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中有关祝贺词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宜室宜家(贺人乔迁) ②弄...

下列各组中有关祝贺词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宜室宜家(贺人乔迁)    ②弄瓦之喜(贺人生儿子)    ③琴瑟和调(贺人新婚)

④洙泗高风(贺校庆)      ⑤齿德俱增(贺寿辞)        ⑥杏坛之光(贺医生开业)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宜室宜家,意思是家庭和顺,夫妇和睦。常用以贺人结婚。②弄瓦,指生下女孩子。⑥杏坛:指教育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种新水稻虽然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但科学家特意将种植区域北移,以验证在水稻生长期较短的地区,其优点能否充分显现。

B. 中国政府针对经济新常态,结合发展中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作出决策,依靠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减少低效的过剩产能和无效的供应。

C. 考古队根据南阳遗址发掘现场出土的城垣基址、绳纹残砖、烧结窑壁块和陶片初步判断,应为战国至汉武帝时期的一座中型城市遗址。

D. 该饮品的主要原料白茅根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葡萄糖、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组成的,白茅根的芽、花、根,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霍安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拥有成功经验,可以作为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非洲的前车之鉴

②从柳忠秧的《岭南歌》的雄浑豪放、勾魂摄魄,想到当前诗歌的疲软、轻飘,我感到,今日诗坛,也应呼喊诗的真情,呼喊诗的黄钟大吕

③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必须尊重他们的意愿和经营自主权,政府部门重点是做好规划引导和服务、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忌越俎代庖

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等是新疆不同地域果品的代表,但是说到新疆水果的后起之秀,伽师西梅绝对是一大有力竞争者。

⑤雷锋离世几十年,他留下的“雷锋精神”却从未消失,每个年代“雷锋故事”一直信手拈来。“雷锋”=字成为乐于助人的代名词。

⑥关于核武器政策,特朗普本人和媒体各执一词,特朗普否认自己有扩大核武库的打算,但他承认美国的核武器需要进行更新和现代化。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 ”两旬,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揭示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表达了诗人豁达的情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此事”指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山中感兴三首(其二)

文天祥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

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

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注)①《山中感兴三首》作于l271年春,文天祥因为代皇帝起草诏令触怒了权贵贾似道,被罢官回到家乡——今江西吉安,隐匿深山。②北风急,暗指l270年8月蒙古军围攻襄阳、樊城,及12月襄、樊粮道被蒙军切断之事。③文天祥自幼爱读忠臣传,敬佩屈死的直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诗的第一、二句,写深秋时节,溪水下降,溪中的石头自然露出,刻画出秋景的特点。

B. 第三、四句,写雨来得快又去得快,一天之内,有雨有晴,衬托出诗人时喜时悲的心情。

C. 第五、六句从前面写景转为写事,朋友之信捎来时局的消息,“急”字暗喻时局的紧张。

D. “塞马谁得失”用塞翁失马的典故,说深山里的人信息闭塞,就像那塞翁一样不知祸福。

E. “挑灯看古史”两句,写诗人读史书,想到忠臣的不幸遭遇,禁不住感慨万千而泪双流。

2.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虚己,字公受。父寅,仕江南李氏。江南国除,伪官皆入留京师。举进士,起家为衢州司理参军。母老,弃官以归。虚己亦中进士第,知遂州。时太宗励精政事,尝手书累二十余纸,日:“公勤洁己、奉法除奸、惠爱临民者,乃可书为劳绩,月给奉以实钱。”命有司择群臣以治最闻者赐之,仍谕日:“除奸之要,在乎奉法,不可因以生事。”时虚己被赐因献诗自陈父子遭遇荣及祖母帝悦为批其纸尾日虚己学古入官荣亲事生奉书为郡欲布新规朕得良二千石矣遂赐五品服,又赐其祖母钱五十万,命儒臣遍阅所批诏。虚己请罢其妻封以授祖母,诏悉封之,世以为荣。

会遣使察川峡吏能否,而州多不治,唯虚己与薛颜等数人,以能任职称。以便亲,请通判豫章。是时寅已谢归,春秋高,寅母尚无恙,虚己双舆迎侍。寅至豫章,乐其山水,曰:“此可以终吾身也。”遂临州之东湖,筑第宇以居。虚己累迁兵部郎中。求补外,真宗称其儒雅循谨,特迁右谏议大夫。迁尚书工部侍郎。求分司南京,卒。初,虚己分司南京而归。其虚舟仕至余干县令,坐法免官,不复言仕。

初,太宗既赐虚己钱,翌日,以语宰相日:“虚己诗思可嘉,予钱五十缗矣。”宰相对以所予乃五十万,帝知其误,由是诏群臣以章献者閣门勿受,皆由中书、门下阅而上之。然论者谓虚己父子笃行,家甚贫,虽人主一时之误,殆天赐也。寅事亲孝,治家有法,闺门之内肃如也。虚己以孝友清慎世其家。

虚己喜为诗,数与同年进士曾致尧及其婿晏殊唱和。初,致尧谓日:“子之词诗虽工,而音韵犹哑。”虚己未悟。后得沈休文所谓“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遂精于格律。有《雅正集》十卷。

(选自《宋史·李虚己传》,有删改)

(注)①江南国:南唐。②浮声:平声。切响:仄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旬,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虚己被赐因献诗/自陈父子遭遇/荣及祖母/帝悦/为批其纸尾曰/虚己学古入官/荣亲事生奉书/为郡欲布新规/朕得良二千石矣/

B. 时虚己被赐/因献诗自陈父子遭遇/荣及祖母/帝悦/为批其纸尾曰/虚己学古入官/荣亲事生/奉书为郡/欲布新规/朕得良二千石矣/

C. 时虚己被赐因献诗/自陈父子遭遇/荣及祖母/帝悦/为批其纸尾曰/虚己学古/入官荣亲/事生奉书/为郡欲布新规/朕得良二千石矣/

D. 时虚己被赐/因献诗自陈父子遭遇/荣及祖母/帝悦/为批其纸尾曰/虚己学古/入官荣亲/事生奉书/为郡欲布新规/朕得良二千石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南国,即南唐,五代十国时期李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后主是著名词人李煜。

B.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某些官员。

C. 古代极重长幼之序,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次序,“季”表示排行第四。

D. 格律,文中指诗、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虚己政绩突出。他因政绩突出获得太宗亲笔书写的勉励官吏的书法;朝廷派人考察川峡官吏的治理能力,他获得好评。

B. 李虚已孝顺长辈。他继承父亲孝顺的传统;请求免掉妻子的封号而把封号赐给自己的祖母;他为侍奉长辈请求到豫章任职。

C. 李虚已深受赏识。皇帝提拔他,并给他优待;皇帝要奖赏他五十缗钱,宰相认为应该奖赏五十万缗钱,皇帝同意了宰相的意见。

D. 李虚己喜欢作诗。李虚己多次和曾致尧、晏殊唱和,曾致尧指出李虚己诗词的不足,李虚己没有明白,后来有所领悟,精通格律。

4.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