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答。 19世纪意大利有个著名作曲家罗西尼。有一次,一个...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答。

19世纪意大利有个著名作曲家罗西尼。有一次,一个作曲家带了份七拼八凑的乐曲手稿去向罗西尼请教。演奏过程中,罗西尼不断地脱帽。作曲家问:“是不是屋子里太热了呢?”罗西尼回答说:“不,是我有见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见到了那么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罗西尼的言外之意是:                                   

 

讽刺作曲家的乐曲不是自己创作的,是剽窃许多名家的曲子拼凑而成。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写出“罗西尼的言外之意”,这就要求考生先要把握语气语调,领会感情,接着要补充因果,巧会意图,揣摩喻体,巧悟本体,巧化婉言为直言。从材料中来看,罗西尼所说的话其实是对这个作曲家作品的评价,而前面说“作曲家带了份七拼八凑的乐曲手稿”,可见这份乐曲并非是作曲家的原创;再看罗西尼的表现“脱帽”,接着分析罗西尼的话,“我有见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见到了那么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脱帽”是因为见到了“熟人”,而这“熟人”就在这位作曲家的作品中,而且 “那么多的熟人”,由此说明作曲家的作品不是自己创作的,是剽窃了别人的作品拼凑而成,罗西尼借用这种委婉的说法对作曲家进行了讽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B. 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楷模。

C.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D. 本报衷心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

日前,一场别具一格的展览在中国科技馆开幕。这虽然是一个科技展,却毫无钢铁机械的冰冷感,倒显出十足的古典美。它就是该馆自主研发的“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

(                     )。凸出的部分叫榫,凹进的部分叫卯。榫头插入卯眼中,两块木头便        ,不再分离。其工艺之精巧,扣合之严密,给人以天衣无缝、         的感觉。

在“七千年前的发明”主题展区,观众可以看到馆藏文物珍品——浙江余姚河姆渡木榫卯,了解榫卯的发明与起源,近距离感受它的沧桑和精巧。在“古代建筑的智慧”展区,灯火辉煌的建筑内景、随意开合的隔扇门窗、迎风摇动的檐角风铃,给人一种         的视觉震撼,让人有          。观众可以从建筑的整体到局部、从构架到节点,再到榫卯,深入地了解古建筑的内部结构。在“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穿越”回明朝,通过互动模型中观察明朝的榫卯结构;还可以学习拆装各种榫卯模型,组装一件小家具。

时代在发展,虽然榫卯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使用,但人们对榫卯的研究和利用却向着更加精深的方向发展,成为继承传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的载体。

1.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在“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帮助观众“穿越”回明朝,通过互动模型中观察明朝的榫卯结构。

B. 在“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观众“穿越”回明朝,通过互动模型观察明朝的榫卯结构。

C. “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观众“穿越”回明朝,通过互动模型观察明朝的榫卯构。

D. “中式家具的灵魂”展区,帮助观众“穿越”回明朝,通过互动模型中观察明朝的榫卯结构。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榫卯,是利用木构件凹凸结构相互咬合实现构件连接的工艺

B. 利用木构件凹凸结构相互咬合实现构件连接的工艺叫“榫卯”

C. 榫卯是肇始于我国古代七千年前的一项重大发明

D. 榫卯也是中国建筑最早具有科学设计意义的语言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 间不容发   气韵天成   浑然一体   观止之叹

B. 河同水密   气韵天成   浑然一体   不虞之誉

C. 间不容发   浑然一体   气韵天成   观止之叹

D. 河同水密   浑然一体   气韵天成   不虞之誉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阿房宫赋》中,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做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蜀相》中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业,并表现其坚毅不拔、忠贞不渝的精神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陆游在《书愤》中亦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歌颂诸葛亮的功绩,并以此明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①分:情分。②蔡家亲:即表亲。卢纶与司空曙是表兄弟。

1.对这首诗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侧重写荒村贫居的环境:秋夜沉沉,荒野空寂,旧业困顿,左右无邻,为全诗笼罩了冷寂悲怆的气氛。

B. 颔联借“雨”“黄叶树”“孤灯”“白头人”等意象,烘托凄凉氛围,寄寓了孤苦无依、穷困潦倒的悲凉情怀。

C. 颈联中“独沉久”写诗人长期离群索居、孤独落寞,“愧”字流露出因处境困窘而对卢纶无以为报的心情。

D. 尾联写人的一生中与朋友相处总是会有聚有散的,就连亲戚间也难以避免,表现出诗人豁达乐观的情志。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作《唐家千岁历》。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

注:①论次:评定编次。②痵:同“悸”,因受惊吓心跳加速。③泛然:漫不经心,随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B.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C.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D.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冠,古代男子在20岁时举行加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叫作冠,又称“弱冠”。

B. 阙下,指帝王宫阙之下,也指京城,“望长安于日下”中“日下”也有“京城”之意。

C. 剑南,唐道名,以位居剑阁之南得名。陆游作品集《剑南诗稿》中“剑南”即指此处。

D. 更衣,指换衣服或换衣休息之处;也是上厕所的委婉说法。文中是指都督起身换衣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勃年幼时就很有才华,后来给到关内巡查的刘祥道献上文章表露才华,并在朝廷的策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授予官职。

B. 由于王勃倚仗才华常常让同僚难堪,所以后来在他因窝藏、杀死官奴并被判处死刑时,同僚们都高兴不已。

C. 王勃在滕王阁的聚会上依旧恃才不羁,在众位客人因顾及都督私心而推辞为集会写序的情况下,他毫不推辞,写就了一篇传唱千古的美文。

D. 王勃既才华横溢,又喜欢著书立说,曾给《尚书》续篇中的残缺内容补出25篇。此外又写出《易发挥》《唐家千岁历》等作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2)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