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法制晚报》报道:北京14名女学生皆因校园欺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法制晚报》报道:北京14名女学生皆因校园欺凌被判刑,其中最重的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十个月,缓刑二年;轻的予以行政处罚。

有的家长认为校园里发生欺凌事件,这只不过是学生之间正常的打打闹闹,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法官则认为北京14名女学生因校园欺凌而获刑,这是对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的有力打击,具有很好的教育及导向意义。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拒绝校园欺凌 校园是我们增长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本不该为欺凌事件的阴影笼罩,可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未成年人犯罪增多,有些地区年增幅在30%以上,作案者和受害者绝大多数为像我们这样的在校学生。 从80年代末到现在已出现了一个未成年人犯罪高峰,我国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并不是孤立的。由于影视业的商业化,欺凌恐怖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充斥我们的视野,许多作品中对于犯罪过程细节的描述,成了不少青少年模仿的根源,而校园又成了他们“付诸实践“的理想场所。 校园欺凌事件的存在,受影响的绝非个别学生,我们全体青少年都会受此不良影响。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的净土,但屡见不鲜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花季少年身上的欺凌倾向十分令人担忧。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冤冤相报何时了?“ 校园欺凌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需要风度,风度就是用温柔去对待倔强的人,用宽容去冰冻苛刻的人,用热情去融化冷酷的人。 儒家学说认为,人心固然有善端,但它一开始只是一个萌芽,而且它随时会遭到私心杂念和外界诱惑的摧残。这萌芽要成熟、长大,就需要特别的守护和滋养。提高德性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修养过程。游戏人生,看起来固然潇洒,可如此泛泛而过又能找到什么样的人生感觉?生命是单程线,没有回头的机会。 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单纯的冤冤相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在校园里出现了校园欺凌,闹的同学们都人心惶惶。 影视作品、书刊对我们青少年犯罪的诱导作用十分严重,在我们身心发育过程中,自制能力一般较弱,是与非的界限比较模糊,很容易在觉得新奇好玩的心态下去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这是极需引起全社会关注并着手解决的。 校园欺凌事件虽然发生在学校里,发生在我们这些学生身上,但这也是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缩影,全社会都应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共同努力,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校园欺凌问题引出一个问题,就是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一次生命的郑重承诺。人生是一次选择,选择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顺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航船则能勇往直前,鹏程万里;而逆流的航船只能是你举步艰难,欲步不前,甚至被猛浪或漩涡永远打翻而深沉海底。选择,是一次对人性的不断完美。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拒绝校园欺凌!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篇结合现实的材料作文,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材料中现象的分析,准确找到写作立意的角度。根据对材料的把握,中心是在谈校园欺凌事件,材料中写家长的反映:只不过是学生之间正常的打打闹闹,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法官的发声:法官则认为北京14名女学生因校园欺凌而获刑,这是对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的有力打击,具有很好的教育及导向意义。考生根据以上对材料的理解,可以立意为:要重视校园欺凌、学生违纪行为无小事、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认识校园欺凌、认识法律做知法懂法的中学生。以上都可以是写作立意的角度,在写作中要充分结合现实生活。 要在作文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校园欺凌要从源头上去把握青少年的行为成因,这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密切相关。青春期的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发育等客观原因,没有发展出足够的同情心和控制力,攻击性较强,冲突事件的引发多少基于情绪而非基于利益。要防范校园暴力、欺凌事件的发生,首先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校园欺凌的行为边界,将校方和有关单位的救护责任法律化,防范因约束无力导致暴力频繁再现;其次需要社会共同关注,形成强大的“反校园欺凌”氛围,从社会认知上影响孩子的行为;再次,学校要加强法治和德育教育,可以考虑将此配置于学校评估考核体系中,从而激励学校主动作为。应当尽快完善校园暴力的立法和执法,明确责任主体和追究赔偿责任,并且要把生命教育和反暴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对名利趋之若鹜,斤斤计较,表现的是境界的缺失。

材料:责任  信仰  斗志

无所作为  挑肥拣瘦  不思进取  退避三舍  推三阻四  怨天尤人事业  任务  困难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发布的一则公告,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表达得体。

关于征集本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建议的公告

各位业主:

大家好!

在过去的一年里,鄙人——本物业管理服务公司承蒙各位业主错爱,在小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之中取得了全城最牛的业绩,保持小区绿化面积达到50%,确保小区公共场所、楼道内的卫生每日都有专人及时清理,并做到了小区24小时治安监控。在此基础上,我们为了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现在面向广大业主发布消息,恳请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本月30日前发到邮箱666999@qq.com即可,我们将洗耳聆听,感谢各位的倾囊相助!

让我们携手创建美好家园!

物业管理服务公司

2018年12月10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8年7月下旬,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      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      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B.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C.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D.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B.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C.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D.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高瞻远瞩    大展拳脚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

B. 远见卓识    大展拳脚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

C. 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

D. 远见卓识    摩拳擦掌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论语》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义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

②《氓》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

③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得到重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①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②。不应③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①光州: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②青冥:青色的天空。这里代指朝廷。③不应:不顾。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中的前两句叙述了六年阔别中两人天各一方的情形,为下面的抒写别情作了铺垫。

B. 此词写惜别之情,却一反常态,用较多的笔墨塑造了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使君形象。

C. 上片中“谁知”“还与”二词,表达了诗人再次送友人登程时即兴而生的愉快之情。

D. 下片通过“铁马”“寒日暮”“霜塞晚”等的描绘,表现了使君波澜壮阔的边塞生活。

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词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