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陆游一首题为《病起书怀》 的律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孤臣万里客江干 ②事...

下面是陆游一首题为《病起书怀》 的律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孤臣万里客江干   ②事定犹须待阖棺   ③天地神灵扶庙社  ④病骨支离纱帽宽  ⑤ 京华父老望和銮  ⑥ 夜半挑灯更细看  ⑦位卑未敢忘忧国  ⑧出师一表通今古

A. ④①⑧⑥③⑤⑦②    B. ①④③⑤⑦②⑧⑥

C. ④①⑦②③⑤⑧⑥    D. ①④⑦②⑧⑥③⑤

 

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本题题目是“下面是陆游一首题为《病起书怀》的律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为 律诗排序能力。根据律诗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第一联的首句可以押韵,其他各联的出句不得押韵,通读所给八句,可知本诗押“an”韵,可以确定①②④⑤⑥放在一、二、四、六、八句上。排除BD两项。AC两项,只有⑧⑥和⑦②两联需要辨别。也就是辨别联合尾联应该放哪两句。律诗的颔联必须对仗,比较⑧⑥和⑦②两联,可发现⑦②对仗十分工整,故⑦②应该处于颔联位置,排除A项。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经济建设以及国家战略层面凸显出重要作用,因此,全球都在争先进行战略部署。

B. 如今,随着微信用户的增长,朋友圈也开始迅速膨胀,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代购信息、心灵鸡汤、养生秘籍、好文好图,不堪其扰。

C. 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

D. 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这对夫妻因战乱而相互分离,本指望比翼连枝、白首偕老,谁料想竟是殊途阻隔,老境凄凉。

B. 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C. 可在空中持续飞行长达五年的太阳能无人驾驶飞机一经问世,石破天惊,一举打破了无人驾驶机的飞行时间记录。

D. 关于最近的生活,似乎就是这个样子,生活中新来了一些人,走丢了一些人。而我,依然是我,茕茕孑立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德和功业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形象地表现由梦境转入现实后颇感失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杜甫的《阁夜》中“_____________。”与《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都写江水和夜景,营造出雄浑阔大的意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白帝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 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 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D. 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2.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智耀,河西人,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进士第,夏亡,隐贺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用之,遽辞归。

子阔端镇西凉,儒者皆隶役,智耀谒藩邸,言儒者给复①已久,一旦与厮养同役,非便,请除之。皇子从其言。欲奏官之,不就。宪宗即位,智耀入见,言:“儒者所学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自古有国家者,用之则治,不用则否,养成其材,将以资其用也。宜蠲免徭役以教育之。”帝问:“儒家何如巫医?”对曰:“儒以纲常治天下,岂方技所得比。”帝曰:“善。前此未有以是告朕者。”诏复海内儒士徭役,无有所与。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帝异其言,铸印授之,命凡免役儒户,皆从之给公文为左验。时淮、蜀士遭俘虏者,皆没为奴智耀奏言以儒为驱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帝然之,即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数千人。贵臣或言其诡滥,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亦不可。”帝悦,更宠赉之。智耀又言:“国初庶政草创,纲纪未张,宜仿前代,置御史台以纠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用其议也。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

会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帝求报聘之使以析其问,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至上京,病卒,帝为之震悼。后赠崇文赞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谥文忠。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二》,有删改)

注释:①“给复”是免除赋役的意思。下文“诏复海内儒士徭役”中的“复”同此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皆没为奴/智耀奏言以儒/为驱/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

B. 皆没为奴/智耀奏言/以儒为驱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

C. 皆没为奴/智耀奏言以儒/为驱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

D. 皆没为奴/智耀奏言/以儒为驱/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

2.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古人出生后一般由父亲命名,字则要在成年时取。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及笄礼时取字。

B.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通过乡试者称为举人,通过会试者称为贡士。

C. 御史台是监察机构,设立于汉朝,掌监察之事,与尚书台、谒者台并称三台,历代沿袭,并有宪台、兰台、乌台的别称。

D. “至元五年”采用的是帝王年号纪年法,“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中的“赵惠文王十六年”就采用的是这种纪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智耀见识卓远,能力出众。他认为君王应注意培养人才,以备将来任用;针对西北藩王使者在奏问中提出的疑惑,他都能在皇帝面前一一奏对,让皇帝很满意。

B. 高志耀为儒生请命,成效显著。他认为把儒生当作驱使的奴隶,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事,应根除这种现象。世祖听从了他的意见,数千儒生因此得益。

C. 高志耀积极建言,深得圣心。他多次就儒学、儒生问题向君主进言,多能得到君主的认同。宪宗还认为他见识奇异,专铸官印交给他。

D. 高志耀尽心国事,为国分忧。西北藩王对元世祖采纳汉法的做法存在疑惑,派使者入朝奏问,世祖寻求能回访西北藩王的使者,高志耀主动拜见,请求出使。

4.文言文翻译。

(1)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用之,遽辞归。

(2)帝然之,即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数千人。

(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