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10月28日10时08分,重庆市万州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10月28日10时08分,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二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一辆大巴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上一辆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轿车后坠江。据警方调查,乘客刘某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坐过了站,与正在驾车行驶中的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发生争吵,两次持手机攻击正在驾驶的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实施危害车辆行驶安全的行为,严重危害车辆行驶安全。冉某作为公交车驾驶人员,在驾驶公交车行进中,与乘客刘某发生争吵,遭遇刘某攻击后,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行车安全,将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刘某,并与刘某抓扯。乘客刘某和驾驶员冉某之间的互殴行为,造成车辆失控坠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和态度。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800字。

 

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引发的深思 2018年10月28日10时08分,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二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一辆大巴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上一辆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轿车后坠江,据了解,发生事故的万州区长江二桥道路全宽20米,双向四车道,设有道路中心实线。而经过经过85小时的救援,公交车被打捞上岸,而车上15个人确认全部丧生。 而事故的真正原因竟是公交车一女子刘某因错过下车地点与驾驶员发生争吵而导致。人们除了感到非常惋惜和悲痛,也对女乘客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公交车坠江前短短的那几秒视频监控一经曝光,网友们纷纷站出来声讨女乘客,但是逝者已逝,叫骂声也唤不回来已经离去的那15条生命了。而15条生命逝去惨剧的背后应该带给我们怎样的深思? 是的,如果刘某错过站之后能够不那么任性下车,肯定不会发生公车坠江的惨剧,但在我们对该女乘客谴责的同时是不是应该也想到如果公交车上面设置司机和乘客隔离门;如果车上面乘客能够意思到问题的严重性,不那么漠视地袖手旁观;如果该司机的安全意识素质能够再提高一些,意识到就算乘客再无理取闹也应把乘客的安全放在首位,应先把车停好再解决事情,而不是边开车边争打等等,那么这样的悲剧同样也是不会发生的。 而类似这样的事情无独有偶。9月23日,浙江义乌,一醉汉把公交车司机当民警,抢方向盘,司机阻止未果,只有停车报警,醉汉被警方控制;7月4日,福建莆田,男子抢夺公交车方向盘,导致公交车撞上护栏,多名乘客受伤,警方介入调查;4月21日,云南马龙,客车在高速路上行驶,一男子突然上前抢方向盘要下车,后被车上乘客控制,才没导致车祸的发生;4月20日,湖南京港澳高速,一辆开往长沙的客车上,一男子竟试图抢司机方向盘,客车顿时出现打偏摇晃的险情,幸好司机处置及时,同车另一乘客见该男子举动危及全车人安全,将该男子一脚踹飞,后抢方向盘的男子被移交派出所。所以应对此类事件,我们一定要应当未雨绸缪,多方面共同努力,莫让惨剧再次发生。 司机作为公车的主体,能否安全驾驶,关乎一车人性命,一时争吵过嘴瘾,一车生命难挽回,公交公司应加强对司机的素质培训,在提升驾车素质的同时,应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宽怀忍让的品格;另一方面,为公交车司机加装了隔离门,司机的安全性大为改善也是很好的安全措施;在国家层面,应该尽快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以确保公民的人身安全,就如人民日报说,要形成制度正义;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为什么我们的文明素养与公德之心却如此落后?我们是否需要一场文明自省?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则时事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写作要求。对于乘客刘某:刘某不顾规则,强行要求停车。要求没得到满足便辱骂和行动攻击,导致公交车失控坠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其行为已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以危险方法致多人死亡,触犯《刑法》。生活中,将人们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大灾难,而是不善自控的戾气。一个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在冲动的时候,都难以做出正确的抉择。在涉及到公众及个人安全的关键时刻,一定要保持克制,不要激动,更不能做蠢事,不妨给自己一点空间和时间。否则害己害人。对于司机:在驾驶公交车途中,司机冉某与乘客争吵、互殴,为个人荣辱不顾全车乘员安危,其行为严重违反公交车驾驶员的职业规定,严重危害车辆行驶安全并涉嫌违法。作为司机要时刻将行车安全和全车乘客的生命安全置于首位,遵守交通法规,集中精力,不要分心。行车过程中如遇乘客无理取闹,要保持冷静年记安全驾驶操作规范,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停车并报警,切勿因一时冲动导致车辆失控发生悲剧。对于乘客:公交车上,全车人就是一个整体,如果我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放任事态升级,当灾难来临时,谁都逃不掉。特定环境下,沉默并不是金,该说不时不说不,该出手时不出手,沉默可能就是陪葬。乘坐公交、客车外出,要遵守秩序,文明乘车。发生坐过站等情况,在下一站下车,切勿提出无理要求。若遇个别乘客无理取闹、干扰司机安全驾驶,不要做旁观者,要联起手来,敢管闲事,及时制止闹事人员。这不仅是为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更是为全车乘客的生命安全负责。立意角度:1、要有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2、冲动是魔鬼,学会控制情绪,做事要冷静;3、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切忌冷漠。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亮耳目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是某校突发事故应急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发给家长的邀请函的初稿片断,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10届腾飞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即将拉开序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为了孩子能在此次比赛中凯旋归来,敝校特别邀请专家来作“科技小发明创作”的主题报告。我们鼎力邀请您于百忙之中抽空出席,与孩子共襄创新的乐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纵观近年来国内的电影电视创作,数量居高不下,质量也日渐提高。然而        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好的作品。诸如抗日神剧类,其极端的恶搞和戏谑历史,可谓“罪莫大焉”。毫不避讳地说,抗日神剧折射出的就是创作者的“三观”不正,导致其艺术水准的不达标。如此创作,实难引导观众人心向善、志趣向上、精神向高。创作者自毁“三观”,然后再去毁他人“三观”,不但破坏了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更令文艺工作者被损坏了基本操守。影视作品特别是军事题材创作,只有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方面实现彻底的突破,方可赢取可观的成绩。(    ),它的压力就在于如何在历史原型与现实艺术表达之间架起符合观众共同审美的桥梁,如何处理场面、镜头情节、立意和人物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带给观众理性价值判断。影视创作理应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        ,理应给观众提供正向引导和现实教育。因此,做好必修课,练好基本功,多出有实力、见功底的作品,方是正道。一方面,创作者需要自我修炼,作品也需要反复打磨;另一方面,出版发行部门需要强化审鉴监管,提高准入门槛,把好出入口关。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在各种类型风云际会、各种作品        的创作活跃期,做好审美甄别和良莠区分,去芜存精,正向引导,这应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光怪陆离   相得益彰   熙熙攘攘   当务之急

B. 琳琅满目   相得益彰   纷至沓来   首当其冲

C. 光怪陆离   相辅相成   熙熙攘攘   首当其冲

D. 琳琅满目   相辅相成   纷至沓来   当务之急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但令文艺工作者被失去了基本操守,更破坏了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

B. 不但损坏了文艺工作者的基本操守,更破坏了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

C. 不但失去了文艺工作者的基本操守,更破坏了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

D. 不但破坏了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更失去了文艺工作者的基本操守。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虽然,创作一部好的军事题材作品也是有压力的

B. 当然,创作—部好的军事题材作品也是有压力的

C. 当然,压力是创作一部好的军事题材作品所必需的

D. 虽然,压力是创作一部好的军事题材作品所必需的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来类比,强调“陋室不陋”,并以古贤自况,表达个人志趣和抱负。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万物不变的角度指出人与江河山川一样延绵不绝,不必自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暮步至江上

吕本中

客事久输鹦鹉杯,春愁如接凤凰台

树阴不碍帆影过,雨气却随潮信来。

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

雪篱风榭年年事,辜负风光取次回。

(注)①本诗是诗人早年的作品。北宋“崇宁党争”兴起,诗人在弱冠之年受累于党争。②凤凰台:源自《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台空江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首联“客事”与“春愁“点出人生经历坎坷、前途暗淡无光的悲情。

B. 第二句“凤凰台”化用李白诗句,抒发繁华依然、人事已非的强烈感慨。

C. 第三句,“树阴”是静景,“帆影过”是动态,动静结合使江景圆活流动。

D. 全诗包含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愁绪,诗人只能在无可奈何中“辜负风光”。

2.本诗颈联“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非常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