神,是古时常见的一种送行仪式,这里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