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化苦旅·道士塔》中作者用愤慨的语气指责的一个人是( ) A. 斯坦因 B. ...

《文化苦旅·道士塔》中作者用愤慨的语气指责的一个人是(      )

A. 斯坦因

B. 额尔金勋爵

C. 乐樽

D. 王圆箓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熟记和理解能力。回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名著的内容,然后在熟记的基础上对名著内容要有自己的看法,要积累一些对名著内容评价的知识。题干是“《文化苦旅·道士塔》中作者用愤慨的语气指责的一个人是”,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名著《边城》内容及主题。余秋雨的《道士塔》有对民族屈辱历史的感叹,有对愚昧的中国道士乃至一切卖国者的批判,有对中国古代灿烂文化被毁的悲哀,对于王圆篆这个“敦煌石窟的罪人”,余秋雨进行了痛苦的反思。他由一个人想到一个民族,将其视之为“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那里,一个古老民族在滴血。“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余秋雨的脑中是“一片惨白”,“想”拦住他们的车队,又怎么办?情感的痛苦变为思想的痛苦,对个人的批判,引发了对民族文化的感叹和对古代中国官僚的沉重批判。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最能体现嫉恶如仇、反抗权势、不惜与之同归于尽的愤怒之情的作品是(   )

A. 《补天》

B. 《铸剑》

C. 《非攻》

D. 《理水》

 

查看答案

以下不属于鲁迅《故事新编》中的作品的选项是(  )

A. 《逐日》

B. 《奔月》

C. 《出关》

D. 《起死》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离骚》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____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都城长安。长安多杏树。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途中偶见一枝杏花,这触动了他满怀的复杂心绪,让他写下这首笔法委婉细腻,情感动人的诗歌。

B. 颈联写天色渐暗,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黄莺和蝴蝶飞到林中与杏花相伴。

C. 尾联虚写,诗人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

D. “帝乡千万树”浮现于诗人脑海中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

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绅,字公垂,六岁而孤,母卢,躬授之学。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苏州刺史韦夏卿数称之。

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客金陵,李锜①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锜召绅作疏,坐锜前,绅阳怖栗,至不能为字,下笔辄涂去,尽数纸。锜怒骂曰:“何敢尔,不惮死邪?”对曰:“生未尝见金革,今得死为幸。”即注以刃,令易纸,复然。或言许纵能军中书,绅不足用。召纵至,操书如所欲,即囚绅狱中,锜诛,乃免。

穆宗召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累擢中书舍人。牛僧孺辅政,以绅为御史中丞,顾其气刚卞,易疵累;而韩愈劲直,乃以愈为京兆尹。绅、愈不相下,更持台府故事,论诘往反,诋讦纷然,繇②是皆罢之,以绅为江西观察使。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李逢吉③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

逢吉终欲陷之。逢吉用张又新、李续等计,擢李虞、程昔范与刘栖楚皆为拾遗,以伺绅隙,内结中人王守澄自助。会敬宗立,逢吉知绅失势可乘,使守澄奏言:“先帝始议立太子,杜元颖、李绅劝立深王,独宰相逢吉请立陛下,而李续、李虞助之。”逢吉乘间言绅尝不利于陛下,请逐之。帝初即位,不能辨,乃贬绅为端州司马。后天子于禁中得先帝手缄书一笥,发之,见裴度、元颖、绅三疏请立帝为嗣,始大感悟,悉焚逢吉党所上谤书。

始,绅南逐,霍山多虎撷茶者病之治机阱发民迹射不能止绅至尽去之虎不为暴。开成初,郑覃以绅为河南尹。河南多恶少,或危帽散衣④,击大球,户官道,车马不敢前。绅治刚严,皆望风遁去。

武宗即位,进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居位四年,以足缓不任朝谒,辞位。卒,赠太尉,谥文肃。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李锜:唐朝宗室,唐宪宗时任镇海节度使,割据自雄,因叛乱被杀。②繇:古同“由”。③李逢吉:唐朝宰相,为人忌刻,险谲多端。④散衣:指平时穿的便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霍山多虎/撷茶者病之/治机阱/发民迹射/不能止/绅至/尽去之/虎不为暴

B. 霍山多虎撷茶者/病之/治机阱/发民迹射/不能止/绅至尽去之/虎不为暴

C. 霍山多虎/撷茶者病之/治机阱/发民迹/射不能止/绅至尽去之/虎不为暴

D. 霍山多虎撷茶者/病之/治机阱/发民迹/射不能止/绅至/尽去之/虎不为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孤,是指年幼丧父的孩子。而“鳏”是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寡”指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独”指年老无子女的人。

B. “穆宗”是唐朝皇帝李恒庙号。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

C. 户部是主管朝廷中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的部门,户部侍郎是户部的副职长官。

D. 拾遗,唐代谏官名。武则天垂拱元年置,置左右拾遗分属门下、中书两省,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绅因身材短小,又擅长写诗,当时的人送他“短李”的雅号。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是他的母亲亲自教他读书,助其成才的。

B. 李锜做一些不法之事,除了李绅,其他的宾客没有敢劝阻他的。在替李锜书写始皇帝的奏疏时,李绅假装害怕才蒙混过去。

C. 当李绅因与韩愈相互诋毁而被牛僧孺贬出京城任江西观察使时,穆宗皇帝误以为他是自愿出京任职的,李绅入朝说明实情,皇帝才明白,就留下他任原职。

D. 李逢吉勾结朝廷官员和宫中宦官蒙蔽不知情的敬宗皇帝,说李绅当年反对立他为太子,导致李绅被贬,后来敬宗看到了先皇亲手封藏的一箱奏书才明白实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

⑵居位四年,以足缓不任朝谒,辞位。卒,赠太尉,谥文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