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限36字以内)(3分)
在建的津门津塔将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两座顶部相连的高楼构成巨大的“门”字型,象征着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大都市的包容与开放,津塔高336.9米,地上75层,地下4层,其外形设计则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造型,是现代建筑科技与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这组建筑将于2010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擅长打某款游戏而获得游戏直播网站的青睐,被聘请在该网站直播自己的游戏实况,月收入高达三万元。日前,男孩的母亲为他办理了退学手续,让其专注于游戏直播。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起很大反响,网友们对男孩母亲的做法褒贬不一。
⑴给新闻拟标题,要求不超过15个字。
⑵对孩子母亲的做法进行点评。要求:态度鲜明,言之有理,不超过60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苔痕的意象为中国诗人所钟爱,那湿漉漉的苔痕最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在古地边,在石罅旁,在茵茵的绿草深处,在森森的古树上,在诗人的心中 地蔓延,周邦彦《花犯》词“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青苔标志着静寂,那永恒的静寂,只有 的地方才有青苔,青苔显示出永恒的宁静,显示出野趣、古朴和稚拙。青苔的出现,在宁静中向人昭示 的消息,诗人们借此执拗地诉说着变化中的不变,世事变化只是表象,(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把玩青苔的心理。他们经过对青苔的咀嚼,表达对人生 的思考。把玩青苔,就如同中国诗人喜欢把玩残花的心态一样。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永恒才是真实的绵延
B. 绵延的永恒才是真实
C. 永恒的才是绵延的真实
D. 绵延的真实才是永恒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
B. 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
C. 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
D. 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B. 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C. 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D. 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孩子,我们希望你能遇到一位不怒自威的老师,希望你当一名怀敬畏、有信仰的学生。当你读了一些书,跋涉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发生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孩子,你要知道,盲目的鼓励和宽容,只能培育温室的花朵。好的教师,必然是宽严相济、奖罚分明的。如果你在学校 、侮辱老师、欺凌同学,老师会以他的方式批评你,你不要 ;老师以他的方式惩戒你,你不要心怀不满,不要指望我们站在你那边,去状告老师,抹黑学校。我们一定会感谢老师,他在尽自己的努力教育你。在这 中,你可以不为我们学习,但你必须为自己而战;( )希望你 ,在规则中懂得敬畏,在敬畏中丰富生命。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更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
B.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更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
C.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不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而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
D.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不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而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学无术 充耳不闻 蹉跎岁月 不负众望
B. 百无一能 置若罔闻 峥嵘岁月 不孚众望
C. 不学无术 充耳不闻 峥嵘岁月 不负众望
D. 百无一能 置若罔闻 蹉跎岁月 不孚众望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跋涉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
B. 经历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
C. 跋涉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受到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
D. 经历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受到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观沧海》中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诗人借两种自然景物自况,写出了飘零之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骚》中写自己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却仍然遭到贬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古意①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②。
注释:①本诗题目又作《独不见》,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②流黄:褐黄色的绢,诗中用来做征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这首七言律诗写的是一位闺中思妇与长久戍边未归的丈夫相互思念之情。本诗情致婉转,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B. 首联“卢家少妇”,名莫愁,是南朝民歌里的人物,后用作少妇的代称。这里精妙地介绍了思妇的身世和处境。
C. 颔联写深秋九月正是赶制征衣之季,此起彼伏的捣衣杵声,声声撩人心绪。阵阵飘落的树叶,更使人触目伤怀。
D. 颈联是闺中思妇深沉无奈的叹息,进一步阐发题旨。音讯断绝,丈夫生死难以预料,思妇愁肠百结,更觉秋夜漫长。
E. 尾联“明月照流黄”写出漫漫长夜,思妇想让眼前皎洁的月光同样照在远方丈夫的征衣上,明月千里寄相思。
2.本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试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