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伴随着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出现了很多新思想、新事物,而“流行语”正是这些新思想、新事物的见证。“流行语”来源于社会生活,记录了社会的某些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据有关部门和媒体统计,近两年来中国流行语包括“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品质革命”、“中国赞”、“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佛系”、“工匠精神”、“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中国梦”、“正能量”、“最美山寨”、“断舍离”等。
以上流行语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选择其中两三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曾就中国历史的研究做过简明扼要的论述,请把这个研究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精准,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下面是某中学百年校庆公告的正文初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弦歌不断,薪火相传。金秋十月,xx中学将迎来建校百年生辰。为了更好地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学校决定于2018年10月15日在校内庄重举行建校百年庆典活动。诚邀社会各界宾朋拨冗惠顾,恭候广大校友荣归我校。
特此公示,敬祈周知。
2018年10月10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2018年6月19日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游戏成瘾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网络游戏带来的“数字健康”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应对。如何防止游戏参与者从“着迷”走向“沉迷”,是破解这一公共卫生课题的 。通过不少互联网公司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扭转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然而,市场如马,脱缰则野,游戏市场的乱象仅靠市场自我调节难以消除,必须善用法律与制度。比如( )。这既是引导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的必然要求。不少研究表明,青少年走上网游成瘾之路,也与其成长环境 。与其一味苛责、视游戏为 ,不如一点一滴改善家庭教育,通过增亲子之情、添假日之乐、促健康之趣,在 中为孩子培养多元爱好,提升自控能力,从而摆脱“数字健康”问题,更好地拥抱数字生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燃眉之急密切相关洪水猛兽耳濡目染
B. 当务之急息息相关洪水猛兽潜移默化
C. 当务之急休戚相关毒蛇猛兽潜移默化
D. 燃眉之急紧密关联毒蛇猛兽耳濡目染
2.文中画横线的问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通过不少互联网公司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摆正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B. 通过不少互联网公司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展现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C. 不少互联网公司通过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端正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D. 不少互联网公司通过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呈现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强化监管,建立游戏分级制度,创新手段
B. 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建立游戏分级制度,强化监管,创新手段
C. 创新手段,强化监管,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建立游戏分级制度
D. 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创新手段,强化监管,建立游戏分级制度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以“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
(2)《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自然的循环法自比,表示自己虽辞官,仍关心国家命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
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其二)
苏轼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
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①,羞对先生苜蓿盘②。
雪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
(注释)①曼陀雨:《法华经》载,当佛说法时,从天空降下曼陀罗花雨。古代有时将茶花称为曼陀罗。②苜蓿盘:借用唐朝薛令之的故事,寓指子由为学官,官卑家贫。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描写山茶花的生长环境,点出山茶花斗寒傲雪的品格。
B. 颔联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山茶花叶片的质地和花朵的颜色。
C. 颈联巧妙地将盛开的山茶花和子由的生活现状相连,借用薛令之的故事,反衬子由生活的窘迫。
D. 尾联抒发了不知明年还有谁欣赏这美丽的花朵的感慨,同时又期望有人能看到。
2.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