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谈读书(节选)
朱光潜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选自2012年4月《社会科学论坛》,有删改)
1.下列关于“书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书籍是记载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使其不被湮没的工具。
B. 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C. 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
D. 书籍是一种可以帮助人的学习工具,但也可能变成我们研究学问的障碍。
2.(小题2)下列关于“学问”和“读书”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获得学问,不一定只靠读书,但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B. 要想在文化学术方面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过去人类已得的学问。
C. 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必要的学问。
D. 读书可以帮助人获得学问,但如果缺少正确方法,也可能阻碍人获得学问。
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书籍难得,所以我国古代学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但由于读得专而精,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
B. 现在每种学问的书籍都非常多,但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初学者不能贪多求全而放弃了基本要籍。
C.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因此我们必须选择经典作品仔细阅读并深入研究。
D. 书既可以多读,也可以少读,不能以读的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读书的质量。少读如果彻底,对人的作用也很大。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7月8日,马云在杭州开放了中国第一家无人(售货)超市。消息瞬间刷爆朋友圈,很多人不远千里赶到杭州先验为快。起初,无人超市顾客如云,随着热度逐渐下滑,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传统超市。今年,无人(售货)超市真得变成了无人(购物)超市!
调查发现,大部分人选择传统超市还是习惯问题;也有人说无人超市的出现不切实际,因为高智能替代了人工,将造成就业困难;还有人说,无人超市的出现确实使我们的生活便捷起来,但是它并不能带给我们幸福……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下面这则通知有五处词语不够得体,请指出后并修改。
通知
全校师生:
我校将于9月20日与实验中学展开辩论赛,现万事俱备,急需母校师生找一找辩论时的背景音乐,希望广大师生不吝赐教。请于明天下午2:00-5:00交到团委办公室,其他时间恕不接待。
校团委
8月10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日前,有媒体报道,谈到境内的旅游商品时,经常听到的负面评价是:做工粗糙, ,性价比不高。对境外旅游商品的评价则正好相反,往往包装精美、商品精致。
按说,以中国如今的经济实力和制造能力,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商品,实不在话下。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感到尴尬。最为游客所诟病的是,多数文化旅游商品缺乏创意,设计粗糙。( )。比如,各地的土特产商店、纪念品商店看似 ,但其中所出售的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在全国各大景区皆 。
反观其他一些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商品,且不论其创意水平的高低,就其所显示出的地域特色,可说是让人过目难忘。为国人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瑞士旅游商品等,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游客在原产地购买这些商品,一来价格比较优惠,二来独具纪念意义。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外旅游产品的质量胜于国内。事实上,受到不少游客交口称赞的国外旅游产品,往往是由国内厂商加工制造的。 ,一件旅游商品的灵魂在于其文化内涵,这也正是旅游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根本特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篇一律 丰富多彩 云泥之别 追本溯源
B. 如法炮制 琳琅满目 云泥之别 归根结底
C. 千篇一律 琳琅满目 大同小异 归根结底
D. 如法炮制 丰富多彩 大同小异 追本溯源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更糟糕的是,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
B. 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这是比较糟糕的事。
C. 比较糟糕的是,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
D. 同质化现象使旅游商品对游客失去了吸引力,这是最糟糕的。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被国人所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等商品,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
B. 为国人所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瑞士旅游商品等,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
C. 被国人所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瑞士旅游商品等,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
D. 为国人所熟知的瑞士手表、军刀等商品,都承载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复制性。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慨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强调,庄子说过“______ ,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