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反响。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所引用的典籍和名句为切入点,带领人们学习思想,领悟经典。这个节目每集的主题不同,下面列举其中几个:①天下为公行大道,②国无德不兴,③治国有常民为本,④绝知此事要躬行,⑤腹有诗书气自华,⑥咬定青山不放松,⑦天下之治在人才。
对习总书记引用的这些经典名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答。
19世纪意大利有个著名作曲家罗西尼。有一次,一个作曲家带了份七拼八凑的乐曲手稿去向罗西尼请教。演奏过程中,罗西尼不断地脱帽。作曲家问:“是不是屋子里太热了呢?”罗西尼回答说:“不,是我有见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见到了那么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罗西尼的言外之意是: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B. 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楷模。
C.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D. 本报衷心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
日前,一场别具一格的展览在中国科技馆开幕。这虽然是一个科技展,却毫无钢铁机械的冰冷感,倒显出十足的古典美。它就是该馆自主研发的“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
( )。凸出的部分叫榫,凹进的部分叫卯。榫头插入卯眼中,两块木头便 ,不再分离。其工艺之精巧,扣合之严密,给人以天衣无缝、 的感觉。
在“七千年前的发明”主题展区,观众可以看到馆藏文物珍品——浙江余姚河姆渡木榫卯,了解榫卯的发明与起源,近距离感受它的沧桑和精巧。在“古代建筑的智慧”展区,灯火辉煌的建筑内景、随意开合的隔扇门窗、迎风摇动的檐角风铃,给人一种 的视觉震撼,让人有 。观众可以从建筑的整体到局部、从构架到节点,再到榫卯,深入地了解古建筑的内部结构。在“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穿越”回明朝,通过互动模型中观察明朝的榫卯结构;还可以学习拆装各种榫卯模型,组装一件小家具。
时代在发展,虽然榫卯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使用,但人们对榫卯的研究和利用却向着更加精深的方向发展,成为继承传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的载体。
1.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在“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帮助观众“穿越”回明朝,通过互动模型中观察明朝的榫卯结构。
B. 在“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观众“穿越”回明朝,通过互动模型观察明朝的榫卯结构。
C. “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观众“穿越”回明朝,通过互动模型观察明朝的榫卯构。
D. “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帮助观众“穿越”回明朝,通过互动模型中观察明朝的榫卯结构。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榫卯,是利用木构件凹凸结构相互咬合实现构件连接的工艺
B. 利用木构件凹凸结构相互咬合实现构件连接的工艺叫“榫卯”
C. 榫卯是肇始于我国古代七千年前的一项重大发明
D. 榫卯也是中国建筑最早具有科学设计意义的语言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 间不容发 气韵天成 浑然一体 观止之叹
B. 河同水密 气韵天成 浑然一体 不虞之誉
C. 间不容发 浑然一体 气韵天成 观止之叹
D. 河同水密 浑然一体 气韵天成 不虞之誉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阿房宫赋》中,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做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蜀相》中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业,并表现其坚毅不拔、忠贞不渝的精神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陆游在《书愤》中亦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歌颂诸葛亮的功绩,并以此明志。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①分:情分。②蔡家亲:即表亲。卢纶与司空曙是表兄弟。
1.对这首诗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侧重写荒村贫居的环境:秋夜沉沉,荒野空寂,旧业困顿,左右无邻,为全诗笼罩了冷寂悲怆的气氛。
B. 颔联借“雨”“黄叶树”“孤灯”“白头人”等意象,烘托凄凉氛围,寄寓了孤苦无依、穷困潦倒的悲凉情怀。
C. 颈联中“独沉久”写诗人长期离群索居、孤独落寞,“愧”字流露出因处境困窘而对卢纶无以为报的心情。
D. 尾联写人的一生中与朋友相处总是会有聚有散的,就连亲戚间也难以避免,表现出诗人豁达乐观的情志。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