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寇)俊字祖俊,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性又廉恕,不以财利为心。家人曾卖物与人,而利得绢一匹。俊于后知之,乃曰:“得财关行,吾所不取。”访主还之。
大乘贼起,燕,赵扰乱,俊参护军事东讨,以功授员外数骑侍郎。累迁司空府主簿。时灵太后临朝,减食禄官十分之一,造永宁佛寺,令俊典之。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寺成,又极壮丽。吴太后嘉之,除左军将军。
永安初,华州人史底与司徒杨椿讼田。长史以椿势贵,皆言椿直,欲以田给椿。俊曰:“史底穷人,杨公横夺其地。若欲损不足以给有余,见使雷同,未敢闻命。”遂以地还史底。孝庄帝后知之,嘉俊守正不挠,拜司马,其附椿者咸责焉。二年,出为梁州刺史。人俗荒犷,多为盗贼。俊乃令郡县立庠序,劝其耕桑,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
大统三年,东魏授洛州刺史,俊因此乃谋归阙。五年,将家及亲属四百余口入关,拜秘书监。时军国草创,坟典散逸,俊始选置令史,抄集经籍,四部群书,稍得周备。十七年,加散骑常侍,遂称笃疾,不复朝觐。明帝尚儒重德特钦赏之数加恩赐思与相见俊不得已乃入朝帝与同席而坐顾访洛阳故事。帝与之谈论,不觉屡为之前膝。及俊辞还,帝亲执其手,曰:“公年德俱尊,朕所钦尚。乞言之事,所望于公。宜数相见,以慰虚想。”以御舆令于帝前乘出。顾谓左右曰:“如此事,唯积善者可以致之。何止见重于今,亦将传之万古。”时人应以为荣。卒年八十二。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十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行:品行
B. 造永宁佛寺,令俊典之 典:主管
C. 劝其耕桑,敦以礼让 劝:鼓励
D. 帝与之谈论,不觉屡为之前膝 前:前面
2.下列对文中画该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明帝尚儒重德/特钦赏之数加/恩赐思与相见/俊不得已乃入/朝帝与同席而坐/顾访洛阳故事
B. 明帝尚儒重德/特钦赏之/数加恩赐/思与相见/俊不得已乃入/朝帝与同席而坐/顾访洛阳故事
C. 明帝尚儒重德/特钦赏之/数加恩赐/思与相见/俊不得已/乃入朝/帝与同席而坐/顾访洛阳故事
D. 明帝尚儒重德/特钦赏之数加/恩赐思与相见/俊不得已/乃入朝/帝与同席而坐/顾访洛阳故事
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寇发品格高尚,不重财利。家人卖给别人东西,从中留下了一匹绢,寇俊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就设法找到买主,将绢归还给了他。
B. 冠俊忠于职守。他主管建造永宁佛寺,对花费的财物清清楚楚,主管的官员都不敢欺瞒他,等到佛寺建成后,他得到了灵太后的赞赏。
C. 寇俊治政有方,梁州民风野蛮,很多人做了盗贼,他担任制史后,下令兴建学校,教化百姓,勉励农业,在几年之内,风俗全部革除。
D. 冠俊不媚权贵。百姓史底和司徒杨椿争讼田地,一些官员说杨椿有理,但寇俊却把地判给了史底,这让那些依附杨椿的官员内心自责不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性又廉恕,不以财利为心。
(2)如此事,唯积善者可以致之。何止见重于今,亦将传之万古。
阅读《离骚》,完成下列小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好:爱慕、崇尚
B. 偭规矩而改错 错:缺点、错误
C. 余独好修以为常 修:装饰、美好
D. 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
2.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现屈原“坚持正道,献身理想”的一项是(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③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 ④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⑤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3.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注]故关:故乡。
风尘:指社会动乱。
1.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 “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
C. “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D. 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2.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下面是一首鲁迅先生写的诗,诗中空缺四句,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怒向刀丛觅小诗 ②月光如水照缁衣 ③忍看朋辈成新鬼 ④吟罢低眉无写处
A. ③①②④
B. ①④③②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②④
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诗经》里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并称为“风骚”,分别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
B.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歌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C.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其散文《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都脍炙人口。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沉沦》《迟桂花》等。
D. 《楚辞》是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的作品而成,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各位书友!新版《普希金诗选》业已售罄,本店正在组织货源,一旦到货,当函请各位光临!
B. 兹捡到钱包一只,内有饭卡等物品,暂惠存我处,遗失者请电话或短信联系后勤组王子健.一经核实,定当奉还.
C. 先生迟暮之年,仍躬耕三尺讲台,实令后学感佩!值此六十华诞之日,恭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D.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