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以 “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以 “___________” 来描写秋日的山光水色。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特征鲜明。

(2)《逍遥游》中蜩与学鸠笑大鹏,“_____”用问句表达;斥鷃笑大鹏,“_____”也用问句表达。

(3)《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两句表明生命短暂要顺从自然的人生态度。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而)彼且奚适也 寓形宇内复几时 何不委心任去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潦”“凝”“暮”“奚”“适”“寓”“宇”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

B.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

C.“多病故人疏”写得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

D.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看破红尘以后愿意以白衣终老此生的坦然心情。

(2)这首诗是在诗人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3)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

 

查看答案

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2)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间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

铭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选自《柳子厚墓志铭》)

1.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游:游玩,游览。

B. 率常屈其座人     屈:使折服

C. 自肆于山水间     肆:放任,纵情。

D. 子本相侔       侔:等同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间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白肆于山水间/

B.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间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C.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间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D.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间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白肆于山水间/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子厚,柳宗元的字。作墓志铭例当称死者官衔,因韩愈和柳宗元是笃交,故称字。讳,名。生者称名,死者称讳。

B. 皇考,古时在位皇帝对先皇的尊称,后引申为对先祖的尊称,在本文中指先父。旧称已死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

C. 博学宏词: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为制科之一种。始于唐,是为了解决科举出身后等待人仕所产生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之一。

D. 葬:指安葬,安葬要进行葬礼。我国古代有五种礼制,包括凶礼、吉礼、军礼、宾礼、嘉礼;葬礼属于凶礼;婚礼属于吉礼。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刻石置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本文叙述死者的姓氏、爵里、世系和生平事迹,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颂赞。

B. 柳宗元被贬柳州,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

C. 柳宗元俊才绝伦,名声早振时,达官贵人都争着和他交往,一旦被贬,人们避之唯恐不及,作者对此表达了深沉的愤慨。

D. 作者在文章里浸透和倾注了丰沛的情感,也融入了对柳宗元做人与做文、做人与做官的评价。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或文言句式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腹犹果然  (果然:食饱的样子,古今异义。)

云无心出岫  (以,表并列的连词)

B. 雄州列,俊采驰。(雾、星都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谨拜表以 (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C. 农人告余以春及 (状语后置)

童子何知    (宾语前置)

D. 此小大之辩也 (判断句)

遂见用于小邑  (被动句)

 

查看答案

对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王勃的《滕王阁序》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文章。

B.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王勃《滕王阁序》)。“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

C.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望,阴历每月十五。用“晦朔”代指一个月的时间。

D.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左传》记载,晋国大夫魏武子的儿子魏颗,没有按照父亲的安排把父亲的爱妾殉葬给他,而是把她嫁出去了。后来,魏颗同秦将杜回作战,一个老人结草绊倒杜回,魏颗得以生擒之。后世用结草代指报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