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剧本《暗算》(节选),完成各题。 人物简介: 钱之江——打入国民党内部的中共...

阅读剧本《暗算》(节选),完成各题。

人物简介:

钱之江——打入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代号“毒蛇”),国民党上海警备区司令部总破译师。

代主任——蒋介石委派至上海的亲信特使,国民党军统特务头目之一。

背景概述:1931年,由于叛徒出卖,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重创,党中央派特使前往上海。这一行动被敌人破译而暴露,唯一的知情者钱之江却和另外几个国民党的破译人员,即“南京密电”的知情者都被软禁起来。代主任基于手段卑劣的连番审查,基本确认钱之江就是“毒蛇”,但就是找不到证据。就在“南京密令”(若找不出“毒蛇”则把软禁人员一律枪杀)生效的前夜,两个不同信仰的人之间有了一段经典对白。

代主任 钱总是何等卓越之人,大可不必一条道走到黑。你可以跟我去南京,蒋委员长太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钱之江 中国人的饮食以长江为界,南人喜米,北人好面;前者口清,后者味重。广东客家人爱好煲汤,山西老西儿喜欢吃醋。你我的祖籍南辕北辙,所以吃不到一起的人,难进一个门。

代主任 你的意思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生是党国人,死为党国鬼,你与我道不同,那你是何道?

钱之江 同是吃饭,国人用筷子,洋人用刀,此人和彼人,不都一样是人吗?难道你我之间竟有一个不是人?

代主任 钱总过于能言善辩,三寸不烂,巧舌如簧。我是真舍不得你,孤掌难鸣呐!没了你,我就再也听不到这种响声了。

钱之江 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足以影响一支蜡烛的光辉。我不言败,因为大幕还未落下;而你过早叫喊胜利,却可能孤独面对舞台,座位下无人喝彩。代主任 其实我心里已经知道你是什么人了,只是我无法证实。我遗憾造物主让我们成为敌人,而不是同志,只能各为其主。

钱之江 我是什么人?你是什么人?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这是你。而我,生来死往,像一片云彩,为太阳的升起,宁肯踪影全无。

代主任 好口才!钱之江,那我告诉你,即便大幕拉下,我也绝不会让你曲终人散。这个世界离开你,我会孤独,我会一览众山小,我会高处不胜寒。所以你不光不能离开,我还要你坐在舞台下为我喝彩。

钱之江 那我们都拭目以待。

代主任 不到黄河不死心。

钱之江 不见棺材不掉泪。

1.下列对戏剧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钱之江对饮食的表述上看,他学识渊博;从他谈“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我不言败,因为大幕还未落下”来看,他是乐观的;从他应对代主任的话语既顺畅通达,又针锋相对来看,他睿智沉着。

B. 代主任是在明白基本确定钱之江的身份又无法证实的情况下与他进行心理斗争的,他的台词也体现了他坚定自己信仰的一面。

C. 如果给钱之江的台词加舞台说明,他的语气应该是柔中带刚、坚定自信,他的表情应该是平静坦然、面带微笑等。

D. “中国人的饮食以长江为界,南人喜米,北人好面;前者口清,后者味重。广东客家人爱好煲汤,山西老西儿喜欢吃醋。你我的祖籍南辕北辙,所以吃不到一起的人,难进一个门。”钱之江的台词用比喻和对比的修辞向代主任表明自己和他是立场不同的人。

2.细读两人的对白,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他们各自表述的主要意思。

钱之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的许多语句都有意味深长的潜台词,请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潜台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D 2. 钱之江:(1)表明和对方“道不同,不相为谋”(2)表明对革命事业必定成功的坚定信念。 代主任:(1)威逼利诱钱之江归顺党国,表达了他对党国的忠诚(2)包含了他对钱之江的佩服。 3. ①你不就是共产党的人嘛! ②为革命的正义事业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戏剧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D项,不是比喻,是类比手法。故本题选D项。 2.试题分析:题干是“细读两人的对白,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他们各自表述的主要意思。”本题主要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钱之江的台词,“中国人的饮食以长江为界,南人喜米,北人好面;前者口清,后者味重。广东客家人爱好煲汤,山西老西儿喜欢吃醋。你我的祖籍南辕北辙,所以吃不到一起的人,难进一个门。”“同是吃饭,国人用筷子,洋人用刀,此人和彼人,不都一样是人吗?难道你我之间竟有一个不是人?”这些句子中主要包含的意思是:与代主任“道不同,不相为谋”。“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足以影响一支蜡烛的光辉。我不言败,因为大幕还未落下;而你过早叫喊胜利,却可能孤独面对舞台,座位下无人喝彩。”“不见棺材不掉泪。”这句台词表明他抱有革命事业必定成功的坚定信念。所以,钱之江的台词包含两层意思。代主任的台词,也主要包含了两层意思。“钱总是何等卓越之人,大可不必一条道走到黑。你可以跟我去南京,蒋委员长太需要你这样的人才。”“钱总过于能言善辩,三寸不烂,巧舌如簧。我是真舍不得你,孤掌难鸣呐!没了你,我就再也听不到这种响声了。”“不到黄河不死心。”一层意思是他想威通利诱钱之江,使之归顺党国;另一层意思是他佩服钱之江。 3.试题分析:题干是“选文中的许多语句都有意味深长的潜台词,请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潜台词。” 本题主要考查概括文章中语句的言外之意。分析潜台词要落实好以下三步:首先,不能按照平常的思维理解,要把平常的理解(往往是第一印象)剔除。其次,要充分发挥联想能力,以那句话为一个点,从这个点开始发散思维,把所有可能的意思罗列出来。最后,将那句话放回它的具体语境和特殊背景来理解,筛选出最合适的答案。第一处“你的意思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生是党国人,死为党国鬼,你与我道不同,那你是何道?”联系上文“代主任基于手段卑劣的连番审查,基本确认钱之江就是“毒蛇”,但就是找不到证据。”此句话的潜台词是“你就是共产党。”第二处“而我,生来死往,像一片云彩,为太阳的升起,宁肯踪影全无。”这是钱之江的台词,用的是比喻手法,他把自己比成“一片云彩”,把革命事业比作升起的“太阳”。“……一片云彩,为太阳的升起,宁肯踪影全无”含蓄地表明自己为了革命的正义事业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的决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朱光潜

至于悲剧和喜剧这一对范畴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一向就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悲剧和喜剧都属于戏剧,在分谈悲剧与喜剧之前,应先谈一下戏剧总类的性质。戏剧是对人物动作情节的直接摹仿,不是只当作故事来叙述,而是用活人为媒介,当着观众直接扮演出来,所以它是一种最生动鲜明的艺术,也是一种和观众打成一片的艺术。人人都爱看戏,不少的人都爱演戏。戏剧愈来愈蓬勃发展。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西方几个文艺鼎盛时代,例如古代的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的英国、西班牙和法国,浪漫主义运动时代的德国都由戏剧来领导整个时代的文艺风尚。我们不禁要问:戏剧这个崇高地位是怎样得来的?

多研究一下“儿戏”,就可以了解关于戏剧的许多道理。首先是儿童从这种游戏中得到很大的快乐。这种快乐之中就带有美感。马克思论劳动,也说过美感就是人使各种本质力量能发挥作用的乐趣。人为什么爱追求刺激和消遣呢?都是要让生命力畅通无阻,要从不断活动中得到乐趣。因此,不能否定文艺(包括戏剧)的消遣作用,消遣的不是时光而是过剩的精力。要惩罚囚犯,把他放在监狱里还戴上手铐脚镣,就是逼他不能自由动弹而受苦,所以囚犯总是眼巴巴地望着“放风”的时刻。戏剧是一个最好的“放风”渠道,因为其它艺术都有所偏,偏于视或偏于听,偏于时间或偏于空间,偏于静态或偏于动态,而戏剧却是综合性最强的艺术,以活人演活事,使全身力量都有发挥作用的余地,而且置身广大群众中,可以有同忧同乐的社会感。所以戏剧所产生的美感在内容上是最复杂、最丰富的。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作为戏剧。都可以产生这种内容最复杂也最丰富的美感。

不过望文生义,悲喜毕竟有所不同,类于悲剧的喜感,西方历来都以亚理斯多德在《诗学》里的悲剧净化论为根据来进行争辩或补充。依亚理斯多德的看法,悲剧应有由福转祸的结构,结局应该是悲惨的。理想的悲剧主角应该是“和我们自己类似的”好人,为着小过失而遭到大祸,不是罪有应得,也不是完全无过错,这样才既能引起恐惧和哀怜,又不至使我们的正义感受到很大的打击。恐惧和哀怜这两种悲剧情感本来都是不健康的,悲剧激起它们,就导致它们的“净化”或“发散”,因为象脓包一样,把它戳穿,让它发散掉,就减轻它的毒力,所以对人在心理上起健康作用。这一说就是近代心理分析大师佛洛伊德(S·Freud)的“欲望升华"或“发散治疗”说的滥觞。他认为,人心深处有些原始欲望,最突出的是子对母和女对父的性欲,和文明社会的道德法律不相容,被压抑到下意识里形成“情意综”,作为许多精神病例的病根。但是这种原始欲望也可采取化装的形式,例如神话、梦、幻想和文艺作品往往就是原始欲望的化装表现。佛洛伊德从这种观点出发,对西方神话、史诗、悲剧乃至近代一些伟大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心理分析来证明文艺是“原始欲望的升华”。这一说貌似离奇,但其中是否包含有合理因素。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他的观点在现代西方还有很大的影响。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有删改)

1.下列关于“戏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剧是综合性最强的艺术,置身广大群众中,可以有同忧同乐的社会感。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都可以产生内容最复杂也最丰富的美感。

B. 因为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所以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悲剧和喜剧这一对范畴一直以来就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C. 戏剧是一种用活人为媒介当着观众直接模仿人物动作情节、和观众打成一片的最生动 鲜明的艺术,它不是只当作故事来叙述。

D. 人人都爱看戏,不少人还爱演戏,这使得戏剧愈来愈蓬勃发展,西方几个文艺鼎盛时代都是由戏剧来领导整个时代的文艺风尚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要想了解关于戏剧的诸多道理,就必须多研究“儿戏”,因为戏剧如同“儿戏”,能让人从中得到带有美感的快乐。

B. 悲剧激起恐惧和哀怜这两种本来不健康的悲剧情感,使它们得以“净化”或“发散”,从而起到健康人的心理的作用。

C. 弗洛伊德认为,人心深处有些和文明社会的道德法律不相容而被压抑的情结,但它也可采取化装的形式,通过文艺作品进行宣泄。

D. 由于其他艺术在视与听、时间与空间等方面都各有偏侧。都不能使人完全释放苦闷、获得愉悦。因而戏剧是一个最好的“放风”渠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西班牙和法国,浪漫主义运动时代的德国,都由戏剧领导整个时代的文艺风尚,可见戏剧在西方享有崇高的地位。

B. 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他既伪善、阴险、专制,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因而具有恐惧和哀怜这两种悲剧情感。

C. 关汉卿在《窦娥冤》中让窦娥这一好人担任主角,其中的故事有着由福转祸的结构以及悲惨的结局,没有使我们的正义感受到很大打击。

D. 研究表明,神话、史诗、悲剧乃至近代一些伟大艺术家的作品等都是人类“原始欲望的升华”,这一观点在现代西方仍有很大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美国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

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

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市干部任免工作示意图,请把这个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5个字。

 

查看答案

王老师退休不久,就收到了学生张笑的来信。信写得有真情实意,但在表达上还有一些毛病,下面就摘一段,请找五处加以修改。

老师,此时此刻,多少往事仍历历在目。课堂上,您循循善诱,抛砖引玉,开启着我们心灵的窗户;生活中您精心呵护,无所不至,提供给我们成长的沃土。如今,您离我而去在我心中您的音容宛在。如果可能,我希望能再到您家里,垂询几个问题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发奋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艺术丰富了城市景现,点燃了平凡单调的城市生活。手绘墙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是城市年轻、富有活力的象征,与城市文化建设和艺术环境融为一体,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和健康文明的审美价值。墙壁本身是      的,但当它穿上绚烂的外衣,附上一个有趣的艺术灵魂,便能         地影响居民对文明和艺术的认知,提升居民的文化艺术鉴赏水准。将图画与城市文化元素相结合,能够激发艺术家内心的创作动力,创作出更富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作品。让艺术更加生活化,更加贴近大众,赋予艺术更多自由的空间,艺术家便有了更广阔的舞台,有了更多的受众,有了内心更强大的表达需求,这样持续的正向刺激无疑对艺术本身的发展很有促进作用。同时,广大受众也是受益者。艺术离普通大众更接近,更能装点美化自己的生活,未来也会有更多属于自己的表达,通过艺术家的作品体现出来。(        )。手绘墙仅仅是一个艺术门类以一种方式走近大众,能成为      的网红,说明反响热烈,也说明目前这样的形式还比较少见。所以,我们的城市管理者或许应该      ,怎么给艺术更多的空间,让艺术走近普通人,为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搭建更多更畅达的通道。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将图画与城市文化元素相结合,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创作动力,让他们创作出更富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B. 将图画与城市文化元素相结合,艺术家能够激发内心的创作动力,创作出更富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C. 将图画与城市文化元素相结合,能够激发艺术家内心的创作动力,使他们创作出更富有美感的作品。

D. 将图画与城市文化元素相结合,艺术家的创作动力能够被激发,创作出更富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疑,城市管理者是很愿意看到这种双赢局面的

B. 这种双赢的局面,无疑也是城市管理者所愿意看到的

C. 对于这种双赢的局面,无疑是城市管理者愿意看到的

D. 无疑,这种双赢局面为城市管理者所愿意看到

3.侬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冷若冰霜    潜移默化      炙手可热    深思熟虑

B. 索然无味    潜滋暗长      妇孺皆知    处心积虑

C. 冷若冰霜    潜滋暗长      炙手可热    处心积虑

D. 索然无味    潜移默化      妇孺皆知    深思熟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