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 “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C. 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D. 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寒风凛冽,天上飘下碎琼乱玉,大地瞬间披上素妆。
B. 运动时听音乐不仅可以缓解单一重复的机械运动,更重要的是,有些音乐就像魔力一样,在你筋疲力尽的时候,让你起死回生般的缓解疲劳,感受自己如永动机般的奔跑。
C. 假如没有这场金融危机家居网络营销的春天也许不会来得这么快。但一切已经发生,我们能做的是顺应历史的浪潮,寻找汹涌波涛中的商机。也许,下一个机遇也是被逼上梁山的。
D. 在女足东亚杯预赛第二阶段首轮较量中,中国女足10球狂胜蒙古,这真是大快人心的消息。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忠贞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特点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如《山居秋暝》中的颔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两句就描绘出了一幅清幽的自然风景画。
(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5)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 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 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两句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喧嚣的农村生活图景。
2.“尘网、樊笼” 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太傅曰:“请入,图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荆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
(选自《战国策•燕策》,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B.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C.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D.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策》是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
B. 足下,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用“足下”,意为“您”,属称对方的敬辞。
C. 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
D. 太傅,古代官职名,和太师、太保一起,位列“三公”。文中的“太傅”是太子太傅,太子太傅一般认为就是太子的老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向太子推荐了荆轲。
B. 太子丹为了国事,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这充分表明他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
C. 田光年纪大了,劝说荆轲为太子出力,最后以自杀来激励荆轲并表明忠心。
D. 太子丹听说田光死了,很伤心,双腿跪行,流着眼泪说自己要田光不要泄密的本意是想要和田光商议重大事情,并不是要他去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
(2)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16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040万辆攀升至1.9亿辆,自行车的保有量却从6.7亿辆,急剧下降至3.3亿辆。汽车成为代步工具的同时,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大压力,城市居民的出行成本急剧上升。而随着2016年共享单车的出现,在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同时,也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
摩拜提供的数据显示,共享单车的出现,直接使黑摩的的出行次数减少了53%。根据摩拜用户的问卷调查,共享单车出现前,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为40余单,司机日收入约200元人民币,共享单车出现后,黑摩的每天接单量下降到十几单,有70%的黑摩的司机转行。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快速发展中的共享单车正改善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董城、李笑萌《共享单车:让城市变得轻盈绿色》,《光明日报》)
材料二:
调查显示,被访者对共享单车投放后运营管理维护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7.8%和9.3%;有35%的被访者希望运营公司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问题。
在使用共享单车遇到的问题中,“车辆有破损”问题最突出,主要表现在: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车把或车座损坏,有72.2%的被访者遇到过这种情形,其中有25.4%的被访者把它排在问题首位。
有58.4%的被访者在早晚高峰期间有过寻车困难的经历,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三位,其中有19.4%的被访者认为这个问题最严重。
针对使用者素质问题,有70.5%的被访者遇到过车辆遭恶意损坏,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二位,其中有40.9%的被访者认为这是首要问题。
许多被访者认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十分严重, 这无疑增加了使用者的寻车难度。还有部分被访者反映使用者随意将共享单车停放在人行道或盲道上,甚至直接将车停放在机动车道内,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市容市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出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摘编自王海亮《四成人每天至少骑1次共享单车》,《北京晨报》)
材料三:
没有共享单车,“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出行难题;有了共享单车,交通秩序问题又惹人烦。“我国从‘自行车王国’转而进入汽车社会后,自行车的行车与停车空间被小汽车大量侵占,骑车出行的连续性、舒适性大打折扣。”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说。共享单车登陆、抢滩,短短一年,全国已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30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1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10亿人次。考虑到仍有不少大城市的远郊区县和中小城市尚未普及,规模增势一时恐难削减。目前,不少单车平台都建立了信用积分体系。如果有些市民总是不文明骑车,那么在注册时使用的信息可能被锁定拉入“黑名单”,不允许使用共享单车。专家建议,可以将其与政府主导的“信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互联互通,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奖惩联动。
(摘编自刘志强《共享单车,如何骑得又稳又远?》,《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共享单车是在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急剧上涨,而自行车保有量急剧下降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产物。
B. 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影响了黑摩的司机的利益收成,他们大多转行,从而增加了共享单车破损的数量。
C. 不少使用者认为,在使用共享单车中遇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等。
D. 乱停乱放共享单车不但增加了使用者的寻车难度,破坏了市容市貌,而且也对出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善了我国国民的出行模式,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B. 针对车辆有破损、早晚高峰期间寻车难、使用者素质低等问题,被采访者希望政府部门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问题。
C. 城市留给自行车的空间有限,共享单车规模又在快速扩大,这促使着新的应对机制逐步建立。
D. 让共享单车骑得又稳又远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景,就目前而言,我们尚不能处罚不文明骑车者,即使有不被允许使用单车的情况,那也还只是个别平台的行为。
3.怎样才能使我国的共享单车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