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苟余情其信芳 自可断来信
B. 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
C. 留待作遗施 采之欲遗谁
D. 适得府君书 少无适俗韵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回应中国经济运行热点问题,记者洗耳恭听。
B. 本店喜迎十周年店庆,凡光临本店消费满100元的顾客,本店将惠赠精美礼品一份。
C. 政府部门回复管辖单位:你校《关于增拨招生指标的请示》已经收到,内容完全晓得了。
D. 他对王编辑说:“感谢您对拙著不吝指正。我将遵照您的意见认真修改.再请您审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 ,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 ,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
B.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C.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
D.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 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 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B.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C.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D.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描写女主人公热恋时见到氓时高兴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
(3)《短歌行》中作者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的诗句是: ______,____。
(4)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______,_____?
(5)《诗经·采薇》中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花底①
杜甫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②县,堪留卫玠③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四十七岁。②潘安,即西晋潘岳,他为河阳县令时,令全县种桃花。③卫玠,西晋人,他长得“风神秀异,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
1.对这首诗内容及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运用互文与夸张的修辞方法。“萼”和“花”指的都是花瓣,“蕊”和“须”指的都是花蕊。“万萼”“千蕊”为夸张笔法,写出花的繁盛与壮观。
B. 颈联运用典故,正面写花。用潘岳为河阳县令时令全县种桃花的典故,写花的繁多;用长相“风神秀异”的卫玠停车驻足观赏,表现花的美艳无比。
C. 尾联是对全诗的总结。“好颜色”是点睛之笔,概括花朵的特点一一美丽。“莫作委泥沙”是希望这样美丽的花朵永久地驻留,不要掉落在泥沙之中。
D. 这首诗作者追求辞藻,富丽精工,刻画不吝笔墨,想象奇特丰富,意境浓艳华美,与其沉郁顿挫的诗歌创作风格相比,呈现一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也。兄潮,为县史。唐末群盗起,寿州人王绪攻陷固始,绪闻潮兄弟材勇,召置军中,以潮为军校。绪性猜忌,部将有材能者,多因事杀之,潮颇自惧。军次南安,潮说其前锋将曰:“吾属弃坟墓、妻子而为盗者,为绪所胁尔,岂其本心哉! 今绪雄猜,将吏之材能者必死,吾属不自保朝夕,况欲图成事哉!”前锋将大悟,与潮相持而泣。乃选壮士数十人,伏篁竹间,伺绪至,跃出擒之,囚之军中。绪后自杀。
绪已见废,前锋将曰:“生我者潮也。”乃推潮为主。是时,泉州刺史廖彦若为政贪暴,泉人苦之,闻潮略地至其境,而军行整肃,其耆老相率遮道留之,潮即引兵围彦若,逾年克之。光启二年,福建观察使陈岩表潮泉州刺史。景福元年岩卒,其婿范晖自称留后。潮遣审知攻晖,久不克,士卒伤死甚众,审知请班师,潮不许。又请潮自临军且益兵潮报曰兵与将俱尽吾当自往审知乃亲督士卒攻破之晖见杀。唐即以潮为福建观察使,潮以审知为副使。
审知为人状貌雄伟,隆准方口,常乘白马,军中号“白马三郎”。乾宁四年,潮卒,审知代立。唐以福州为威武军,拜审知节度使,累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唐亡,梁太祖加拜审知中书令,封闽王,升福州为大都督府。是时,杨行密据有江淮,审知岁遣使泛海,自登、莱朝贡于梁,使者入海,覆溺常十三四。
审知虽起盗贼,而为人俭约,好礼下士。王淡,唐相溥之子;杨沂,唐相涉从弟;徐寅,唐时知名进士,皆依审知仕宦。又建学四门,以教闽士之秀者。审知同光三年卒,年六十四,谥曰忠懿。
(选自《新五代史》,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又请潮自临军且益兵/潮报曰/兵与将俱尽/吾当自往/审知乃亲督士/卒攻破之/晖见杀
B. 又请潮自临军/且益兵/潮报曰兵与将俱尽/吾当自往/审知乃亲督士卒攻破之/晖见杀
C. 又请潮自临军/且益兵/潮报曰/兵与将俱尽/吾当自往/审知乃亲督士卒攻破之/晖见杀
D. 又请潮自临军/且益兵/潮报曰/兵与将俱尽/吾当自往/审知乃亲督士/卒攻破之/晖见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耆老”指老人,多指德高望重者。如:《三国志·吕蒙传》:“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
B. “观察使”是唐后期设置的地方军政长官,负责考察地方官吏功过及民间疾苦。宋代观察使为虚衔。
C. “仕宦 ”,指做宦官。如《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D. “谥”,指古代帝王、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追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审知兄弟有勇有谋,无所畏惧。兄弟俩因为有才干,被已攻陷固始的寿州人王绪召至军中,并安置下来,后被任命为军校。
B. 王审知能成就大事,因其兄助。王审知攻范晖不克,要求班师被王潮拒绝;又请求王潮亲自督战,王潮欲亲自上阵攻城,他受激励,亲自率军攻破城池。
C. 王审知相貌奇伟,为人谦和。王审知身材魁梧,鼻高方嘴,常骑白马,军中称其为“白马三郎”;虽然从盗贼起家,但为人节俭,喜好礼仪,对待士人谦和。
D. 王审知吸引士子,重视教育。他招揽了不少名士前来投奔,其中包括王淡、杨沂、徐寅等人;他还修建了四所学校,教育闽中优秀的士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属弃坟墓、妻子而为盗者,为绪所胁尔,岂其本心哉!
(2)审知岁遣使泛海,自登、莱朝贡于梁,使者入海,覆溺常十三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