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8年,四川一小学为全校36个班级各配一把戒尺。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戒尺该不该进课堂?中国教育报微信就此发起投票调查,结果显示,近8000名参与调查的网友中,94%支持戒尺进课堂,41%的网友认为应该增加教师的惩戒权,以便“给老师充分的权力管教学生”。53%的网友支持对教师惩戒权加以规范,“把惩戒范围、标准量化,让老师更敢管”。当然,还有5%的网友对“戒尺进课堂”持质疑态度,认为动用戒尺是对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的纠偏,但“如果惩戒流于形式,结果可能是‘兴一时’‘败一时’”。
针对我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出现的“戒尺走进课堂”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下面是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国人抒写的两副挽联中的短语,请把这些短语重新组合成两副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挽联,其中一副对联的上联已经给出。(不得遗漏短语)
难报恩来 生为国家 耿耿忠心昭日月 何堪魂去 千秋青史
功同五岳 寸草春晖 德同湖海 洋洋正气结丰碑 死为人民
(1)上联:千秋青史 何堪魂去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明节快到了,家在外地的鲁班扬必须随父母回老家祭祖。下面是鲁班扬写给老师的请假条,请指出其中5处不恰当的地方并修改。
请假条
尊敬的王老师:
清明节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为继承传统,祭祀先人,令尊决定带家人回乡下老家扫墓。特向您请假,恳请老师批准。
敬礼!
请假人:鲁班扬
2018年4月2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就是在这一天,我在梦中迈开步子走向故乡张村,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初夏时分在村子里闲逛,逮一种叫“苞米虫”的昆虫,用秸秆插进它肩胛骨的位置,就得到了一只生物电扇。小伙伴们会 地用它吹去额头上的汗珠。跑去菜园看浇水,抽水机嗡嗡作响,清冽的地下水便喷涌而出,不疾不徐地跳过垄沟。正式的夏天是从吃豆角的那天开始的。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吃得 。盛夏,烈日当空,( )。秋天,它们悄悄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白菜长成比较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梦醒了,可梦境的一切仍 ,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黑胶皮水管中流淌的汩汩歌声, 。有着三百年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B. 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C. 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D. 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
B. 西红柿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C. 西红柿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D. 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胜其烦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B. 不厌其烦 大快朵颐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C. 不厌其烦 津津有味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
D. 不胜其烦 大快朵颐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主人公充满愤怒地批判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感情经常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描写箫声感染力强,触动了蛟龙和寡妇。
(3)庄子在《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白帝①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 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C. 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D. 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2.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