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寂寞苦闷的朱自清为求得心灵的片刻宁静,找到了淡雅...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寂寞苦闷的朱自清为求得心灵的片刻宁静,找到了淡雅朦胧的荷香月色;寻觅着生命寄托的郁达夫在故都品味到了清静悲凉的秋色秋意;而在纸糊的北平小房里,陆蠡先生惊喜地拽住窗外婆娑摆舞的常春藤,掬取一抹嫩绿;还有社会生活中那些为民请命者、勇立潮头者、默默奉献者也构成生活中一幅幅亮丽的风景。

想必你也拥有一双发现风景的眼睛,一定也遇见过不少独特的风景,请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风景这边独好 多少次从画卷中见到狭长崎岖的山间小路,多少次从影册中看到郁郁葱葱的山林,我为这奇美的山景而陶醉。然而在我的脑海中,那些山景始终是画卷和影册,我却并未亲临过。 今年十一期间,怀着探求的渴望和对山的一片痴情,我和朋友登上了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百望山。 沿山路蜿蜒向上,两旁既没有千年的古松,又没有嶙峋的怪石。我以为这是一座顶没有意思的小山,甚至是个土包子,不禁埋怨起朋友的举荐不成功。 朋友却笑着说:是啊。论秀美,百望山没有香山的红艳,论奇伟,百望山又不及妙峰山的险峻。从表面看,他确实是一座土气的毫不起眼的小山。可是我带你来这里,是欣赏他无穷的文化韵味。百望山是一座绿色文化公园,是汇聚各界名家书法的碑林所在地,它所蕴含的文化气息是无可比拟的。 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了一处碑林。果真,这里的书法有的遒劲,有的隽秀。仔细一看,全是各界名人:有大师齐白石、启功,有伟人毛泽东、周恩来,有文人鲁迅、郭沫若……他们的妙语箴言在警醒着每一位游人。 今天来这里的游人多是家长带了孩子,再有就是一些书法爱好者。他们多是拿着本子在做记录。登山赏书,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见识。 时至中午,我们攀到了顶峰,找到了一处树荫坐下来歇脚,顺便吃点东西。 离我们不远处是一家三口,也在吃东西。孩子是个初中生模样,他的父母穿着光艳,打扮入时。在他们面前的地上摆着牛奶、鸡腿等食物。一家三口边吃边谈论着碑文。 忽然,一阵异类的香味扑鼻而入。我抬眼望去,是对面男孩的父亲点燃了香烟。 “爸,不是写着‘禁止吸烟’吗?”是男孩有些不满的声音。 “又没人看见。现在正是中午,没有管理人员。”得意写在了中年男子的脸上。 “那也不应该吸呀!”男孩显然有些愤然。 “走吧,走吧,该下山了。”是中年女子催促的声音。 于是夫妇二人站起身。只有孩子还蹲在地上———他在把食物的包装纸以及垫在屁股底下的报纸统一装在了食品袋里,然后提在手上,才站起身。 “儿子,你提它干嘛?扔在树林里就行,快点扔了。”中年女子的口气显然有些着急。 “放在这里多脏呀!我提着把它放进垃圾桶里。”孩子带着坚定而不可动摇的口吻。 “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话,又没人,你扔这里怕什么?干嘛小题大做呀!不是有很多人都扔了吗,真是死心眼,走向社会也得吃亏!”爸爸恨铁不成钢地说。 儿子没有听父母的良言相劝,执着地拎着垃圾袋下山了。 我被眼前这一切惊呆了。男孩的行为俨然成了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四下里望去:随意丢弃的包装袋比比皆是;铺在地上用来垫坐的报纸更是不时映入眼帘;痰迹亦不断出现在视野之中;那些刻在石碑上“××到此一游”的字样也将跟着碑文,跟着大师、伟人、文人“流芳千古”了…… 旅游景点是人们生活舞台的延伸,旅游素质则是人们道德素质的自然流露。与其说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喧哗吵闹等是不文明旅游行为,不如说更是习惯成自然的生活陋习。面对这些陋习,我们已有所成就的中年人却早已“触目”而并不“惊心”,让陋习肆意横流。倒是让那些未绽放的花蕾心神不定。在陋习面前,不妥协的人反而成了“另类”,被讥笑为“小题大做”,被视为吃亏的人。 在我手中即将飞出去的面包袋也紧紧地被我纂在了手里,直至遇到了垃圾桶才去了它该去的地方。 下山的路程轻松多了。两侧的树木向游人喷吐着沁人的清新。也偶见三五只快乐的小松鼠蹦来窜去。回眼望去,碑林时幻时隐,仿佛我们的到来也更增添了它的文化气息,因而更显别致了! 我对朋友说:“感谢你呀,这次游山没白来!”朋友说:“不愧是一座文化气息十足的百望山吧!”我深深地点了点头。百望山不仅有文化韵味,它更有蓬勃的朝气,有文明的守护神! 百望山——风景这边独好! 评语: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保有原本就该存在的美德却成了奢侈品,这难道不是社会的悲哀吗?但愿我们人人都像小作者学习,勇于发现,勇于揭露;像文中的孩子一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相信,我们的社会会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可爱!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要求: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指导:仔细分析“风景,这边独好”这一题目,它是由“风景”、“这边”、“独好”三个词语合成的。“风景”可以理解为:①自然风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 、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物;②人文风景:指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美好的、令人感动、使人心灵受到教化的事物。比如:落日余辉中老两口相互搀扶、蹒跚前行的身影;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挥汗如雨指挥交通的交通警察的身影……④是那些提高人们道德思想水平帮助人修身养性的精神财富,比如:忠贞爱国守信重诺的美德,永不放弃永不服输永不言败的信念,以及永不满足、永不停止的追求等。在这个层面上立意时,要特别注意一定落实到某一个“形象”上,这个形象应是具体的,应定格为某一画面或某一镜头。无论是写具象的风景,还是写抽象的风景,关键在于要彰显出“风景”的深层意蕴,开掘出深刻而鲜明的主题。一般来说,写自然的风景,如果只限于对美好景致的赞美,即便是生花妙笔,把景物描写得活灵活现,也是肤浅的。写自然的“风景”,要能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反映深刻的事理,比如通过沿途风景的描绘,赞美自然的伟大和神奇;通过描绘静默的大山,展现个性的傲岸与伟大等。如果从社会人文这一角度去描写,要选择亲身经历、真实感人的场景或画面,要力争展现精神风尚或时代风貌等,在此基础上,加以个性化的感悟、点睛式的表达,歌颂人性的真善美的一面。总之,“风景”指代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社会风景,可以是自然风景,也可以是传统文化的某个方面,从以上各方面都可以找到切合主题的材料。“这边”表示的是主题要表达的对象,有着特定的指向。“独好”则是给人一种美好的享受,带来赏心悦目的情怀。结合对词句的分析,可以从中看出此词洋溢着乐观主义豪情。在写作的立意上,选择一个昂扬向上的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表现生活中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和感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苟余情其芳      自可断来

B. 家来贵门        多后世人

C. 留待作施        采之欲

D. 得府君书        少无俗韵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回应中国经济运行热点问题,记者洗耳恭听。

B. 本店喜迎十周年店庆,凡光临本店消费满100元的顾客,本店将惠赠精美礼品一份。

C. 政府部门回复管辖单位:你校《关于增拨招生指标的请示》已经收到,内容完全晓得了。

D. 他对王编辑说:“感谢您对拙著不吝指正。我将遵照您的意见认真修改.再请您审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        ,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        ,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

B.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C.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

D.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 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 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B.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C.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D.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描写女主人公热恋时见到氓时高兴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

(3)《短歌行》中作者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的诗句是: __________

(4)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___________

(5)《诗经·采薇》中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花底①

杜甫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②县,堪留卫玠③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四十七岁。②潘安,即西晋潘岳,他为河阳县令时,令全县种桃花。③卫玠,西晋人,他长得“风神秀异,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

1.对这首诗内容及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运用互文与夸张的修辞方法。“萼”和“花”指的都是花瓣,“蕊”和“须”指的都是花蕊。“万萼”“千蕊”为夸张笔法,写出花的繁盛与壮观。

B. 颈联运用典故,正面写花。用潘岳为河阳县令时令全县种桃花的典故,写花的繁多;用长相“风神秀异”的卫玠停车驻足观赏,表现花的美艳无比。

C. 尾联是对全诗的总结。“好颜色”是点睛之笔,概括花朵的特点一一美丽。“莫作委泥沙”是希望这样美丽的花朵永久地驻留,不要掉落在泥沙之中。

D. 这首诗作者追求辞藻,富丽精工,刻画不吝笔墨,想象奇特丰富,意境浓艳华美,与其沉郁顿挫的诗歌创作风格相比,呈现一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