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四首》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踢球已经是成为时尚,上海博物馆藏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对抗性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爱好者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传》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的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读《水浒传》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而通过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到,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摘编自刘传录《从〈水浒〉中探秘宋朝清明节的习俗》)

1.下列关于蹴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一大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是上层社会的时尚运动,并有了专门的足球艺人,他们靠踢球来维持生计。

B. 杜甫《清明》诗和陆游《感旧四首》诗,说明唐宋两代都有在清明节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而且这两种习俗在唐朝就较为常见。

C. 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来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坠”,兼顾射门的精准性和控球的灵巧性。

D. “齐云社”是宋代由蹴鞠爱好者成立的民间组织,旨在维护其切身的利益,促进团结互助,同时也负责组织、宣传推广蹴鞠活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宋代常把无馅的食品称作饼,饼的品种繁多,可火烤可蒸煮可油炸,其中炊饼由蒸饼改名而来,是为了避宋仁宗的名讳。

B. 宋朝市民常携带炊饼出游踏青,汴梁城从事炊饼生意的商贩很多,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

C. 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和今天我们吃的馒头有所不同。当时的宋朝太学食堂有例行加餐,冬季供应的就是馒头。

D. 《水浒传》中武氏兄弟关于卖饼的对话,杨万里《食蒸饼作》的诗题和内容,说明烧饼和蒸饼是当时较常见的两种食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明节作为宋朝的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人们通过扫墓等形式祭祀祖先,还开展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寄托美好的愿望。

B. 在清明节,宋朝人举行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而淡化了传统的宗教色彩。

C. 蹴鞠在宋代发展极快,不仅表现在上层流行,皇帝亲自参与,专业蹴鞠艺人出现,还表现在成立了专事蹴鞠活动的组织——“圆社”。

D. 《水浒传》中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图景,展示了宋朝市井生活繁荣、民众安居乐业的太平盛况。

 

1. C 2. D 3. D 【解析】 1.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的能力。考生在完成这类试题时,必须把重点词语放置在具体语境中加以理解,根据上下文语境找寻具体有效信息,加以比较,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蹴鞠这一词语的理解。C项,“白打”不用球门,所以不讲求射门的精准性。故选C项。 2.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D项,武大郎卖的并非烧饼,而是炊饼,和杨万里诗句中的“蒸饼”是同一种食品。故选D项。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无论是从原文还是根据历史常识,《水浒传》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都不足以展示“市井生活繁荣、民众安居乐业的太平盛况”。故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粒种子,融入大地消失不见,看似消失了,却在悄然间孕育更多新生命。

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也需要无数粒这样的种子。

阅读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提取相关信息,依次概括《参考消息》的主要特点,不得出现数字,每个特点不得超过10个字。

《参考消息》是由参考消息报社编辑出版的一份报纸,其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是中文(汉语)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同时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葡萄牙文发稿,提供实时文字新闻、经济信息、新闻图片、图表等,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在它世界各地有一百多个分社,在中国大陆的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有分社,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还设有支社。直属事业单位有瞭望周刊社、经济参考报社、新华每日电讯社、半月谈杂志社和参考消息报社等10多个。现在许多报纸版面达到十多版,甚至几十版,《参考消息》是四开八版日报。它及时选载世界各地通讯社、报刊及因特网等媒体上的最新信息和评论精华,全面报道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体育、文化及对华反应等方面的最新消息。日均发行量400万份以上,它的读者规模近2000万。读者中,男性占73.1%女性占28.7%。它以50亿元的品牌价值居中国报刊第一位。

特点一        特点二        特点三        特点四        特点五        特点六       

 

查看答案

下面一则征文启事的正文部分,其中存在五处语言不得体、语句不通顺等毛病,请找出来在横线上写上序号并加以修改。

①值此新年即将到来之际,②我们欣喜地告诉您:“新世纪中国”网站五周岁了。③为祝贺网站创办五周年,④并配合湖南新世纪出版社即将出版的“著名文化网站丛书”中的《新世纪中国(卷)》,⑤本网将从即日起截至到6月7日开展“‘新世纪中国’与我”征文活动。⑥要求这五年来与网站共同成长的各位网友撰文投稿,⑦并恳切希望您继续得以支持。

特别申明两点:⑧一、由于人手有限,未录用的稿件,概不退还,敬请谅解;⑨二、对采用的稿件,本网站有斧正的权利。

(1)序号:        改为:       

(2)序号:        改为:       

(3)序号:        改为:       

(4)序号:        改为:       

(5)序号:        改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鲸落,是鲸鱼死后尸体沉入海底,并由此形成的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深海海底生物依靠化学能合成和海面降临的物质生存。从海面沉下的食物碎屑是天降甘霖,而偶尔落下的鲸鱼尸体,则是他们在大洋荒漠底部的        。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盛宴一般会持续一年。当这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        离去之后,轮到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食物残渣可以维持它们两年的生存。鲸鱼只剩下骨架时,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会爬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鲸骨体型巨大,富含脂类,分解又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鱼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绿洲”和里面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当然,(① )。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鱼推入了        的境地。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没人确切知道。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找到“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        的是,(②)。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洞天福地    心满意足    风雨飘摇    不容置喙

B. 世外桃源    心满意足    岌岌可危    不容置疑

C. 洞天福地    志得意满    岌岌可危    不容置疑

D. 世外桃源    志得意满    风雨飘摇    不容置喙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鲸落为许许多多的海底栖息生物提供了复杂的生态环境

②如果鲸鱼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B. ①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

②如果鲸落没有了,鲸鱼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C. ①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

②如果鲸鱼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D. ①鲸落为许许多多的海底栖息生物提供了复杂的生态环境

②如果鲸落没有了,鲸鱼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找到“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

B. 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找到“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充分的时间适应。

C. 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

D. 也许鲸鱼的消失不会来得太快,会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找到“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宫中之事都可以咨询郭攸之、费祎、董允然后施行,这样一定可以做到“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巧妙运用互文手法,将主客二人的行为举止表现出来,避免了行文的单调。

(3)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