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三位母亲,她们都有两...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三位母亲,她们都有两个孩子,只有一个苹果。第一位母亲用孔融让梨的办法,让小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二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完成规定的任务,谁完成快谁得到苹果,结果大儿子得到了苹果。第三位母亲干脆把苹果平分,两个孩子是一样的。

你觉得哪一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最合理,对孩子的成长意义最大?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比较上述三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阐述你的见解和理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木竞则直,人竞则立 三位母亲,两个孩子,一个苹果,却有着迥乎不同的结果.无论是手足礼让,兼顾均分,还是角逐竞得,背后都是母亲的一番拳拳之心.笔者却认为,正如虫豸挣脱茧的束缚后化为一抹斑斓的蝶影,让孩子在竞争中品尝胜果,才是最好的选择. 竞争方能拥有自强不息的心态,恰如鹰能声击长空,是因为它有一颗翱翔蓝天的雄心和一份不屈不饶的执着.曾记否,被喻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牢记父亲“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让自己落在别人后面”的家训,培养了“永争第一”的自强之心,在大大小小的竞争中,力争头筹,终而成就英国史册上的一段传奇.前路坎坷,人生漫漫,孩子唯有在竞争中培育自强心态,遂能不畏艰险,昂首自信,一路逐阳. 竞争方能挥洒出精彩的人生,正如蜗牛能登顶塔巅,是因为它有一颗进取向上的耐心和一种负重前行的执拗.不久前,“根本不被世界看好”特朗普--两年前世人还没听过的名字--居然在与国务卿希拉里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逆袭成功登上美国第45届总统的宝座.他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用“重塑美国梦”的豪言壮语戳中选民的痛点,就是用“我们欠她(希拉里)一个感谢一枚勋章”慷慨大度击中对手的泪点.这个房产大佬、娱乐大亨、“真人秀”节目主持,这个从政经验是白纸一张的人,也顺利拉开了他在白纸上描绘精彩人生的序幕.特朗普身后是一个难以团结一致的美国和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一个保守的甚至有点粗俗的房地产商人,能否治理好这个国家,能否融洽这个世界,竞争的考题又重新摆在眼前.在竞争中品味了苹果的香甜,也会赢得竞争的快乐,乐于竞争,争出无悔的前路,争出辉煌的成功. 竞争方能傲立于人才辈出的世流之中.近来,让孩子在雪地裸跑的虎妈鹰爸式教育引来网友议论纷纷.这种残酷的精英教育做法虽过于极端,但其中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育值得借鉴.当今社会高手云集,竞争如此激烈,第二位母亲的做法,让孩子明白竞争是人生的常态,孩子方能积极进取,立足于这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时代,方能在百舸争流的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 孔融让梨虽能培养孩子谦让的品格,但会让小儿子不劳而获;平均分配虽然满足了两个儿子,但也打消了孩子的竞争积极性,容易养尊处优坐享其成.通过比赛得到苹果,让孩子用自己的双手争取自己的未来,不失为最佳做法. 纵观古今,每一份成功不可能是别人谦让给予,更不可能是均分所得,其背后都是竞争拼博的汗水.愿做父母的能如第二位母亲一样,注重竞争,让孩子勇敢地乘着人生的小船,乘风破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首先分析所给的材料,然后再选择最佳立意。。材料中三个母亲不同的分苹果的方式,其实体现的是不同的教育理念。第一位母亲崇尚“孔融让梨”,教育孩子懂得谦让;第二位母亲崇尚竞争,教育孩子要想得到最好的就要争取做到最好;第三位母亲崇尚公平,教育孩子做事要公平,分配要平均。应该说三位母亲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三种教育理念也有各自的弊端:第一位母亲的孩子也许过于讲究谦让而缺乏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勇气,或者学会用假意的谦让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学会说谎;第二位母亲的孩子明白了竞争的重要性,也许过于争强好胜,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不择手段;第三位母亲的孩子也许习惯了公平,将来接受不了社会生存中的优胜劣汰。因此,三种教育理念各有利弊,题目所说“你觉得哪一位母亲分苹果的方法最合理,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最大”,这就要求考生论述时要有明确的观点,认同其中一种教育理念,突出其优点,并比较其它两种的弊端,以阐述对孩子成长的积极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京东机器人智能配送货品工作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又到毕业季,高校校长们的毕业寄语再度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新媒体时代,一篇精彩的校长毕业寄语往往能够迅速传播,其影响力往往很大。只要毕业寄语别具一格,校长就一定能够走红,每一个学生也一定能够从中感受到对社会、未来的使命感。

①校长精彩的毕业寄语不一定能迅速传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1.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B. 初露锋芒    一日干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C. 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D. 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写在滕王阁上远眺,所见到的关于落霞与秋水的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对自己的过去做了反思,对将来也进行了安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但丁的名言。庄子在《逍遥游》中表达这种类似境界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③急烹:《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走水 路,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 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C. 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D. 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 “有日”“江阔”“浪生”的景象,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2.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