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对名利趋之若鹜,斤斤计较,表现的是境界的缺失。

材料:责任  信仰  斗志

无所作为  挑肥拣瘦  不思进取  退避三舍  推三阻四  怨天尤人事业  任务  困难

                                                        

                                                         

                                                         

 

示例: 对事业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表现的是信仰的坍塌。 对任务挑肥拣瘦,推三阻四,表现的是责任的失落。 对困难退避三舍,怨天尤人,表现的是斗志的消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仿句组句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材料,审读示例,把握示例的句式特点。例句是“对名利趋之若鹜,斤斤计较,表现的是境界的缺失”。句式特点:对+名词+成语,成语,表现的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以此为例,先确定所选话题和该选用的成语,然后加以组合。无所作为、不思进取和事业有关;挑肥拣瘦、推三阻四和任务有关;退避三舍、怨天尤人和困难有关。依照例句的句式,可以仿写为:对事业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表现的是信仰的坍塌。对任务挑肥拣瘦,推三阻四,表现的是责任的失落。对困难退避三舍,怨天尤人,表现的是斗志的消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我校汉字书写大赛获得市中学生冠军后县科教体局向其拟发送的贺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措辞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惊闻你校在全市第四首届汉字书写大赛中痛击对手,勇获冠军,展现了我县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我县赢得了荣誉!谨向你们致以诚挚的祝贺。同时务必以这次比赛作为新的起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新的征程中不忘初心,再接再厉,为我县素质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_________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 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_______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_______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_____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目

B. 揠苗助长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

C. 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

D. 快马加鞭    屈指可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

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 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 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 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B.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C.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D.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麦收时节妇女和儿童参加劳动、帮助麦收的景象。

(2)杜牧《阿房宫赋》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一句,写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一句,写自己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 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①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②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③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④,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②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③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丈夫早日得胜归家的盼望。

B. 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宁静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C. 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 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2.诗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性廉直,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缞.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B. 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C. 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D. 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B. “刺举”一谓侦察揭发不法行为,二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此处用的是后一种意思。

C. “临朝”特指皇室女性亲临朝廷处理政事,古时后宫不能上厅堂,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

D. “缞绖”在古代缞和绖就是丧服和丧带,“缞”“绖”合在一起指整套衣服,后来渐渐引申为服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乐恢为人至孝,为人洁身自好。因父亲得罪了县令被关押,他昼夜痛哭不已,县令被感动,释放了他父亲;老师焦永因事被劾查,乐恢却拒绝为他通关。

B. 乐恢清正廉洁,做事正直特立。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他,他却举政子为孝廉;被征辟到司空牟融府期间,第五伦代融,乐恢为避同乡嫌,荐杜安代己,受到好评。

C. 乐恢不畏权贵,弹劾多名重臣。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他上疏弹劾;宪弟欲与其交好,乐恢因恨其不依附自己,也予以谢绝。

D. 乐恢敢于直言,不计个人得失。妻子劝他明哲保身,他仍然上疏劝谏;因意见未被采纳,他称病退职,后在窦宪严厉要求下,州县官吏胁迫其自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廉直,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

(2)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