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云南邀请中国作协老作家李凖、老诗人李瑛...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云南邀请中国作协老作家李凖、老诗人李瑛等一批著名作家访问昭通,我也忝列其中。

B. 他说:“当我经纪人打电话告诉我时,我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赏光接受了球队的邀请”

C. 为回馈新老客户,增进与客户之间的感情,本专营店开展上门惠顾活动,服务到家。

D. 修改是写作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斧正。

 

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忝列: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B赏光: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C项,惠顾: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D项,斧正:敬辞,用于请人改自己的文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是每年非法进入中国的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国,被以粗放的方式进行回收处理,继而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B. 针对长江流域当前汛情,国家防总要示长江防总加强预报预测,优化水利骨干控制工程调度和防汛抢险各项责任,严防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C. 了解作为青藏高原屏障的贡嘎山的生态情况,对研究横断山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和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以及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D. 公立医疗机构由于总体处于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垄断地位,少数医疗机构抵制付费方式改革,不愿意向参保人员提供服务,或者推诿病人、转嫁费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前一段时间,电视剧《楚乔传》热播,许多观众不禁想问:魏贵妃到底是何等身份,竟可以在皇上面前说话一言九鼎

②理想中是“铿锵玫瑰”,现实里是无人关心的“野草花”,女子三大球缺关注,收入与男子判若云泥,这已不是一两天的问题了。

③在那样的时代中,有的人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却很少有人像瞿秋白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直面自己。

④盲目“跟榜”,读一本与自己心性喜好完全不搭的书,一本不忍卒读的烂书,就会浪费时间、精力,还会误导个人思想认知。

⑤在法兰西大球场入口,工作人员目不交睫地盯着安检显示仪,认真检查着进来的每一名球迷和记者,包括采访器材。

⑥在这个意义上,平凡的工作实在更有价值,作为交警,孟昆玉平凡的工作与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正是一种厝火积薪、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______________”。

(2)杜甫《春望》中,写战乱不断,家人音信极其珍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表现洞箫乐曲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秋兴八首(其四)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②羽书: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③平居:这里指家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闻道”一词强调事情并无依据;“似弈棋”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

B. 第二句写诗人面对世事的变化莫测,感叹身逢乱世不胜悲叹,令人伤悲。

C. “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

D. 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2.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国家、家园之思?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乔执中,字希圣,高邮人。入太学,补《五经》讲书,五年不谒告。王安石为群牧判官,见而器之,命子弟与之游。擢进士,调须城主簿。时河役大兴,部役者不得人。一夕,噪而溃,因致大狱。执中往代,终帖然。富民赂吏,将创桥所居以罔市利,执中疏其害,使者入吏言使成之,执中曰:“官可去,桥不可创也。”卒不能夺。

王安石为政,引执中编修《熙宁条例》。章惇讨五溪,檄执中取大田、离子二峒。峒路险绝,期迫,执中但走一校谕其酋,即相率归命。录功当迁秩,辞以及父母。

就徙转运判官,召为司农丞、提点开封县镇。诸县牧地,民耕岁久,议者将取之,当夷丘墓,伐桑柘,万家相聚而泣。执中请于朝,神宗诏复予民。改提点京西北路刑狱。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

元祐初,为吏部郎中,请选人由县令、录事参军致仕者,升朝籍,得封其亲。兼徐王府侍讲、翊善,迁起居舍人、起居郎,权给事中。有司以天下谳狱失出入[注]者同坐,执中驳之曰:“先王重入而轻出,恤刑之至也。今一旦均之,恐自是法吏不复肯与生比,非好生洽民之意也。”进中书舍人。邢恕遇赦甄复,执中言:“恕深结蔡确,鼓唱扇摇,今复其官,惧疑中外。”迁刑部侍郎。

绍圣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郓州。执中宽厚有仁心,屡典刑狱,雪活以百数。明年,谈笑而逝,年六十三。

论曰: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六,有删改)

(注)出入,指出入人罪。所谓“出罪”是指把有罪判为无罪或把重罪判为轻罪,所谓“入罪”指把无罪判为有罪或把轻罪判为重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

B. 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

C. 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

D. 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学,文中指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起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相当于现在的大学。

B.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C. 元祐,年号。古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可能会更改年号。

D. 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等职事,部长为刑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乔执中工作勤奋,善于治理。他任《五经》讲书时,五年没请假;有人不胜任官职,导致劳工混乱,他前去治理,稳定了局面。

B. 乔执中嫉恶如仇,为人刚正。有富人贿赂官员,想借造桥取利,他不怕丢官,坚决反对;他反对恢复邢恕的官职,认为这会引起疑心。

C. 乔执中为民请利,恪尽职守。有人提议收回各县牧地,他上奏朝廷请求还给百姓;黄河决口,他不顾危险登上堤坝,给众人做榜样。

D. 乔执中反对滥刑,宽厚为怀。有人把“出罪”“入罪”同等对待,他认为这种行为会使百姓纷纷犯罪;他掌管刑狱时洗清了很多冤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安石为群牧判官,见而器之,命子弟与之游。

(2)峒路险绝,期迫,执中但走一校谕其酋,即相率归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