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58年9月22日,他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小村庄。
12岁,他成了盲人。
…………
30岁,他幸运地成为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弗兰科•科瑞利的学生。
35岁,他获得圣雷莫音乐节最佳新人奖。
39岁,他推出《浪漫曲》,以崭新的演绎方法突破了古典、流行的界限,雄踞荷兰、比利时、瑞典、法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流行榜。
45岁,他拥有了自己的音乐制作公司。
54岁,他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
58岁,他以5种不同语言呈现17首经典电影金曲的专辑《光影之歌》发行。
2018年9月14日,60岁的他与张惠妹合唱的单曲《If Only》上线。
他就是世界第四大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支撑他直面人生的是一句来自父亲的劝慰:虽然,你看不见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让这个世界看见你!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创新研究”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下面是某市义工队招募公告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义工是一座城市吸睛的名片。为了不断壮大义工队伍,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领域,我们鼓动广大热心公益事业的市民加入义工队伍,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同时,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要是你真想传递热心、善心和爱心,要是你有强烈的正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么,你就必须成为义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制定了建设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18年上半年,国务院分别批复同意广东深圳、广西桂林、山西太原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深圳、桂林、太原分别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有关部委负责人表示,首批示范区的三个城市,既体现了我国东中西不同地域 的合理布局,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不同阶段和面临的不同类型问题的代表性。有关城市的政府人士对记者 :为使示范区建设 ,希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能够 ,在重大项目安排、政策先行先试等方面倾斜支持三个城市的建设。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为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制定了建设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方案。
B.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制定了建设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方案。
C.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制定了建设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方案。
D.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制定了建设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三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批复中被赋予不同的定位和要求
B. 三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批复中被赋予不同的要求和定位
C. 批复对三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定位
D. 批复对三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不同的定位和要求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因地制宜 直言不讳 高歌猛进 志同道合
B. 因地制宜 单刀直入 高歌猛进 同舟共济
C. 就地取材 单刀直入 急流勇进 志同道合
D. 就地取材 直言不讳 急流勇进 同舟共济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
⑵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___,__”。
⑶《虞美人》中“___,__”将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②。
(注)①箭:这里指古代计时的漏壶中所用之箭,用以指示壶上刻度。这里用晓箭借指早晨的更鼓之声。②袁安:后汉贫穷而有贤德的人。有一年下大雪,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吃,袁安却闭门而卧,固穷守志。翛 (xiāo) 然:形容无拘无束、超脱或自由自在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雪夜的寂静,表现了作者无边的痛苦与寂寞。
B. 颔联既实写所见之景,又可从“竹”和“雪”的描写中见出人物的品行节操。
C. 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来音韵和谐,让人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音韵之美。
D. 全诗写景优美,细腻生动,历历如在目前,令人觉得美不胜收,极富感染力。
2.本诗为忆友之作,然而全诗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请结合尾联简要赏析诗人如何回忆胡居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