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勇气是压力之下的优雅风度。——海明威 苟利国家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勇气是压力之下的优雅风度。——海明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承担责任 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把国家民族的重任担在肩上,哪里会在乎前方是祸还是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责任,责任是什么?是我们的负担。正是由于我们大都是在错过之后才知道后悔的,所以我们的责任才会越来越重。 只要人一出生,各种责任就伴随他而来。赡养父母的责任、善待自己的责任、关心他人的责任、保护弱小的责任、将来建设祖国的责任等等,不可胜数。那么现在责任的生存状况如何呢? 辜鸿铭、陈寅恪勇于承担对于中华文化的责任,他们于是无惧无畏,无惧权势与战乱,焚膏油以继晷,穷年累月钻研学术,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一个成为国学骑士,一个成了百年哲人。邵飘萍、林白水在民主与民权被剥夺殆尽之势,他们承担起了维护民族正义的责任,可谓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他们唤起整个社会的正义之声,他们铸就了一代报人的尊严。林肯、马丁路德金承担起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平等的责任,对各种阻力无所畏惧,大步向前,他们以一己之力推动了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是当之无愧的国家英雄。承担自己的责任,无畏无惧,创造未来,铸就成功! 反观当下,大街上随处可见被抛弃的责任。有的人只顾自己获利,丝尽不关心他人。他们渐渐对关心他人这项责任产生厌恶之心。他们想抛弃这份责任,以谋求更多的利益。于是社会上产生一批极端自私自利的人。他们抢走别人的血汗钱;坑骗善良的人们;造假药完全不顾他人死活。他们的精神没有了责任的保护,渐渐腐朽了,成了一台没有灵魂、只顾赚钱的可悲机器。 有的人更可恶,连最基本的赡养父母的责任也不要了。父母在他们的眼里是金钱,是遗产。这种人连父母也不爱,他们在社会上也不会被人真正尊重。缺少责任感的人是值得怜悯的,他们不承担责任,他们在社会上也难以立足。造假的终会被假东西所误,不赡养父母的人到了老年,子女也把他们扫地出门。 责任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与保障,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秘诀。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可耻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国荚冬没有任何前途。能够承担责任的人是勇敢的人,海明威说“勇气是压力之下的优雅风度”。能够承担责任的是必是侍者“仁者”,《论语·宪问》有言“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从我做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振兴中华,报效祖国! 【解析】 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共有三句话组成,第一句“勇气是压力之下的优雅风度”强调勇气是一种美,是面对压力表现出的一种风度;第二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强调在国家利益面前要有大无畏的勇气;第三句“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探究“勇”和“仁”的关系,三则材料基本围绕“勇气”展开,立意时可以选取其中的一种,也可以综合三者,如立意为“要有勇气”中心,然后分层论述,围绕材料一从“勇气是什么”的角度谈论,围绕材料为从“为什么要有勇气”的角度分析,未然材料三从“如何做到有勇气”的角度分析。行文时注意观点明确,结构清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村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文学社邀请专家做文学讲座的邀请函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拜读了您的拙作,我们文学社全体社员深受启发,对我们的写作也有些许帮助。我们决定在学校社团文化节期间拔冗举办文学社论坛,特邀您忝列现场,并作“文学与青春”的主题讲座。我们将鼎力为您提供服务,真诚期待您的出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同看电影听音乐会不同,阅读有时是一种孤独。(     ),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静谧的冬夜,此时       ,只听到室内滴嗒的钟声。你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忍不住打开一本书,穿越历史的烟尘,      地和书中那些遥远的灵魂漫谈,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撞击,这样的阅读注定孤独却有益。

阅读有时还是一种温暖。通过阅读催人奋进的一本好书,让一股暖流涌遍你的全身,就如冬日暖阳温馨地普照。少男少女,        ,于他们而言,好书总像一条温暖的溪流,静静地流淌在他们的心田,伴他们走过春夏秋冬,惊艳了时光,温暖了岁月。已是人生迟暮的老人,他们阅读一本有价值的书,很可能会带给他们一片新的光明,进而在精神上超越了生命的有限性。他们明白:人生坎坷多逆境,懦夫把对生命的恐惧当作包袱背在背上,压得自己         ,只有勇者才会踏平坎坷。这样的阅读注定美丽而温暖。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前者之于后者,如同共享的生日蛋糕之于独啜的一盏清茶

B. 前者如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后者似生日蛋糕可以共享

C. 前者如生日蛋糕可以共享,后者似一盏清茶只可独啜

D. 前者之于后者,如同独啜的一盏清茶之于共享的生日蛋糕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万籁俱寂      随心所欲     豆蔻年华    停滞不前

B. 门前冷落      为所欲为     锦瑟年华    畏葸不前

C. 门前冷落      为所欲为     豆蔻年华    停滞不前

D. 万籁俱寂      随心所欲     锦瑟年华    畏蕙不前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通过阅读一本催入奋进的好书,让一股暖流涌遍你的全身,就如冬日暖阳温馨地普照。

B. 阅读一本催入奋进的好书,让一股暖流涌遍你的全身,就如冬日暖阳温馨地普照大地。

C. 阅读催人奋进的一本好书,让一股暖流涌遍你的全身,就如温馨地普照大地的冬日暖阳。

D. 通过阅读催人奋进的一本好书,一股暖流涌遍你的全身,就如冬日暖阳温馨地普照。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两句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行人进入蜀道的艰难。

(2)《咏怀古迹》(其三)中,杜甫运用对比的写法,以“________”,写出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

(3)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出,“________",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储邕之剡中①

李白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注)①剡中:今浙江嵊州、新昌一带,当地有划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标题交代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即诗人告别友人储邕即将前往剡中。

B. 首联一“问”一“指”两个举动,令人想到诗人和友人将要分别的情状,增强形象感。

C. 颔联叙述出发地和去处,“舟”、“水’’二字,与下面一联舟行特有的景象形成呼应。

D. 尾联“辞君”见出别离,“卧秋霜”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不知何时再见的无限伤感之情。

2.请简要赏析“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一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