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③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
④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鲍照)
⑤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
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叫国强。(梁启超)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整本书阅读。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日: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克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1)文中对玄德说话的人是谁?从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文中说话人为玄德制定了什么战略?这一战略是在什么中提出来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追求视觉感官的满足,理性消费转变为感性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转变为情绪满足消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实体书店一味地 ,终将被社会的这个趋势浪潮所淘汰,因此实体书店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困境。
迄今为止,各个社会学界的很多学者都对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方法策略和改革方向。很多实体书店也 积极转型,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 )。但是实体书店一味地追求商业利润,一味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就容易出现实体书店“忘本”的情况,实体书店的社会责任也在逐渐淡化,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扭曲的书店经营业态。
当今许多实体书店为了转嫁单一地销售图书难以维持生计的危机,在销售产品中引入了各种文创产品,文创产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走进实体店,本是 ,但是有的实体书店却 ,在书店内卖起了衣服、帽子、包包等产品,有的实体书店还利用新媒体进行恶性营销,这显然是淡化实体书店社会责任的行为,在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是不可取的,实体书店作为社会的一种文化场所,应该有所坚守。
1.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迄今为止,社会各个学界的很多学者都对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指明和提出了各自的方法策略和改革方向。
B. 迄今为止,社会各个学界的很多学者都对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提出和指明了各自的方法策略和改革方向。
C. 迄今为止,各个社会学界的很多学者都对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指明和提出了各自的方法策略和改革方向。
D. 迄今为止,各个社会学界的很多学者都对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提出和指明了各自的方法策略和改革方向。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设微信公众号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且进行受众细分
B.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且开设微信公众号进行受众细分
C. 开设微信公众号进行受众细分等,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D. 并且进行受众细分开设微信公众号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故步自封 处心积虑 无可非议 随心所欲
B. 孤芳自赏 处心积虑 无可厚非 无所不为
C. 故步自封 绞尽脑汁 无可厚非 随心所欲
D. 孤芳自赏 绞尽脑汁 无可非议 无所不为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概述诸葛亮生业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揭示全文主旨的两句是_______ ,__________
(3)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训今。苏洵《六国论》中“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用六国破灭的救训讽刺北宋贿辽。
(4)《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________ ,_________ ?
(5)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表达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越王楼歌
杜甫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注:①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越王楼高大宏伟的气势,上承诗歌题目,下启对越王楼的描绘。
B. 诗的第二句明晓通畅,用平实的语言交代了越王楼的建筑年代和兴建之人。
C. 越王楼在绵州城的西北方拔地而起,诗中一个“起” 字写出了越王楼的不凡气势。
D. 越王楼下临江水,地处险要的位置,与“槛外长江空自流”的滕王阁有相似之处。
2.本诗的二三联写景巧妙,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治律令,为鲁狱史。积功劳,稍迁至延尉右监。坐法失官,归为州从事。武帝末,诏其治巫蛊郡邸狱。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吉见而怜之。吉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置闲燥处。后元二年,武帝疾,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诏狱系者,亡轻重一切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日天使之也因赦天下。
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及霍氏诛,上躬亲政,省尚书事。是时,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章下掖庭令考问,則辞引使者丙吉知状。掖庭令将则诣御史府以视吉。吉识,谓则日:“汝尝坐养皇曾孙不谨督笞,汝安得有功?独渭城胡组、淮阳郭徵卿有恩耳。”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上大贤之,封吉为博阳侯,邑千三百户。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
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上宽大,好礼让。椽史有罪减,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
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椽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 ”椽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日:“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连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当此,是以问之。”椽吏乃服,以吉知大体。五凤三年春,吉病笃。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丙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 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 日天使之也/因赦天下
B. 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日/天使之也因赦天下
C. 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日天使之也/因赦天下
D. 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那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日/天使之也/因赦天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巫蛊,指民俗中信奉借助超人的神秘力量对人、事施以控制影响的方术。巫蛊之术从秦汉时期就有,且汉代和唐代的法律都明令禁止。
B. 太傅,官名。始于西周,朝廷的辅佐大臣、皇帝的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位列三公之。
C. 笞,指中国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是对犯有较重过错的人使用的惩罚手段。
D. 阴阳,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面又相联系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丙吉冒险营教皇曾孙。丙吉闭门拒绝郭穰与使者进入郡邸狱,救下了年幼的皇曾孙,却遭到郭穰的弹劾。
B. 丙吉匿功不言受封赏。宣帝即位后,丙吉闭口不提以前对宣帝有恩惠。宣帝知道真相后封丙吉为博阳候。
C. 丙吉对属下宽宏大量。丙吉的掾史有罪过或不称职,丙吉就给他休长假或离开职位,没有对其查证追究。
D. 丙吉对百姓漠不关心。丙吉外出,清理道路时恰逢一群人斗殴,死伤的人横卧在道路上,丙吉经过却不闻不问。
4.把下而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3)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
(4)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