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中,华老栓眼里的观刑者时而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眼里闪出攫取的光,时而像鸭,被无形的手捏住,向上提着。这两种联想表明鲁迅对于“庸众”有什么样的认识?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煮酒论英雄”情节中主要是刻画了哪两个人?当时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的?
“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个三国人物之死?死时的长叹显示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隆中对”预言了后来的三国鼎立的格局,请简要介绍一下其内容。
下列对《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鲁迅先生把旧中国比作 “铁屋子” ,把反动统治者比作 “熟睡的人们” ,把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到处境的险恶比作 “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
B.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有才气和狂气,他具有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态度,洞察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充满理想和信念,具有毫不妥协的反抗封建社会的可贵精神。
C. 在《明天》中,鲁迅多次把单四嫂子称为 “粗笨” 的女人,意在表达:在辛亥革命这个狂风大沙的时代,唯有 “粗笨” ,才能生存下来,才能从荒漠中突围而出,找到新的道路。
D. 《风波》中的九斤老太固守旧制度、旧习惯,对现实非常不满,她的口头禅是 “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这表明她与赵七爷一样,是维护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
E. 《社戏》描写了淳厚的民风,演社戏看社戏的习俗风情都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双喜热情、机灵、直率;阿发无私、能干;六一公公纯朴、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