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违背诺言
[美]劳莱恩•格雷戈伊
我们走在林荫道上,看见一家体育用品商店挂着“停业大减价”的招牌。“哎!快教我几招自我控制的妙法!”我想停下来,进去看看,便急忙对丈夫说道。
“没有我们需要的东西,”他说,“这里都是些价高质次的东西。不然的话,他们也就不会走到停业关门这一步。”
“可它们是体育用品。”我想哄他几句,“或许还可以为我们的孙儿孙女们买几样便宜的东西呢。况且,你也喜欢小渔船和钓具。你那张‘梦之舟’在浴室的镜子上都已经贴了好几年了,我想你也该进去找一找。”
“你疯了吗?”他说,“我想要的船可是超一流的,超一流的,知道吗?要是我攒够了6000美元,我就马上从厂家直接定做,而且还要银色的。这种快倒闭的商店肯定不会有我的‘梦之舟’。而且我也不愿意与这群见到便宜货就疯狂的傻瓜们挤来挤去。”
“你这人简直不通人情,令人讨厌!”我反驳道,“我恰恰喜欢人多的地方。我保证不买任何东西,只是在商店里四处逛一逛。你就在这里喝点咖啡吧,半个小时之后,我回来找你。”
“老太婆,无法守信就不要许诺。”他说,“我知道你又要去那里买一些无用的破烂货回去。你是向来如此。”
他的这句话令我气愤至极。我自信是一个明智的消费者。“老家伙,我要让你看看。”我决定不再买任何便宜的东西,不管是什么。哈!我才不会给这个自作聪明的“万事通先生”幸灾乐祸的机会呢!
我调整了一下情绪,走进拥挤的商店。走廊上,曲棍球器械、篮球、高尔夫球棒、健身器械、钓鱼器具、各种儿童玩具上,到处都挂着一张张大大的标牌:关门大减价——最多打2折,决不还价!
我在人流中东躲西闪,享受着减价大甩卖所带来的兴奋。
突然,我发现商店后面陈列着一只与我丈夫图画上完全一样的、银光闪闪的独木舟,上面的救生衣、船桨和钓鱼器具一应俱全。我紧张得喘不过气来,眨了眨眼睛,再定神一看。是的,它还在那里。一条超一流的独木舟!我拨开人群,拼命往前挤,结果跌入独木舟中,便顺势坐在里面,急切地寻找上面的价格标签。
找到了!标签上制造厂家的含税建议价6750美元上打了一个“×”,旁边手写了一个750美元。肯定是搞错了,减了6000美元?我得找售货员问问。
我看到了一个佩戴“我是马修”证牌的年轻伙计。我冲上去抓住他的袖子。“请问这个独木舟是不是有毛病?为什么只要750美元?”
“噢,没有什么毛病,只是我们要停业了。我去查一下。”
几分钟后,他回来了。“夫人,很抱歉!有人将标签搞错了。它的整套价格是4750美元。按常规这条船要值8000多美元,因此,现在这个价仍然是物有所值。”我的眼里噙满了泪花。“噢,是的。”我满怀忧伤。“当然,刚才那个价格太诱人了。它与我丈夫梦寐以求的独木舟完全一样。星期五是我丈夫的62岁生日。由于健康原因,他不得不早早地退休了。光靠养老金生活,日子本来就艰难了。但是,这个固执的老家伙却要每个星期攒上10美元,想买一只这样的独木舟。他经常说,他要在退休后驾着一只独木舟去钓鱼,聊以安享晚年。”说着说着,我的声音渐渐软弱无力,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当我走出大门,马修追了上来。“夫人,你有750美元另加25美元运费,再交一点附加税吗?”“有的,有的。可我就这么多了。”我气喘吁吁地答道。此时此刻,我马上想到了自己为做白内障手术还攒了一点钱。
“那么,就这样吧,他可以得到这只独木舟了。另外,我们还将送上一只前桨,作为他的生日礼物。”
我忍不住哭了。我的一双老手在不停地颤抖着,在支票上签字时,我的两眼已经是一片模糊了。马修也同样哽咽了。
“夫人,有件事我必须告诉你,这家店是我祖父开的,他经营这家店已经超过三十年了。他总是答应哪一天要退休。他说,他要退下来放松放松,还要出去放舟垂钓。所以,去年他为自己定做这只独木舟。然而,他却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去用它。”
说着,马修更是泣不成声了。“我的祖父死了,死得很突然,就在上个星期,他才68岁。我想,如果你丈夫得到这只独木舟,想必祖父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安慰。不过,你必须保证你的丈夫要经常使用它,能保证吗?”
“我保证。”说完,我急忙离开了商店,去寻找我那可爱又可气的丈夫。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你疯了吗?”“你这人简直不通人情,令人讨厌!”等对话生动地塑造了人物形象,揭示了夫妻间的矛盾,表现了他们性格上的尖锐对立。
B. 小说写商店里拥挤的人流,走廊上的曲棍球器械、篮球、高尔夫球棒、健身器械、钓鱼器具等,为下文写发现独木舟后的惊喜之情作了铺垫。
C. 小说中写“我”签完字后马修的哽咽,是来衬托“我”的“哭”,表明马修一方面同情“我”的家境,一方面也为“我”对丈夫的一片深情所感动。
D. 小说的结尾句“我急忙离开了商店,去寻找我那可爱又可气的丈夫”很有意味,既有违背诺言后的惴惴不安,也有买到独木舟后的欣喜。
2.小说中的“我”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多次写到“独木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②一是疑问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成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成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題的前提,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提出的问题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
③二是对比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成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其实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例如对比东晋的郭象、支遺与林希逸对《庄子·逍遥游》中“遥”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支逅的解释比較接近庄子的本意,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深受魏晋玄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一般来说,在阅读这类经典性的古籍时研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本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同时进行细读以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題,提出问题。
④三是联想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国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一个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读书时不仅会常常想到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还会常常想到自己目前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经常进行这种联想式的读,就会有效地训练自己眼光的敏锐性与思维的鲜活性,从而提高自身的思坪能力尽管联想式的阅读不大可能彻底改変一个人的先天因素,但人们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先天能为。
⑤在人的一生中,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人们需要弄清哪些领域需要研究型读,哪些领域又需要知识型阅读,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摘编自左东岭《从知识型阅读到研究型阅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会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
B. 人们只有精选阅读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说法加以记忆,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知识。
C. 研究型阅读中,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对阅读对象持怀疑态度,具备质疑的眼光。
D. 研究型阅读不用归纳知识点,它关注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点与异同,目的性较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为引导人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着重论述了研究型阅读的三种主要方式。
B. 文章以郭象等人对“道遥”的解释为例,旨在证明学术观点易受时代思潮影响。
C. 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突出了研究型阅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D. 文章在论述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差别的基础上,强调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出问题对学术研究非常重要,它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一个人一且有了质疑能力就能在学术上取得进展。
B. 一个人经常性地进行联想式阅读训练,会有效训练自己眼光的敏锐性与思维的鲜活性,因而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C. 研究者在阅读经典性古籍时,往往会选择几种权威注本,同时进行细读对比,一定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D. 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二者缺一不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人生生涯发展指导。
②无论你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生,人生生涯规划应该是第一门课,也是最后一门课。
③中学生人生规划需要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
④做好当下便是对未来最大的负责。
⑤兴趣是人生规划的起点,但并非终点。
⑥让青年在实践的熔炉中百炼成钢。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从“我看生涯规划”或“我的生涯规划”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在下列语段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________写出浓浓春意,②_______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⑤__________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心有高标,方可致远。”文物保护也好,文化建设也好,最需冷静审慎,长远考虑,最忌大干快上、好大喜功、拍脑门决策。盲目地傍剧扬名,这只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文化政绩冲动的一个小缩影。从像孙悟空、西门庆这样虚构的小说人物被过度利用,到以“最大炒饭”“最大月饼”等世界吉尼斯纪录为噱头拉升城市关注,浮躁、庸俗、功利、短视等问题把文化政绩的泡沫越吹越大。( )。倘若假古迹遍布中华各地,俗文化充斥时代心灵,我们所期待的文化振兴岂不成了 ?
今天,我们无比渴求得到更多历史文化的滋润,也往往受困于浮躁庸俗 的烦恼。越是这样,我们越要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越要懂得尊重文化规律、引领世道人心的重要性。戒骄戒躁,有所为有所不为,珍惜用好 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存,我们才能告别文化干涸、精神粗鄙、品位低劣的洼地,站在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的高地上。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望梅止渴 有隙可乘 世代相传 相反相成
B. 望梅止渴 乘虚而入 薪火相传 相反相成
C. 海市蜃楼 有隙可乘 薪火相传 相得益彰
D. 海市蜃楼 乘虚而入 世代相传 相得益彰
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急躁、庸俗、功利、短视等问题让文化政绩的泡沫越吹越大
B. 浮躁、庸俗、功利、短视等问题让文化政绩的泡沫越吹越大
C. 浮躁、庸俗、功利、短视等问题被文化政绩的泡沫越吹越大
D. 急躁、庸俗、功利、短视等问题被文化政绩的泡沫越吹越大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许多古建筑记录着城市变迁和文明历史,无情的推土机把它们摧毁了。
B. 无情的推土机把许多真正记录着城市变迁和文明历史的古建筑摧毁了。
C. 许多真正记录着城市变迁和文明历史的古建筑,却被摧毁在无情的推土机下。
D. 无情的推土机摧毁了许多真正记录着城市变迁和文明历史的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