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或曰:“以德报...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请结合以上《论语》选段,分条陈述如何才能使人“远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②恰当的对待德与怨。即人有怨于我,则以直报之;有德于我,则以德报之;③加强修养,使自己贫而乐道,富而无骄;④做事情应以道义为原则,而不能只追求利益。(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语段含义,并针对语段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读懂题干所给的文言文语段含义,然后给语段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文言文语段中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本题要求结合以上《论语》选段,分条陈述如何才能使人“远怨”。仔细阅读《论语》选段,选段中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贫穷而不生怨恨很难,富有而不骄傲容易些”、“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答题时,根据孔子的这些话,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条陈述如何才能使人“远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位记者釆访楹联专家李某的开头部分,请从下列所提供的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内容,将这段话补充完整。只填序号。

李老师您好,感谢您能①      接受我的采访。拿到您这本关于对联故事的②      ,想着您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我一定好好③      !看您书里写的行业联我很感兴趣,比如这副写医生的“④      ⑤   ",我觉得里面充满了文化元素,您能给大家解读一下吗?

A.有幸     B.拨冗      C.大作      D.拙作      E.笑纳     F.惠存      G.珍藏    K.碧水竞舟十里欢    L.橘井挹泉滋蕙香      M.杏林分种逢春茂   N.艾人驱瘴千门乐

答: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        ,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        ,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

B.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C.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

D.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 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 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B.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C.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D.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白居易《琵琶行》用“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诗经·氓》中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形容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流泪不止的样子。

(2)屈原在《离骚》中写了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相似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师说》中,作者指出了教师的职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元日田家

[唐]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出门儿妇去,乌龙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蛮榼:酒器。②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③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B. 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C. “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D. “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概括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蔡襄,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三人忠诚刚正,必能尽言。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传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夏竦罢枢密使,韩琦、范仲淹在位,襄言:“陛下罢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盖一邪退则其类退,一贤进则其类进。众邪并退,众贤并进,海内有不泰乎!虽然,臣切忧之。天下之势,譬犹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注)、扁,难责效矣。”

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进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闽人刻碑纪德。治平三年,母丧,丁忧。明年卒,年五十六。乾道中,赐襄谥曰忠惠。

(节选自《宋史·蔡襄传》)

(注)和:秦和,古代名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B. 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C. 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D. 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古人在本名以外所取的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名字,如苏轼,字子瞻。

B. 丁口,即男子人口,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也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

C. 谏官,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谏为规劝之意。

D. 丁忧,按懦家传统孝道观念,朝廷官员遭逢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丧,叫丁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蔡襄忠心劝谏。他认为君王选用谏官并非难事,难的是听谏和用谏;君王的过失应在出现之前就要得到补救,这样,天下才能安定太平。

B. 蔡襄是非分明。对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和高若讷的恩怨,以及后来余靖、欧阳修和王素的升官,他均作诗表明了自己鲜明的褒贬态度。

C. 蔡襄体恤民情。他在福州为官期间,开塘灌田,奏减赋税;在泉州立石为桥,植松庇路,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和好事。

D. 蔡襄深受赏识。他做过留守推官、馆阁校勘,掌管过谏院,担任过知府以及转运使等官职,死后被赐谥号“忠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

(2)陛下罢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