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引用“文人之笔、劝善惩恶”鼓励文艺工作者用文艺温暖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惩恶扬善”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优秀传统,请从《边城》《红楼梦》《呐喊》中任选一部或一篇,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该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惩恶”或“扬善”的意图。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具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老梁的儿子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难题,想请老战友老邓帮忙,给儿子指点开导,于是给朋友发了一条微信,但有五处用词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老邓,久仰了,令侄工作中遇到了难题,有事不解,想到你的寒舍拜访,今晚务必在家等候,恳请你抛砖引玉,不胜感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利用疫苗抗癌是医学家们 想实现的目标之一。欧美的医学家们正在就几种可能的抗癌疫苗进行试验。英国研究人员新研制的疫苗是利用生命的基本遗传物质DNA来制备具有人格化的疫苗,他们的试验真可谓 。该研究所人员罗伯特·霍金斯博士说,他们的试验标志着利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治疗淋巴癌,同时也是一种 的基因疗法的形式。肿瘤是由分裂后失去控制的人体细胞形成的,但是从遗传学上来讲,这种细胞又是人体的一部分,因此免疫系统不会把它们当作外来敌人加以攻击。( ),或者至少是阻止肿瘤繁殖。由于这种疫苗能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因而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副作用。但是,科学家们担心早先对其他抗癌疫苗进行的试验表明,免疫系统有可能 ,杀伤健康细胞。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迫不及待 空前绝后 行之有效 反戈一击
B. 急于求成 空前未有 立竿见影 反咬一口
C. 急于求成 空前未有 立竿见影 反咬一口
D. 迫不及待 空前未有 行之有效 反戈一击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这种疫苗能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因而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B. 由于这种疫苗能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因而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副作用
C. 之所以这种疫苗能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是因为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D. 之所以这种疫苗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副作用,是因为利用了病人自身免疫系统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研制的这种疫苗能诱导人体免疫系统去攻击肿瘤
B. 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研制的这种疫苗能诱导人体肿瘤被免疫系统攻击
C. 研究人员希望他们能诱导这种研制的疫苗去攻击人体免疫系统肿瘤
D. 研究人员希望人体免疫系统肿瘤被他们研制的这种疫苗诱导并攻击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写到他备尝艰难之苦,国难家愁,白发日多,因而感伤“ ____________”,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故而吟叹“_____________”。
(2)当人们漫步秦淮河畔的乌衣巷中,除了会想起“乌衣巷口夕阳斜”,还会在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想起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寄奴。
(3)《曹刿论战》中鲁庄公认为凭借他把衣食这类东西分给别人就可以一战,曹刿却反驳鲁庄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①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②,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③。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①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他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②甚:为什么。云山:田园。③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抵死:终究,毕竟。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
B. 词的上片末尾三句运用比喻的手法,以惊弦、骇浪比喻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起的现实环境。
C. 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和规划。
D. 词中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将猿鹤人格化代为抒发情志,妙趣横生。
2.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壁字季章。父焘,典国史。壁少英悟,日诵万余言,属辞精博。孝宗尝问焘:“卿诸子孰可用?”焘以壁对。召试,为正字。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大臣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壁论待敌先发,然后应之。侂胄意不怿。壁度力不能回,乃入奏:“自秦桧首倡和议,使父兄百世之仇不复开于臣子之口。愚以为宜亟贬秦桧,示天下以仇耻必复之志,则君臣上下奋励振作,拯溃民于残虐,湔祖宗之宿愤。在今日举而措之,无难矣。”疏奏,秦桧坐追王爵。议者谓壁言虽公,特以迎合侂胄用兵之私而已。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丘①以闻,壁贻书,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金帅报书以用兵首谋指侂胄,侂胄大恚,不复以和为意。壁言:“苟利社稷,固难执一。”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 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后侂胄被诛,御史叶时论壁反复诡谲,削三秩,谪居抚州。越四年,复除知遂宁府,未至,而溃兵张福入益昌,戕王人,至遂宁,壁传檄谕之,福等读檄泣下,约解甲降。会官军至挑贼,贼忿,尽燔其城。顾府治曰:“李公旦夕来居,此其勿毁。”壁驰书大将张威,使调兵士来战。威夜遣人叩门,言曰:“贼垒坚不可破,将选死士,梯而登,以火攻之。”壁曰:“审尔,必多杀士卒,盍先断贼汲路与粮道,使不得食,即自禽矣。”以长围法授之,威用其谋,贼遂平。壁嘉定十五年六月卒,谥文懿。壁嗜学如饥渴,群经百氏搜抉靡遗,于典章制度尤综练。为文隽逸,所著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尘录》三卷等。
(选自《宋史•李壁传》,有删改)
①丘,人名,指丘宗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
B. 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
C. 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
D. 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可以是君对臣的称谓或夫妻、朋友间的爱称。
B. 爵是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C. 秩,指官吏的俸禄,也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削三秩”指李壁被贬官三级。
D. 嘉定,孝宗都是年号,是古代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壁聪颖好学,著作颇丰。他年轻时每天诵读一万多字,所写的文章精当广博;求学如饥似渴,涉猎广泛,撰有多部著作。
B. 李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他先是反对韩侂胄草率用兵,后因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局面,又建议贬斥秦桧以振奋人心。
C. 李壁勇于担当,不怕担责。他和韩侂胄共同执掌朝政,韩侂胄执意用兵,他不顾他人劝阻,与韩侂胄一起出兵,兵败后被贬居抚州。
D. 李壁精于谋略,平定贼兵。平定贼兵的过程中,他调兵遣将,反对火攻,建议采取断汲路与粮道的长围之法,最后贼兵被平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丘以闻,壁贻书,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
(2)审尔,必多杀士卒,盍先断贼汲路与粮道,使不得食,即自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