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____,一天内攀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下到1000米深的峡谷。

②为把我国软件推向世界,这家公司的员工把全部精力____到多媒体智能软件的研制开发中。

③国际数学大师,已故中科院院士陈省身教授在一个学术会议上,曾呼吁科学家要____名利,甘于清贫。

A. 考查  贯注  淡薄

B. 考察  灌注  淡薄

C. 考查  灌注  淡泊

D. 考察  贯注  淡泊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查看评定”。“考查”带有考核、检查的意思,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等。“考察”是“实地观察了解”的意思。①句中是到实地去观察,用“考察”。 “贯注”强调精神方面集中,“灌注”有向容器里倒液体的意思,可引申指思想、知识等的输入。②句指精力,所以选“贯注”。 “淡泊”和“淡薄”都有“清贫”的意思,作为“清贫”讲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淡泊”对于名利淡漠,不看重,多指对物对事,而“淡薄”指不浓厚,多指物的形态或对人的态度。③句指名利,选“淡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 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 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 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沁园春 长沙》中展现出青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劈波斩浪的句子是:“ ________?”

(2)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3)《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

(4)惨象,_____;流言,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两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对比这两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 陆词上阕通过写梅花的所居非地和所遇非时,表达了词人被排挤的政治遭遇及寄托无主、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B. 陆词下阕以无意两句写梅花超然独立的傲岸形象,并借此表达失意的英雄志士聊以自慰的无奈心境。

C. 毛词以梅花比喻迎春的战士,用一字写出梅花只是报春的使者,无意与群芳争艳,表现出与世无争的平和心态。

D. 毛词与陆词的梅花虽同处逆境,但心境不同,毛词的梅花表现出一种乐观开朗的心境,而陆词的梅花则表现出愁苦和清高的情绪。

2.(小题2)这两首词的词牌是卜算子,它跟词的                有关;词题是咏梅,它跟词的                   有关。(2分)

3.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梅花的生存环境,这些描写对表现梅花的品格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在横线上填上表现梅花品格的词语。(2分)

陆词:驿外”“风和雨上可看出梅花的                      的品格。

毛词:悬崖”“百丈冰上可看出梅花的                      的品格。

 

查看答案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王必喜而见臣善:心地仁爱,品质淳厚

B. 秦之遇将军,可谓矣深:狠毒

C. 秦王之金千斤,邑万家购:购买

D. 进兵北地略:大略

2.(小题2)下列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丹不忍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

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小题3)下面加线的词语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 )

A. 太子丹恐惧    B.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D.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4.(小题4)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

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5.(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中国的爱因斯坦——束星北  张再生

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春天,海滨某军港,一派严肃、紧张的气氛。原来这里正在进行航天事业的一项重要试验:卫星回收工程。按照测算,卫星将于2分钟后落入眼前的水域。人们一个个屏住呼吸,两眼直瞪着蔚蓝的天空。2分钟后,飞物突然从天而降,落入大海,水柱冲天。快艇迅速劈波斩浪,去迎接这天外来客。顿时,岸上、船上的官兵和群众情不自禁地又跳又叫,欢声雷动。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人们不会忘记为了测算卫星落点而熬过许多不眠之夜的首功之臣束星北教授。

束星北出生于江苏邗江。其父束曰璐曾是南通张謇实业集团的知名人士。束星北自幼聪明好学,才智过人,童年入私塾,深得秀才老夫子魏楚翘钟爱。1924年束星北以优良成绩考取三江大学。两年后又远渡重洋,入美国拜克大学读书。身在异邦,束星北克勤克俭,矢志苦读。当时,他父亲是实业巨子,生母家是江都望族,可他却谢绝长辈们的经济资助,搬住在美国三藩市同乡会馆内,与工人们一道参加体力劳动,挣得收入以支付学费。

束星北畅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1929年,他对爱因斯坦相对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几近一年,他屏绝人事,埋首书斋。智慧之树骤然开放出奇葩——研究相对论的两篇论文脱稿了。探索神秘未知世界的热望,化开了层层坚冰,四维时空的科学课题又如一盏神灯在远方闪烁,导引他走向新的境界,去寻找当代物理大师爱因斯坦。

此时的爱因斯坦已是如日中天,蜚声全球。对于这个来自东亚的门徒,他一见如故。不久,大师从柏林大学替束星北争得经费,物理界的巨星和新星合作了。作为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助手,束星北工作一年,进步更快,造诣更深,硕果累累,从多方面发展了相对论。更大收益是,束星北继承了大师自由平等讨论的波尔学风。由于希特勒排犹之风日盛,爱因斯坦被迫离德,束星北经大师安排,于192910月转到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继续研究,在天体物理方面颇有创见,获博士学位。1930年登上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学的讲台,开始了他漫长的物理学教学生涯。

身为海外学人的束星北,一直萦怀祖国。1931·一八事变以后,他毅然辞聘而归,准备投笔从戎,抗日救国。回国后,束星北被浙江大学慕名求聘,请他与王淦昌教授共同研究衰变这一尖端课题。

在浙大,束星北誉满校园。他开的课,学生爱听,教师也争相入座,他不照课本宣讲,而是联系实际,深入浅出。乍听似乎无章,细加揣摩却句句有着。他认为,物理学是一门很美的科学,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都是研究的对象,寻求其中规律,这是十分有趣的。天性率真的束星北有时跳上讲台,有时坐在椅背上,大发宏论,侃侃而谈,一条腿还下意识地晃动着。课堂上,一旦哪位学生指出他的疏漏之处,他便肃然静坐,恭听学生发言。每当学生讲出新的见解,束星北就会情不自禁地捶他一拳,连呼:妙!就是这种波尔学风,造就了一批物理人才。其中最负盛誉的便是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当年,束星北特别器重这位学生。李政道一度想辍学参军,是束星北切意挽留;李政道因车祸伤腿,束星北又特意把他接到重庆,精心安排治疗调养。难怪,数十年后,李政道仍念念不忘乃师之恩,曾致书问候:我物理的基础……成就归源,都是受先生之益。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的时候,束星北教授心潮澎湃。他夜以继日,勤奋科研。1952年到山东大学任物理系教授,除了正常教学研究外,还兼研气象学,曾在《中国气象学报》上发表多篇具有灼见的文章,成了竺可桢、赵如章的好朋友,被聘到中国气象学会青岛研究所负责科研。1980年,他又为航天工业的卫星回收试验立下了赫赫功劳。直到他生命最后一息,还在指导他的学生做海洋内波研究

一代大物理学家束星北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名却永戴史册。诚如其学生李政道的唁函所说:束老师是中国物理学界的老前辈,国际闻名,桃李天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E.本文详细记述了中国物理大师束星北热情求学、享誉校园、成就非凡等几方面的事迹及其科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展示了一位德才兼备的科学家的感人形象。

A. 束星北家境优越,自幼才智过人,凭着自身的聪明好学、父母的严格要求及耳濡目染,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三江大学,后来又进入了美国拜克大学读书。

B. 束星北器重、爱惜人才,他曾鼓励学生李政道走求学之路,并在其车祸后给予帮助;李政道对这份恩情念念不忘,并将自己的卓越成就归功于束星北。

C. 束星北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除了物理教学与研究之外,他还兼研气象学,并参与了航天工业的卫星回收试验,准确测算出了卫星的落点,立下赫赫功劳。

D. 1931九一八事变后,束星北怀抱一腔热情,毅然回归祖国,准备投笔从戎,回国后被浙江大学慕名聘请,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物理教学与研究生涯。

2.作者为什么将束星北比作中国的爱因斯坦?试分析(6分)

答:                                                         

3.在浙大讲学期间,束星北深受师生欢迎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这篇传记中,束北星先后以学生和老师的角色,与爱因斯坦和李政道有过深厚的师生情谊。你认为师生之间应建立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