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从下面两幅插图中选择一幅,简述所选插图表现的故事情节。要求:写出关键人物、关键...

请从下面两幅插图中选择一幅,简述所选插图表现的故事情节。要求:写出关键人物、关键事件。 

插图一(《红楼梦》)               插图二(《阿Q正传》)

 

插图一 示例:刘姥姥带着外孙板儿第一次进贾府,来“打秋风”。周瑞家的带二人入府见凤姐,凤姐华服端坐,接见二人。刘姥姥向凤姐诉说生活困难,凤姐开始说“大有大的难处”,但后来还是接济了她。 插图二 示例:某日,阿Q因自己捉虱子不如王胡捉得多,不由发怒与其撕打,反被王胡一把抓住,扭住了辫子。阿Q以“君子动口不动手”告饶,王胡不理,拉着他往墙上连撞了几下头,满意而去。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此类题目除了熟记名著的内容,还要会欣赏评价名著的内容,尤其是主要的人物和情节。本题要求根据下面插图内容简述所选插图表现的故事情节。要求写出关键人物、关键事件。本题比较简单,首先要抓住插图中的主要人物,然后结合画面中语句的提醒,复述故事大意即可。如第一幅是《红楼梦》中插图,根据画面中的“大有大的难处”这句提示语可知,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中的内容。再根据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可知是刘姥姥带着外孙板儿第一次进贾府,周瑞家的带二人入府见凤姐,刘姥姥向凤姐诉说生活困难,凤姐开始说“大有大的难处”,但后来还是接济了她。第二幅是《阿Q正传》中的插图,根据阿Q“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语言可知,是阿Q因自己捉虱子不如王胡捉得多,不由发怒与其撕打,反被王胡一把抓住,扭住了辫子。阿Q以“君子动口不动手”告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典名著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个性相异却又相映生辉,丰富了读者的审美感受。下列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乡》中,成年闰土苍老麻木,不再善良淳朴;杨二嫂刻薄自私,爱占小便宜。二人性格不同,却同样贫穷、痛苦,反映了旧中国农村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

B. 《药》中,康大叔凶残贪婪,杀害革命者,又以救人者自居;华老栓懦弱善良,同情革命者,又被迫买“药”治病。二者对比,突出了封建势力的强大与顽固。

C. 《红楼梦》中,晴雯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人人称赞;袭人性情急躁直率,待人爱憎分明,受人怨谤。二人性格迥异,却都走向悲剧结局,令人唏嘘。

D. 《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外表丑陋,却内心善良,爱得纯洁;副主教表面庄重虔诚,却内心邪恶,“爱”得贪婪。极端的美丑对照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劝学》,战国末期荀况所作。此文善于取譬,层层设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方法等,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B. 《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所作。文章抒写了他与友人曲水流觞、游目骋怀的逸趣,和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的生命感怀,兼有超脱与深沉之情。

C. 鲁迅,中国现代作家。他的小说《祝福》通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意在揭出中国人的“病苦”以进行“疗救”。

D.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其剧作《哈姆莱特》讲述了哈姆莱特因多疑而误杀自己的妻子,最终懊悔自刎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

 

查看答案

阅读《陈情表》,完成小题。

①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②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③伏惟圣朝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闻。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门衰薄            祚:zuò     福分

B. 常在床            蓐:      草席

C. 责臣慢            逋:      逃脱

D. 名节            矜:jīn     怜惜

2.下列语句中的“以”字与例句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供养无主

A. 臣具表闻

B. 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C. 刘日薄西山

D. 谨拜表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 (祖母)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B. 逮奉圣朝,(自己)沐浴清化

C. (皇帝恩遇优厚)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D.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苦衷)不许

4.古人常以委婉说法来表达不便直接说出的意思,产生一种含蓄蕴藉的表达效果。下列选项中的语句都采用了委婉说法的一项是

①慈父见背      ②舅夺母志      ③辞不赴命      ④愿乞终养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5.用选文中的词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

从③④两段文字看,李密对自己暂时不能应召赴任作出申述:第一,自己在仕途上“”,无意为旧朝守节;第二,年过九旬的祖母确实无人照顾,自己不应召,留在家中照料,正符合朝廷“”的政策;第三,待自己侍奉祖母享尽天年,仍可“”,为朝廷效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朋友发来一条微信,链接后附有留言:亲,孩子在参加比赛,请去点个赞。我点开了链接,看见一个小孩身着汉服,在优美的古曲中朗诵《伯牙绝弦》。说实话,水平确实不敢恭维,除了基本的断句存在瑕疵,就连普通话都不甚标准。再看点赞数,已达到五千多,名次已位列第二,让我不禁咋舌。

我没有给朋友的孩子点赞,因为他的水平还远没有达到让我点赞的程度。我甚至想,这五千多赞,有多少人是真正观看了视频后点的?我敢断定,这里面有不少的“秒赞”。

“你考虑赞不赞的时间,也足够点好几个赞了。”另一位朋友说。

“给朋友帮个忙,哪有这么多原则?”有人附和。

对上面的材料,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我校某班级“爱心义卖”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