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二十世纪60年代,便有人批评“凯...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二十世纪60年代,便有人批评“凯旋而归”是错的。“旋”就是“归”,再加一个“归”字,岂不是“叠床架屋”吗?

②老李的心脏病很严重,医生劝他立刻手术,他拒绝了,说自己身体好能抗住;医生又劝他半工半休,可又是与虎谋皮,没有结果。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上级想多看成绩,基层就会多展示好的一面,粉饰雕琢自然就会多一些。

④今年我们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可谓风调雨顺,冬温夏清,这是多么可喜的事情。

⑤还有不到一百天就要参加高考了,同学们应该珍惜还在校园的日子,一旦毕业,大家就都会各奔东西,风流云散了。

⑥“海归”人才优势明显,他们就业其实很有市场,但是部分人好大喜功的求职方式堵住了自己的路。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②④⑥

 

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叠床架屋”指语言重复累赘。“与虎谋皮”比喻跟所谋求对象有利害冲突,一定不能成功。不和语境,“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指上层和高位的人喜欢什么或有什么爱好,下面的人就一定会喜欢、爱好得更强烈。“冬温夏清”指为人子的孝道。望文生义。“风流云散”指像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消失。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和“求职”没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相关提示,在横线处填写句子。

①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对“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所持的态度是“___________?”

②《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②

阵解星芒尽③,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

注: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安北渭水上。②辞汉月:指离开京城。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③星芒尽:指战争结束。④霍嫖姚:即霍去病。

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 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场景,在“弯弓”“插羽”之间就迅速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 颈联描写“破天骄”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紧张气氛消失, 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 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 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E. 尽管全诗笔力雄健,气势雄浑,基调乐观高亢,意境壮美,但作者在结句仍不免流露出怀才不遇之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训,始名仲言,字子训。擢进士第,补太学助教。从父逢吉为宰相,以仲言阴险善谋事,厚昵之。郑注佐昭义府,仲言慨然曰:“当世操权力者皆龊龊,吾闻注好士,有中助,可与共事。”因往见注,相得甚欢。时逢吉方留守,怏怏不乐,思复用,知与注善,付金币百万,使西至京师厚结注。注喜,介之谒王守澄。守澄善遇之,即以注术、仲言经义并荐于帝。仲言持诡辩,激卬可听,善钩揣人主意,又以身儒者,海内望族,既见识擢,志望不浅。始,宋申锡谋诛守澄不克,宦尹益横,帝愈愤耻。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容无仗节死难者注阴知帝指,屡建密计,引仲言叶力。仲言数进讲,至阉寺,必感愤申重,以激帝心。帝见其言纵横,谓果可任,遂不疑,而待遇莫与比,因改名训。训本挟奇进,及大权在己,锐意去恶,故与帝言天下事,无不如所欲。与注相朋比,务报恩复仇,尝所恶者,悉陷党中。迁贬无阕日,班列几空,中外震畏。帝为下诏开谕,群情稍安。训一岁至宰相,谓遭时,其志可行。训时时进贤才伟望,以悦士心,人皆惑之。尝建言天下浮屠避徭赋,耗国衣食,请行业不如令者还为民。既执政,自白罢,因以市恩。始,注先显,训藉以进,及势相埒,赖宠争功,不两立。然方事未集,乃出注使镇凤翔,外为助援,内实猜克,待逞,且杀之。及训既败,乃奔凤翔,为盩厔将所执,械而东。训恐为宦人酷辱,祈监者曰:“得我者有赏,不如持首去。”乃斩之。

(节选自《新唐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容/无仗节死难者/

B. 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容/无仗节死难者/

C. 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容无仗/节死难者/

D. 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容无仗/节死难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宰相是古时辅佐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行政长官,正式官名在各朝多有不同。

B. 宦尹即宦官,是供皇族役使之人。因与权力中心接近,常有宦官专权的情形。

C. 班列指朝议时官吏的行列位次,依资历、声望在位置上有前后、左右的区别。

D. 浮屠也称浮图或佛图,是梵语(古印度语)音译,可以指佛、佛教徒或佛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训善于谋事,受到逢吉厚爱。他听说郑注喜好士人,且宫中有人相助,于是前往攀附;李逢吉知道二人交好,送他百万金币,让他以厚礼结交郑注。

B. 李训言词中听,切中皇帝心意。他有诡辩之才,言词慷慨激昂,为皇帝讲解诗书文史时,谈到宦官都会感慨愤怒,借此激励皇帝,从而得到皇帝的信任。

C. 李训官至宰相,笼络天下人心。他常引荐有声望的贤才来取悦士人,人们都受到迷惑:他曾提议让所有浮屠都还俗为民,执政后又主动请求停息此事。

D. 李训赖宠争功,与郑注不相合。他依靠郑注的帮助入宫,二人权力相当后却势不两立;他出于猜忌之心,找借口让郑注离京镇守凤翔,想要杀死郑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身儒者,海内望族,既见识擢,志望不浅。

(2)与注相朋比,务报恩复仇,尝所恶者,悉陷党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以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以解决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为突破口,以改革发展为手段,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到2020年“大城市病”得到缓解,到2035年“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到2050年全面形成具有首都特点、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的现代化超大城市治理体系。

(摘编自《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材料二:

表1:

国家

城市

排名

综合指数(100=理想)

社会稳定

医疗保健

文化与环境

教育

基础设施

澳大利亚

墨尔本

1

97.5

95

100

95.1

100

100

奥地利

维也纳

2

97.4

95

100

94.4

100

100

加拿大

温哥华

3

97.3

95

100

100

100

92.9

加拿大

多伦多

4

97.2

100

100

97.2

100

89.3

澳大利亚

阿德莱德

5

96.6

95

100

94.2

100

96.4

 

数据经济学人智库《2017全球宜居城市报告》

表2:

评价类型

评价对象

排名最高十大城市

综合评价

城市宜居指数

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

城市安全性

深圳、北京、成都、南京、上海、贵阳、青岛、济南、厦门、苏州

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

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青岛、北京、成都、济南、昆明、沈阳

自然环境宜人性

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南京、成都、杭州、福州、威海、厦门

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

深圳、上海、广州、成都、威海、济南、北京、南京、武汉、苏州

交通便捷性

厦门、苏州、济南、海口、银川、威海、石家庄、昆明、南京、长春

环境健康性

厦门、西宁、银川、青岛、威海、长春、南宁、乌鲁木齐、昆明、深圳

 

数据中科院《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

材料三:

城市化是人口集聚、特别是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的过程。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化思维指导下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营的诸多弊病暴露无遗,人们对“宜居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在新时代的新城镇格局下,城市宜居方案发生了新变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城市宜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提到德国弗莱堡,这个城市在法规体系、交流学习机制和市民参与等方面表现卓越,超越了传统模式,让居住者的幸福感可持续,最后达到城市居民寿命的延长。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标准,仇保兴说,要由城市居民“用脚投票”决定。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则表示,外来人口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通过市场方式补足了城市的服务业短板。

李铁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要增加包容,要欢迎与新经济模式相关的市场化主体和外来人口参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其次,要转变执政理念,要深入了解城市居民的需求,不能以精英思维排斥任何城市需要的人口和产业;最后,要适应城市的物质生态和社会生态,体现出真正的生态宜居城市理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2017未来城市峰会:聚焦生态宜居与城市生命力》)

材料四:

宜居城市,通俗地讲就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从学术上讲宜居城市更加强调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和人文环境等。

“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目标。“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具有层次性。较低层次的建设目标应该是满足居民对城市的最基本要求,如安全性、健康性、生活方便性等;较高层次的建设目标应该是满足居民对城市的更高要求,如人文和自然环境的舒适性、个人的发展机会等。因此,城市建设要关注城市安全、健康、舒适、便捷等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并注重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持城市和街区的风格。同时要高效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更多、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

(摘编自张文忠等著《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宜居城市指的是适宜人居住的城市,是衡量城市的重要标尺,应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和人文环境。

B. 人口过多、交通堵塞、房价高涨等“大城市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因此将大城市建设成为宜居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首要之务。

C. 材料三侧重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应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要,材料四则侧重满足居民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

D. 材料二中两个表格来源不同,但评价宜居城市的指标基本相同,且都将城市环境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材料三中提到的德国弗莱堡,在城市建设中,能突破传统,创新城市治理理念,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B. 青岛能排在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之首,是因为它在各项评价指标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北京则因为综合指数不高而未能入选。

C. “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具有层次性,较低层次的建设目标应满足居民最基本的要求,相较而言,更高层次的建设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重要。

D. 材料三中仇保兴说的“由城市居民‘用脚投票’决定”,意思是一个城市是否宜居,要看居民是否愿意定居该城市。

E. 大城市的城市建设和运营存在诸多弊病,新时代的新城镇格局下,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成为宜居城市成为未来的趋势。

3.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请就如何建设宜居城市提出几点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赝品

姜铁军

鸿图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王利在北湖边上看中了一块地皮。在市规划局工作的朋友告诉他,按照规划,北湖很快就要修建地铁,到那个时候,这里的地皮可就值钱了。地皮值钱了,房子价格还不上涨吗?王利当然会算这笔账,决定找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黄胜帮忙给协调协调。想请黄胜吃饭,在酒桌上谈这件事情。被黄胜一口回绝了:“中央有八项规定,反对大吃大喝,你就别费心了!”说完就把电话挂断。

王利没想到会碰一鼻子灰,心里想,一定得想个办法让黄胜帮忙。于是托人打听黄胜喜欢什么。很快,那人给王利打来电话:“黄胜喜欢收藏瓷器。”王利说:“我知道了。”放下电话,王利就在心里琢磨,送黄胜什么样的瓷器好呢……

过了几天,王利通过一家快递公司给黄胜寄来一只瓷瓶。王利给黄胜打电话说:“黄局长,这个瓷瓶是清朝的粉彩,你好好留着吧!”

黄胜明白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点点头,说:“地皮的事你听信吧。”

第二天,黄胜叫自己老婆拿着这只瓷瓶,来到市文物鉴定所,请瓷器专家做鉴定。瓷器专家仔细看了看,说:“这个粉彩是假的。”黄胜老婆立马火了:“这不可能,你是不是鉴定错了?”瓷器专家害怕自己看走了眼,急忙找来所里另外两位专家,共同又鉴定了一次,出具了鉴定书:赝品。

黄胜看着文物鉴定证书,给王利打电话,说:“我这地方小,没地方放你送的东西,把那只瓷瓶拿回去你自己收藏吧!”王利赶忙说:“拿回来多不好,你不喜欢就拿到拍卖公司卖了吧!”听到这话,黄胜鼻子差点气歪了,这么个破瓷瓶,还要去拍卖,拿我不识数是不?“啪”地一声把电话摔了。他老婆说:“这样也好,拿拍卖公司拍卖也卖不了几个钱,拍卖公司会给我们作证这是个赝品,省得他反咬我们一口,说拿了他的粉彩不给办事,败坏我们。”黄胜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黄胜就把瓷瓶拿到了拍卖公司参加拍卖。拍卖公司的规矩是,只要有客户拿来东西我就负责拍卖,不保证东西的真假。责任是买家自负。他们也有鉴定师,看了黄胜拿来的瓷瓶,笑着说:“这东西还值得来拍卖吗?怕是不够手续费的。”黄胜心里很恼火,脸色十分难看。拍卖公司鉴定师问黄胜:“这个瓷瓶拍卖底价是多少?”黄胜没好气地顺口说:“五万。”

到了拍卖那天,不少人来参加竞拍。

黄胜拿去的粉彩瓷瓶五万开价,马上有人加到六万,接着被人叫到十万。而后一路攀升,最后被一个买家以九十八万元买走。

黄胜从拍卖公司拿到这笔钱的时候,自己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投桃报李,黄胜给王利开了绿灯,让他以低于市场很多的价格拿到了北湖那块地皮……

事后有人举报,说黄胜受贿,收了房地产商的粉彩瓷瓶,以地皮做交易。

纪委派人找黄胜谈话。黄胜说,王利送给自己一只粉彩瓷瓶不假,就是朋友间的互赠,根本就是一个赝品,不值钱。他拿出了市文物鉴定所的鉴定证书证实自己说的都是实话。纪委又派人到拍卖公司了解情况,拍卖公司证明粉彩瓷瓶确实是一只赝品,值几百元钱。至于买家愿意出高价买走,那是买家的事,谁也管不着。买家看走眼的事在拍卖的时候经常发生。

黄胜没受什么处分,事情过去了。

现在,那只瓷瓶就放在王利家的卧室里,他当痰盂用。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黄胜以“中央八项规定”为由,拒绝了王利请客吃饭,可以看出黄胜还是一位想坚持原则的国土资源局局长。

B. 小说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其中“鉴定瓷器”这一情节是故事的高潮,正因瓷器专家断定这件瓷器是“赝品”,才有了后来拍卖“赝品”等故事情节。

C. 一件赝品能够以天价被成功拍卖,这件赝品的价值与价格反差极大,这给读者带来了思想冲击,产生颇具震撼力的艺术效果。

D. 黄胜收受“赝品”经纪委查证并非违纪行为,而黄胜得到九十八万元,是买家看走眼所致,与黄胜无关,是无可厚非的。

E. 小说中涉及到的利益各方都得到了想要得到的利益,而国家利益却在不知不觉中遭受到严重损失,令人痛心。

2.人人皆知的赝品,最终却拍卖成功了,导致这件“赝品”拍卖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3.这篇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本,谈谈为什么是“在情理之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