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擅长打某款游戏而获得游戏直播网站的青睐,被聘请在该网站直播自己的游戏实况,月收入高达三万元。日前,男孩的母亲为他办理了退学手续,让其专注于游戏直播。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起很大反响,网友们对男孩母亲的做法褒贬不一。
⑴给新闻拟标题,要求不超过15个字。
⑵对孩子母亲的做法进行点评。要求:态度鲜明,言之有理,不超过60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苔痕的意象为中国诗人所钟爱,那湿漉漉的苔痕最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在古地边,在石罅旁,在茵茵的绿草深处,在森森的古树上,在诗人的心中 地蔓延,周邦彦《花犯》词“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青苔标志着静寂,那永恒的静寂,只有 的地方才有青苔,青苔显示出永恒的宁静,显示出野趣、古朴和稚拙。青苔的出现,在宁静中向人昭示 的消息,诗人们借此执拗地诉说着变化中的不变,世事变化只是表象,(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把玩青苔的心理。他们经过对青苔的咀嚼,表达对人生 的思考。把玩青苔,就如同中国诗人喜欢把玩残花的心态一样。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永恒才是真实的绵延
B. 绵延的永恒才是真实
C. 永恒的才是绵延的真实
D. 绵延的真实才是永恒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
B. 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
C. 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
D. 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B. 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C. 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D. 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孩子,我们希望你能遇到一位不怒自威的老师,希望你当一名怀敬畏、有信仰的学生。当你读了一些书,跋涉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发生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孩子,你要知道,盲目的鼓励和宽容,只能培育温室的花朵。好的教师,必然是宽严相济、奖罚分明的。如果你在学校 、侮辱老师、欺凌同学,老师会以他的方式批评你,你不要 ;老师以他的方式惩戒你,你不要心怀不满,不要指望我们站在你那边,去状告老师,抹黑学校。我们一定会感谢老师,他在尽自己的努力教育你。在这 中,你可以不为我们学习,但你必须为自己而战;( )希望你 ,在规则中懂得敬畏,在敬畏中丰富生命。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更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
B.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更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
C.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不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而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
D.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不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而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学无术 充耳不闻 蹉跎岁月 不负众望
B. 百无一能 置若罔闻 峥嵘岁月 不孚众望
C. 不学无术 充耳不闻 峥嵘岁月 不负众望
D. 百无一能 置若罔闻 蹉跎岁月 不孚众望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跋涉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
B. 经历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
C. 跋涉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受到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
D. 经历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受到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观沧海》中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诗人借两种自然景物自况,写出了飘零之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骚》中写自己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却仍然遭到贬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古意①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②。
注释:①本诗题目又作《独不见》,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②流黄:褐黄色的绢,诗中用来做征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这首七言律诗写的是一位闺中思妇与长久戍边未归的丈夫相互思念之情。本诗情致婉转,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B. 首联“卢家少妇”,名莫愁,是南朝民歌里的人物,后用作少妇的代称。这里精妙地介绍了思妇的身世和处境。
C. 颔联写深秋九月正是赶制征衣之季,此起彼伏的捣衣杵声,声声撩人心绪。阵阵飘落的树叶,更使人触目伤怀。
D. 颈联是闺中思妇深沉无奈的叹息,进一步阐发题旨。音讯断绝,丈夫生死难以预料,思妇愁肠百结,更觉秋夜漫长。
E. 尾联“明月照流黄”写出漫漫长夜,思妇想让眼前皎洁的月光同样照在远方丈夫的征衣上,明月千里寄相思。
2.本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试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 ②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
(注) 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②踦:同“崎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畏惧表现。《荆轲刺秦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 足下,敬称。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以。《战国策》:“愿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 剖符,符,信符。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史记》:“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 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北的。《史记》:“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 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 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 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