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北斗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北斗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攻关团队,平均年龄33岁;首艘国产航母的研发设计建造团队,平均年龄36岁;今年年底即将再次出征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其总团队近七成是90后,平均年龄还不到28岁……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触?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青年才俊,祖国未来 泱泱中华,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青年才俊,中华未来。中华文化走过了千年历史,历经风霜,熠熠生辉。 古代人们用年龄的大小来代表一一个人的知识和阅历,但是一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始终掌握在青少年手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这一一点体现的更为明显。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我深刻认识到,我们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实现宏伟中国梦,共同构造未来的蓝图。 在中国的近代社会中,随民族危机,国家危机的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领土和权力被瓜分与剥夺,清政府却无能为力。于是一大批仁人志士便揭竿而起,肩负起了抗击侵略,反抗封建,恢复中华的历史任务。他们勇气可嘉,势若破竹,撼动人心,激情澎湃。有兴起洋务运动的李鸿章、曾国藩。有实业救国的张骞创办的大生纱厂。有使用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创立三民主义的伟大领袖孙中山。 实际证明,青少年他们是祖国的鲜花,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栋梁,国之脊梁。 古往今来,凡取得重大成就的仁人志士,都胸怀天下之志;但凡名垂青史的爱国志士,都志存高远。他们或兼济苍生,或成就伟业,或视死如归,或为国捐躯。如今的我们,虽然不能像他们一样驰骋疆场,但也要立下远大的志向,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胸怀天下,志存高远!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了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看到了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高远志向,看到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国情怀,看到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理想。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不能虚度光阴,更要拒绝碌碌无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所以我们必须成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努力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成为新时期的接班人。 青年人应当要“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回眸古今中外的人类历史,成大事者无不志存高远。从一统山河的嬴政到开拓民主的孙中山。没有高远的志向,怎能有民族一统的伟业,一朝天子的豪迈;没有高远的志向,怎能有辛亥历史的一页,瓦解封建的篇章。 博览烟波浩渺的人类画卷,创伟业者无不志存高远。从移山开路的愚公到建立中国的毛泽东。没有高远的志向,怎能有山神移山的感动,催人奋进的力量;没有高远的志向,怎能有星火燎原的壮举,中国开篇的震撼! 纵观古今,历览群雄,唯有志存高远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回首往昔,我们青年当以史为鉴;放眼未来,我们青年当志存高远。唯有志存高远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才能担负起建设新世纪的历史重担。唯有志存高远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建设家园。唯有志存高远,刻苦学习才能无愧于祖国母亲给我们的繁荣昌盛的和平今天!才能更好地拥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材料列举的是不同团队的平均年龄,他们都属于用青春托举大国重器,用知识书写时代华章的年轻人;他们都是将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命运连结在一起的年轻人。古人云“少年强则中国强”,他们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年轻人的力量与担当。“强国时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理想实现的前景空前光明,个人价值因国家利益和荣誉而愈加丰满。我们要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民族复兴披荆斩棘,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追逐,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据此我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年轻人要有敢于担当的意识;青春不迷茫,奋斗有方向;个人梦与中国梦等。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某大学为新生入校报到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一位同学以学生身份在教师节上致辞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我非常荣幸地莅临教师节大会,此时此刻,作为你们的高足,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仁,向尊敬的教师送上美好的祝福。正是你们为培养我们而用尽绵薄,才使我们有了今天的建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今夏,《廷禧攻略)稳居热搜榜单。精良考究的清宫美景、古典大气的高级色调、如诗如画的清雅构图,俨然一幅唯美的动态水墨画。这部诚意之作,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让人们对它________,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中东、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迅速刮起了一阵“中国风”。

故事里有文化,文化里有故事。这部清宫戏一改以往套路,将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得____,尤其不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呈現。比如,剧中嫔妃服饰使用的香云纱需经过“三洗九煮十八晒”数十道工序制成,(    );服装上的刺绣匠心独具、_______,手推绣、打籽绣、盘金绣、球绣……一针一线都展示着中华传统的高超技艺;团扇采用的缂丝工艺是中国丝织中的顶级艺术,雕琢镂刻,立体感十足;高贵妃千娇百媚的姿态、行腔婉转的曲调,再现了中国戏曲的风范…“通过荧屏揭开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让我们被震撼于她的独特魅力。

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让非遗只出现在古书里,而要真真切切让它走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不断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评头论足        酣畅淋漓      栩栩如生     陈陈相因

B. 赞不绝口        淋漓尽致      栩栩如生     推陈出新

C. 赞不绝口        酣畅淋漓      绘声绘色     推陈出新

D. 评头论足        淋漓尽致      绘声绘色     陈陈相因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种“软黄金”被外国人赞誉

B. 在国外享有“软黄金”的美誉

C. 这种“软黄金”受到外国人的赞誉

D. 被外国人赞誉为“软黄金”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荧屏在掲开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同时,我们震撼于她的独特魅力。

B. 荧屏揭开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她的独特魅力让我们感到震撼。

C. 荧屏揭开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我们被震撼于她的独特魅力。

D. 通过荧屏揭开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让我们震撼于她的独特魅力。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下片开头借“_________”两句转人到对往昔同学生活的描述。

(2)《荆刺刺秦王》中描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氛围,抒写决死的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回答了子贡提出的“孔文子何以谓之文”的问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柳宗元

石门长老身如梦,旃檀成林手所种。

坐来念念非昔人,万遍莲花为谁用?

如今七十自忘机,贪爱都忘筋力微。

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

[注]①柳宗元曾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后因反对势力受宠等原因,革新失败,柳宗元等被贬。②旃檀:梵文“游檀那”的省称,即檀香。③莲花:指《妙法莲华经》,这里泛指一切佛经。④雉皆飞:典出乐府琴曲《维朝飞》,亲友多丧、孤苦伶仃的意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题为“戏题”,是作者借题发挥,借“石门长老”的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感。

B. 第一句借“石门长老”写往事如梦的感慨,第二句写他所种“旃檀”已经成林。

C. 额联运用问句,写出了“石门长老”境况今非昔比,纵然念经万遍却已无人再听。

D. “石门长老”虽然年事已高,精力衰减,但内心仍然拥有年轻时的理想与追求。

2.“莫向东轩春野望”一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