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赵国的一个人,由于家中鼠患猖獗,便养了一只猫。猫倒也不孚人望,吃了不少的老鼠,但同时也吃了他家养的鸡。他的儿子便提出了动议:“何不把猫赶走?”于是,父亲就讲了一番道理:“老鼠是我家的大患。它们糟蹋粮食,咬齿被服,洞穿墙壁,毁坏器皿,久而久之,会使我家陷入冻馁(挨饿)的境地,这不比猫吃鸡更有害吗?鸡没有了,我只不过少吃几只鸡,总比挨冻受饿强吧,为何把猫赶走呢?”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为下面的事件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包括标点)。(4分)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
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1000字统一调成800字。
此外,语文新课标还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
有学生家长质疑:最没用的就是“死记硬背”,识字才有用,为什么现在要反着来呢?这究竟是改革还是折腾?
下面是从一封信中摘取的一段话,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得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您的信已收到,寄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看到这些家乡特产,我又忆及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不胜感激。至于您托我为您的犬子毕业联系工作一事,我定会鼎力相助,请您放心。俗语云: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日,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相信您会喜欢。
语言应用题。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植物都是不声不响地长大,即使遇到食草族的侵扰,也只有默默忍受。其实不尽然。植物是非常有智慧的,为了防止食草族的侵袭,它们有的浑身布刺,有的身披铠甲,而另一些则怀揣毒药,倘若有不知好歹的胆敢冒犯,定叫它吃不了兜着走。
除了防御,有些植物还会积极地组织反击。当山艾树受到天蛾幼虫啃食时,它们会分泌一种物质。摄入这种物质的天蛾幼虫,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就出现了,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更让人称奇的是,有些植物在受到毛虫袭击时,( )。其实,它们早就 ,与这些食虫豪绅结成了互惠联盟。结果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毛虫很快就会成为食虫族们的盘中美味。比方野烟草是烟草天蛾幼虫的最爱。当烟草天蛾幼虫在野烟草叶子上 的时候,野烟草受损的叶片会分泌一类叫绿叶挥发物的化学物质,这些绿叶挥发物发散到空气中,就成了野烟草的一种求救信号。酷爱烟草天蛾卵子的大眼长椿则会闻讯赶来,搜捕幼虫附近尚未孵化的卵子,专门吸食里面的营养,从而解除了野烟草的 。
除了反击、求救,植物们还能搜索到同类的求救信号或抗击动态,得到“危险就在身边”的情报,这样它们才能及时巩固自己的防御系统,以避免危险来临时 。例如上面提到的山艾树积极反击天蛾幼虫的例子,在这场反击战进行得十分激烈之时,山艾树周围的同类甚至异类们(例如野烟草)也嗅到了硝烟的味道,从而得以早早备好胰蛋白酶抑制剂,以随时应战。看来,植物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得多。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摄入这种物质的天蛾幼虫,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就会发生,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B. 天蛾幼虫只有摄入这种物质,才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因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C. 这种物质一旦被天蛾幼虫摄入,就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D. 天蛾幼虫一旦摄入这种物质,就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周围的食虫族们会向它静悄悄地群发化学求救信号
B. 会向周围的食虫族们群发静悄悄的化学求救信号
C. 周围的食虫族们会静悄悄地群发化学求救信号
D. 会静悄悄地向周围的食虫族们群发化学求救信号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居安思危 狼吞虎咽 后顾之忧 猝不及防
B. 居安思危 大快朵颐 燃眉之急 措手不及
C. 未雨绸缪 大快朵颐 后顾之忧 措手不及
D. 未雨绸缪 狼吞虎咽 燃眉之急 猝不及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篇目中,诸葛亮向君主提的诸多建议中,表明要自信、说话要合乎道理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春望》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刻画自己的形象,表达出忧囯思乡之情。
(3)《氓》中表现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外在表现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可以看出女子的无助。
(4)《离骚》中,表明作者坚持理想,即使遭遇酷刑也不会改变决心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屈原在《离骚》中,明确表明自己在朝中选择道路没有看清楚的句子是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释):白居易822--824年任杭州刺史,这首诗作于他离任那年的春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的“画图”二字可谓诗眼,其后五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写画图中的景象。
B. 诗人在山水诗中嵌入农事,别出心裁地把农事诗化了,不仅体现出诗人对湖区劳动者的关怀,同时在诗的写作上也是一种变革、一种出新。
C. 这首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诗不仅结构上曲折委婉,而且借景深化了诗旨。
D. 尾联以不舍意作结,表达了诗人因喜爱西湖而不愿离开杭州的心情。
2.这首诗前三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