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明朝的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过不少重要的发明和创新,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例如,早在6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制作玉器。朱熹对《论语·学而》中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他说:“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是中国思想家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其实,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谈不上精致。德国人到英国展出产品,被要求标注:“Made in Germany”,相当于劣等产品的标签。这种标注产地的做法给德国人以很大刺激。他们立志要摘掉劣等产品的帽子,经过上百年努力,才后来居上,使“Made in Germany”成为精品的标记。曾几何时,“东洋货”也曾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现在日本产品却大都是世界精品。

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比起标注“Made in Germany”,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国就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的技艺。据《吕氏春秋》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秦律》中也有许多具体的惩罚规定。秦代制器,不仅要刻上工匠之名,还要刻上督造者和主造者之名,以便逐级追查产品质量的责任人。如果不刻写名字,就要被罚款。

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及分工负责制度。以少府为例,工师为手工业作坊的负责人,集技术与管理于一身,还传授技艺,监督工匠操作、产品质量检验等。检查产品质量,要求“必功致为上。”(《吕氏春秋·孟冬纪》)。做得好的,也有具体的奖励办法。由于有这样的制度,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秦朝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艺术品。

在中国历史上,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以瓷器工匠为例,官窑(如龙泉窑)生产的好产品呈给皇家,出现次品就要砸掉。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一个传统:仿品不能当正品出售。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制度作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如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绸等,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

今年以来,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因为它切中时弊、符合时需。在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应当弘扬,或者说找回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使“Made in China”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

(摘自《光明日报》《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

B. 工匠虽然在我国古代的社会地位不高,却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

C. 中国古代能够涌现出一批批艺术精品,只因为古代的工匠们都是以打造精品为追求。

D. “工匠精神”切中时弊、符合时需,所以现在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工匠制作玉器时的那种“如琢如磨”,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体现。

B. 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前,中国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这种制度为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C. 秦朝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不光有惩罚规定,还有具体的奖励办法。

D. 秦朝能够制造出一大批精湛的艺术品,与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管理制度密切相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顶是

A. 中国比西方更早建立起各种具体而严格的工匠制度,也一直具备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

B. 陶瓷界的厂家都坚守“仿品不能当真品卖”的传统。这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

C. 中国历朝历代能不断产出精品,能不断铸就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这离不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制度保证。

D. 只要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找回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Made in China"必将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际签。

 

1. C 2. B 3. 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只因为古代的工匠们都是以打造精品为追求”以偏概全。原文除“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的表述外,后文还有“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等。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人生如旅,一路的风光旖旎,满程的离合悲欢。悠悠岁月,总会有那些人、那些事,在你生命中散发璀璨的光芒,温暖了你的时光,鼓舞你奋然前行。

请以“我生命中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线索明晰,结构严谨,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限36字以内)(3分)

在建的津门津塔将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两座顶部相连的高楼构成巨大的字型,象征着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大都市的包容与开放,津塔高336.9米,地上75层,地下4层,其外形设计则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造型,是现代建筑科技与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这组建筑将于2010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擅长打某款游戏而获得游戏直播网站的青睐,被聘请在该网站直播自己的游戏实况,月收入高达三万元。日前,男孩的母亲为他办理了退学手续,让其专注于游戏直播。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起很大反响,网友们对男孩母亲的做法褒贬不一。

⑴给新闻拟标题,要求不超过15个字。 

⑵对孩子母亲的做法进行点评。要求:态度鲜明,言之有理,不超过6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苔痕的意象为中国诗人所钟爱,那湿漉漉的苔痕最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在古地边,在石罅旁,在茵茵的绿草深处,在森森的古树上,在诗人的心中     地蔓延,周邦彦《花犯》词“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青苔标志着静寂,那永恒的静寂,只有     的地方才有青苔,青苔显示出永恒的宁静,显示出野趣、古朴和稚拙。青苔的出现,在宁静中向人昭示     的消息,诗人们借此执拗地诉说着变化中的不变,世事变化只是表象,(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把玩青苔的心理。他们经过对青苔的咀嚼,表达对人生     的思考。把玩青苔,就如同中国诗人喜欢把玩残花的心态一样。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永恒才是真实的绵延

B. 绵延的永恒才是真实

C. 永恒的才是绵延的真实

D. 绵延的真实才是永恒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

B. 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

C. 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

D. 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B. 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C. 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D. 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孩子,我们希望你能遇到一位不怒自威的老师,希望你当一名怀敬畏、有信仰的学生。当你读了一些书,跋涉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发生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孩子,你要知道,盲目的鼓励和宽容,只能培育温室的花朵。好的教师,必然是宽严相济、奖罚分明的。如果你在学校      、侮辱老师、欺凌同学,老师会以他的方式批评你,你不要     ;老师以他的方式惩戒你,你不要心怀不满,不要指望我们站在你那边,去状告老师,抹黑学校。我们一定会感谢老师,他在尽自己的努力教育你。在这     中,你可以不为我们学习,但你必须为自己而战;(       )希望你     ,在规则中懂得敬畏,在敬畏中丰富生命。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更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

B.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更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

C.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不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而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

D.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不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而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学无术  充耳不闻  蹉跎岁月  不负众望

B. 百无一能  置若罔闻  峥嵘岁月  不孚众望

C. 不学无术  充耳不闻  峥嵘岁月  不负众望

D. 百无一能  置若罔闻  蹉跎岁月  不孚众望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跋涉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

B. 经历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

C. 跋涉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受到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

D. 经历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受到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