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圬者王承福传 韩 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圬者王承福传

韩 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其亦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听其言,而尽            约:约束

B. 有功,取其直        诚:确实

C. 抑丰有时                悴:衰弱不振

D. 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    亡道:无道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承福是一个自食其力、乐于助人的人。务工吃住在雇主家,他必以劳动所得偿还,还常常资助路上弱者。

B. 王承福懂得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一方面认为人的生活需求很多;另一方面认为大家应各尽所能,互通有无地生活。

C. 王承福一直都是在富贵人家干活,见证了许多富贵人家由盛而衰的变化,借此劝告人们不可“食焉怠其事”。

D. 本文先叙事后议论,简于叙事,重在议论。表面上是传记体,实际上是一篇借传记展开议论的杂文。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2)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4)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归有光《项脊轩志》)

(5)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某于禁卒。(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4.作者对王承福的哪些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请简要概括。

 

1. A 2. C 3. (1)考察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来归还给主人。 (2)不过我还要批评他,认为他替自己打算计较得太多,为别人打算计较得太少,难道是学“杨朱之道”吗? (3)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赶路,只因刘氏的疾病日重一日(一天天沉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不被允许)。 (4)我因久卧病榻,心情无聊,于是叫人再次整修这间南阁子,式样(规制、格局)与以前稍有不同。 (5)听说左公遭受了炮烙之刑,不久(早晚)将死去,(史可法)拿着五十两白银,哭着与狱卒商量。 4. ①量力而行;②忠于职守;③自食其力;④知足常乐。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约:简要。故本题选A项。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王承福一直都是在富贵人家干活”与原文不符。所以选C项。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视”:“考察”;“上下”:“增减”;“佣”:“佣金,工钱”;“偿”:“归还”。第二句关键点:“讥”:“批评”;“自为”:“替自己”;“其……邪”:“难道……吗”。第三句关键点:“奔驰”:“赶路”;“日笃”:“一天天病重”;“苟顺”:“姑且迁就”;“告诉不许”:“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不被允许)”。第四句关键点:“复葺”:“再次整修”;“制”:“式样、规制、格局”;“异于前”:“跟以前不同”。第五句关键点:“被”:“遭受”;“金”:“白银”;“涕泣”:“哭着”;“某于禁卒”:“与狱卒商量”。 4.试题分析:题干是“作者对王承福的哪些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请简要概括。”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句意意思。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根据题要求,回归文章,找准答题区域,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解答本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依据文意,“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其亦宜也。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即可得出答案:①各人尽自己的能力以便共同生存;虽然劳累却无愧于心,内心安逸;③劳心的事难度太大且有危险。一、二两点可以照抄原文,第三点只要点到难度大或有危险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必修五》课文与《必修五读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主人公是一对热恋的青年,他们互相倾慕,忠于自己的爱情,忠于自己的誓言,但在当时的家族世仇和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的阻碍下,最后只落得双双殉情的悲剧结局。

B. 《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受母亲召唤,在去见王后时看到毫无防备的国王,觉得这是个刺杀国王的好时机,他抓住这次机会,一剑将其刺死。

C. 《阿Q正传》中,革命的谣言传到了村子里,阿Q觉得革命党一定会来找他,他做着抢到好多东西的美梦睡过去了。第二天起来,到了尼姑庵去革命,才知道假洋鬼子已经来过了,把像样的东西 “革命” 去了,这让他很失望。

D. 《人生三境》中,作者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出发,谈他对 “顺境” 、 “逆境” 、 “俗境” 的认识态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列作其            次:位次

B. 绣闼,俯雕甍        披:推开

C. 恨不疏林            倩:请,央求

D. 诸父异爨            迨:等到

 

查看答案

开学以来,因语文老师的悉心帮助,许同学作文进步明显。她想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情,下列各句中不适合采用的一句是

A. 三尺讲台,两袖清风。    B. 春风化雨,诲人不倦。

C. 喜捧丹心培后裕,愿遣朱墨画春山。    D. 授业解惑声声慢,析理传道步步高。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斑马与老虎的斑纹相近——                                             ,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

①这种现象在昆虫世界里更为普遍

②不知道谁抄袭谁

③昆虫身怀非凡的拟态本领

④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

⑤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一致

⑥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

A. ①⑤②③④⑥    B. ①⑤②③⑥④    C. ②⑤①③④⑥    D. ⑤②①③⑥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公布,我国使用自主芯片制造的 “神威·太湖之光” 不仅登上了榜首,而且 “超算” 上榜总数也首次名列第一。

B. 瑞士就给全体国民普发奖励工资的提案进行全民公投,76.9%的国民投了反对票,这一结果引起了各国人民的思考。

C. 一味使用别人的话语体系解释自己,结果往往自我曲解,能否说好故事,让别人理解自己,关键在于找到适合的话语体系。

D. 承载着无数人童年记忆的蓝精灵再度成为热点,影片《失落的村庄》将以全新的动画形式,讲述可爱的蓝精灵与邪恶的格格巫斗智斗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