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手术室监控记录下了一段画面,引发热议:手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手术室监控记录下了一段画面,引发热议:手术台旁的一名医生,一边站着接受止疼针注射,一边坚持为患者手术。医生突发疾病,打止疼针坚持完成多台手术……是敬业,还是对病人不负责任?

“打止疼针坚持做手术”的一幕被网络传播后,不少网友都为梁医生的敬业点赞。不过,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梁医生的精神可嘉,但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一旦有一点问题,都是双输的结果”。

读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敬业与奉献 雷锋日记中有着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提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 任何人都有追求荣誉的天性,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把这种意愿变成现实,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自己在平凡岗位上的爱岗敬业。 有这样一个问题:伟大的工作自然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敬业精神,但是,如果让我们几十年如一日从事一些比较普通的工作,怎么可能一直敬业呢?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干好就是不平凡!”默默工作,为自己打下基础,这不是平庸的表现,而是一种财富的积累。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够积累经验,步向成功。在任何平凡的岗位都蕴藏着巨大的机会,这些机会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本着爱岗敬业的精神,怀揣着坚定不移的决心在医保事业中努力奋斗。 日常生活中,你经常面临这样的选择: 当你接到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时,是讨价还价应付拖拉?还是不带情绪、敬职敬责、努力完成? 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还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 当你自觉晋级升迁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是牢骚满腹怨天忧人?还是自我反省、加倍努力、厚积而薄发? 当你遇到来访群众不明政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是敷衍推诿、撇开关系?还是全心全意,细致周到的向其明确政策,阐明观点,并耐心礼貌的处理善后? 也许有人会说:人之初性本惰,能修炼到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境界,古往今来能有几人?我要说:非也!在我们身边,在各行各业就有许多耳熟能详的例子。相信大家不会忘记,20xx年度全国爱岗奉献道德模范们,其中有一辈子为党为民无私奉献的杨善洲同志;有永远留在小岗村的“第一书记”沈浩同志;也有30年,8个乡镇,13年乡镇党委书记,被广大群众誉为“唯民书记”的文建明同志;还有溜索行医偏远山区28年的好医生邓前堆同志;更有患者心目中的“80元小处方”的好医生王争艳女士。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附带着一件件感人的事迹,他们在各行各业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凡的业绩,绽放出了人生的光彩,受到人民的尊重与推崇。 有句广告说得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当我们将爱岗敬业当做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时,我们就会在工作中少一些计较,多一份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份责任;少一些懒惰,多一份上进。有了这种境界,我们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着知足,努力的态度,把工作做的尽善尽美,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 其实,在平凡的岗位,追求爱岗敬业的境界,对任何人都不苛刻。试想,假如你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才,为什么不能做一棵小草为春天献上一丝新绿?假如你不能像大海那样海纳百川,又怎么不可以像小溪为土地孕育捧上甘露?假如你不能成为天之娇子,人中龙凤,为什么不能传承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医保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呢? 人生在世,七十古稀,青年一代,理当自强。孟子说:路虽远,不行则不至;事虽小,不为而不成,既然我们选择了医保工作,就要真心爱岗,权利敬业,充满爱心的服务群众,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职,情真意切的奉献岗位,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绽放人生的光彩。 【解析】 本题考查书面表达的能力。考生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材料,然后结合对材料的理解进行精准的审题立意。本题材料中说的是医生的经历,作为医生,在自己突发疾病的情况下,不顾个人的安危,坚持给病人做手术,这种舍己为人奋不顾身的敬业精神确实值得点赞。据此可立意为:①要有敬业精神;②时刻心系他人、先人后己的精神值得提倡;等等。但是一旦有一点问题,都是双输的结果,医生和病人都可能有危险,因此,不值得提倡。据此可立意为:①做事要有理性;②量力而行,尽力而为;③敬畏生命,对别人负责;等等。有了精准的立意后,然后结合对现实生活的论述进行写作,例如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举身边的例子,可以写关于生活中的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的例子。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作文才能有深度和广度,作文也就能符合考场作文的升格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日出东方,举步维艰联俄共扶农工,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人民走出黑暗的火炬。

材料:

先锋             向导                旗帜

保温饱强经济     御强寇平内乱        勇创新争一流

改革开放         夹缝求生            救亡图存       牢记使命

励精图治         不忘初心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的一则家长会邀请函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贵校定于本月29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希望您准时聆听校长报告,然后与犬子的任课老师碰头,不得缺席或迟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用一把毫毛,变出千百个     的猴子——《西游记》里的神话正在成为现实。克隆猴“中中”和它的妹妹“华华”在中国诞生!随着它们的“故事”登上《细胞》封面,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   ), 20多年间,各国科学家     ,克隆了牛、鼠、猫、狗等动物,但一直没有攻克与人类最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的难题。科学家曾普遍认为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     ,经过5年努力,成功突破了世界生物学的这个难题。科研团队未来可在一年时间内,培育出大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这是世界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的重大突破。”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院士说,克隆猴的成功,将为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     的光明前景。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它们的“故事”登上《细胞》封面后,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B. 随着它们的“故事”登上《细胞》封面,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C. 它们的“故事”登上《细胞》封面,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D. 随着它们的“故事”登上《细胞》封面,表明了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1996年,自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

B. 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

C. 1996年,自第一只“多利”克隆羊诞生以来

D. 自1996年第一只“多利”克隆羊诞生以来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毫无二致         按部就班          跋山涉水        前所未有

B. 毫发不爽         循序渐进          劈波斩浪        空前绝后

C. 毫发不爽         按部就班          跋山涉水        空前绝后

D. 毫无二致         循序渐进          劈波斩浪        前所未有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2)《荀子·劝学》中用“致千里”者却非“利足”,“绝江河”者却非“能水”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苇叶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下列小题。

始闻秋风①

(唐)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②动,雕③眄④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①本诗写于诗人的晚年。②拳毛:蜷曲的马毛。③雕:猛禽。  ④眄(miǎn):斜视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 “看黄菊”“听玄蝉”,诗人用秋日特有的风物点出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也借助黄菊和玄蝉表露了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怀。

C. 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D. 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全诗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2.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