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勇气是压力之下的优雅风度。——海明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某村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下面是某校文学社邀请专家做文学讲座的邀请函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拜读了您的拙作,我们文学社全体社员深受启发,对我们的写作也有些许帮助。我们决定在学校社团文化节期间拔冗举办文学社论坛,特邀您忝列现场,并作“文学与青春”的主题讲座。我们将鼎力为您提供服务,真诚期待您的出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同看电影听音乐会不同,阅读有时是一种孤独。( ),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静谧的冬夜,此时 ,只听到室内滴嗒的钟声。你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忍不住打开一本书,穿越历史的烟尘, 地和书中那些遥远的灵魂漫谈,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撞击,这样的阅读注定孤独却有益。
阅读有时还是一种温暖。通过阅读催人奋进的一本好书,让一股暖流涌遍你的全身,就如冬日暖阳温馨地普照。少男少女, ,于他们而言,好书总像一条温暖的溪流,静静地流淌在他们的心田,伴他们走过春夏秋冬,惊艳了时光,温暖了岁月。已是人生迟暮的老人,他们阅读一本有价值的书,很可能会带给他们一片新的光明,进而在精神上超越了生命的有限性。他们明白:人生坎坷多逆境,懦夫把对生命的恐惧当作包袱背在背上,压得自己 ,只有勇者才会踏平坎坷。这样的阅读注定美丽而温暖。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前者之于后者,如同共享的生日蛋糕之于独啜的一盏清茶
B. 前者如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后者似生日蛋糕可以共享
C. 前者如生日蛋糕可以共享,后者似一盏清茶只可独啜
D. 前者之于后者,如同独啜的一盏清茶之于共享的生日蛋糕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万籁俱寂 随心所欲 豆蔻年华 停滞不前
B. 门前冷落 为所欲为 锦瑟年华 畏葸不前
C. 门前冷落 为所欲为 豆蔻年华 停滞不前
D. 万籁俱寂 随心所欲 锦瑟年华 畏蕙不前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通过阅读一本催入奋进的好书,让一股暖流涌遍你的全身,就如冬日暖阳温馨地普照。
B. 阅读一本催入奋进的好书,让一股暖流涌遍你的全身,就如冬日暖阳温馨地普照大地。
C. 阅读催人奋进的一本好书,让一股暖流涌遍你的全身,就如温馨地普照大地的冬日暖阳。
D. 通过阅读催人奋进的一本好书,一股暖流涌遍你的全身,就如冬日暖阳温馨地普照。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两句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行人进入蜀道的艰难。
(2)《咏怀古迹》(其三)中,杜甫运用对比的写法,以“____,____”,写出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
(3)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出,“____,____",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储邕之剡中①
李白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注)①剡中:今浙江嵊州、新昌一带,当地有划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标题交代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即诗人告别友人储邕即将前往剡中。
B. 首联一“问”一“指”两个举动,令人想到诗人和友人将要分别的情状,增强形象感。
C. 颔联叙述出发地和去处,“舟”、“水’’二字,与下面一联舟行特有的景象形成呼应。
D. 尾联“辞君”见出别离,“卧秋霜”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不知何时再见的无限伤感之情。
2.请简要赏析“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